首頁>歷史>

公元前141年,16歲的漢武帝登基稱帝,成為西漢帝國第五位皇帝。這個時候的漢帝國以建國六十多年並且經過三十多年的文景之治,國家社會經濟繁榮安定。

根據《漢書·食貨志》記載,漢朝到武帝即位期間,由於國內政治安定,只要不遇水旱之災,百姓總是人給家足,郡國的倉廩堆滿了糧食。太倉裡的糧食由於陳陳相因,致腐爛而不可食,政府的庫房有餘財,京師的錢財有千百萬,連串錢的繩子都朽斷了。然而漢武帝繼位的時候只是繼承文景之治留下來的富裕經濟,這個時候的漢帝國依然是充滿的內憂外患。外患那就是北方的強大匈奴對漢朝一直虎視眈眈,內憂就是此時漢帝國的人心思想還未完全統一,尤其是各個封國諸侯蠢蠢欲動,各懷鬼胎,想挑戰中央權威。(漢初至漢武帝時期,漢朝一直實行的是郡縣封國並行制度)。在漢武帝即位前幾年國家大權一直都是在她祖母竇太后手裡掌握著,這個時候漢武帝其實就是一個傀儡,沒有任何實權,想做什麼事情都做不成。這對於心懷雄心壯志,野心勃勃的漢武帝來講,此時的帝國是一個表面上經濟富裕,但卻只是一盤散沙沒有血性和尊嚴的國家。

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竇太后去世,這個時候漢武帝才真正掌握實權。在掌握真正權利之後的漢武帝立刻進行大刀闊斧的政治改革,以及加強中央集權立。將帝國內部廓清安穩之後在一心一意對付北方的強大胸。

首先在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董仲舒向漢武帝提出罷黜百家,表彰六經,獨尊儒術,用來統一天下人思想,加強中央皇帝權利。《董仲舒傳》中記載了董仲舒提議的原話為“推明孔氏,抑黜百家。”董仲舒的這個建議立刻得到漢武帝的大大讚同,隨後漢武帝向全天下推行儒學,並將儒學定位為官方最高學術,之後還成立國家最高學府”太學”。

實行儒家學說統一天下人思想之後,漢武帝最關心的就是中央集權。首先面對的就是地方各諸國對朝廷構成的威脅。雖然在漢景帝時期發生了七王之亂,最後有周亞夫花費數個月時間平定叛亂,大大的削弱諸侯王對抗中央的實力。但諸侯王依然掌握當地的軍權,政權和財政,漢武帝明白只要各個諸侯國存在,就依然就有對抗中央朝廷的資本,就依然是自己加強皇帝權力的一個障礙和威脅。

正所謂嚷外必先安內,諸侯國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漢朝數代皇帝。從最開始的劉邦異性王,到然後封同姓王,由於皇帝九五之尊的位置充滿誘惑,歷史上父子兄弟相殘比比皆是,更何況是這些叔伯子侄,尤其是過了兩三代,血緣變淡那剩下的只有慾望和權利,哪裡還有什麼親情。漢武帝劉徹明白如果不將諸侯國的問題徹底解決。那麼漢朝就無法一心一意對付北方強大匈奴。漢武帝為了要徹底解決諸侯國對中央產生的威脅,每天絞盡腦汁想盡各種方法對策都不盡所能。

直到有一天有一位叫做主父偃的人走進漢武帝的視線。元朔二年(前127年),朝臣主父偃提出推恩令政策。漢初,諸侯王的爵位,封地都是由嫡長子單獨繼承的,其他庶出的子孫得不到任何封賞之地。推恩令下令允許諸侯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所有子弟,這樣諸侯國越分越小,朝廷最後再趁機削弱其勢力。這樣名義是對諸侯國其他子弟施恩德惠,實際上是剖分其國以削弱諸侯王的勢力。

主父偃的這一建議既符合了漢武帝鞏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需要,又避免過度削國激起諸侯王武裝反抗流血的可能,因此立即被漢武帝所採納。

很快漢武帝向全國頒佈推恩令。推恩令下達後,各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為列侯,不少王國也先後分為若干侯國。按照漢制,侯國隸屬於郡,地位與縣相當。因此,封地大的王國被分成封地較小的侯國,這個過程直接導致了王國的縮小和朝廷直轄土地的擴大。這樣,漢朝朝廷不用貶斥諸侯王,就使得大的諸侯王國自己分崩離析了。在此之後,侯國轄地僅有數縣,就這樣在漢武帝時期徹底解決王國封地實力過大對中央產生威脅的問題。之後的漢武帝就開始一心一意對赴北方強大的匈奴,開疆拓土威震四海,奠定強漢地位。

推恩令的史料記載。《史記·平津侯主父偃列傳》載:”主父偃說上(武帝——引者)曰:‘古者諸侯不過百里,強弱之形易制。今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緩則驕奢易為淫亂,急則阻其強而合從以逆京師。今以法割削之,則逆節萌起,前日晁錯是也。今諸侯子弟或十數,而適嗣代立,餘雖骨肉,無尺寸之地封,則仁孝之道不宣。願陛下令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願,上以德施,實分其國,不削而稍弱矣。’於是上從其計。《漢書·景十三王傳·中山靖王劉勝》中說得更清楚:武帝“用主父偃謀,令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漢為定製封號,轍別屬漢郡。漢有厚恩,而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史記·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中寫道:“漢定百年之間,親屬益疏,諸侯或驕奢,邪臣計謀為淫亂,大者叛逆,小者不軌於法,以危其命,殞身亡國。”最嚴重的是景帝時吳王劉濞起頭的“七國之亂”,國家調動大批軍隊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才把這一場叛亂鎮壓下去。至漢武帝時,“天子觀於上古,然後加惠,使諸侯得推恩分子弟國邑”。由於“推恩令”的施行“齊國分為七,趙分為六,梁分為五,淮南分三,及天子支庶為王,王子支庶為侯,百有餘焉”《漢書·武帝紀》載:元朔二年,“春正月,詔曰:‘梁王、城陽王親慈同生,願以邑分弟,其許之。諸侯王請與子弟邑者,朕將親覽,使有列位焉。’於是藩國始分,而子弟畢侯矣。”這些史料的記載,反映出漢武帝的政治才華和政治遠見。以及主父偃向漢武帝提出這天下第一陽謀推恩令的效用。

說推恩令為天下第一陽謀一點都不為過。我們人一般都害怕那些陰謀詭計,都覺得陰謀詭計算計人,殺人於黑暗之處,讓人猝不及防。而漢武帝推行的這個推恩令陽謀是一個明面上充滿大智慧的策略,讓你推都無從推掉。推恩令的頒佈雖然能讓那些諸侯王以及諸侯王的嫡長子繼承人心中可能不悅,但這推恩令表面上又是恩德恩惠之意,朝廷沒有直接要收回封國權利,只是讓其他庶出子弟一視同仁一同襲爵,所以那些諸侯王又不能直接拒絕。而諸侯王的庶出子弟則會感到無比的高興,正是因為是這漢武帝的推恩令,原本他們沒有任何受封的機會,現在也可以一同襲爵封地。得到襲爵封地的這些諸侯王庶出子弟估計還會向千里之外身在都城長安的漢武帝叩首致謝。

作者提問:那各位網友們覺得這漢武帝時代頒發的推恩令是不是天下第一陽謀呢?如果後來明朝的建文皇帝也學習漢武帝對各路藩王頒發推恩令那會不會成功呢?

16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從RCEP到中歐投資協定表明,世界在裂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