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御秦堅壁日,
故鄉英俊盡雲屯。
傷心異國鳴孤掌,
猶自登高望雁門。
沈葆楨寫這首詩的時候,
左宗棠在新疆正與沙俄支援的入侵勢力
激戰正酣。
而身為福州船政大臣的他
正焦灼於與咄咄逼人的侵臺日本對抗。
一東一西,一南一北,
兩個洋務派干將將保國使命
擔當在個人的肩膀上。
焦頭爛額的沈葆楨
不忘遙寄一份牽掛給千里之外的好友,
惦記著隻身闖入狼群的好友
是否會有捷報傳來?
這份牽掛只有左宗棠懂。
011874年是個多事之秋。
這一年是沈葆楨從左宗棠手上
接過福州船政局的第7個年頭。
就在這一年
沈葆楨完成了左宗棠制定的
第一期造船計劃——
打造出15艘輪船,
這標誌著中國近代工業的肇始。
沙俄和日本兩面夾攻讓大清國腹背受敵,
以李鴻章為首的總理大臣做出錯誤決定,
試圖放棄新疆應對海防。
沈葆楨率船艦過海進入臺灣,
一舉殲滅敵人。
而同時,
時任陝甘總督的左宗棠,
深知新疆對全國戰略的重要意義。
他欣慰自己目光如炬,
在赴任陝甘總督之前,
將承載著海上強國夢的福州船政局
託付給正確的人選。
但同時,他看到了
岌岌可危的大清已經不起領土喪失的打擊。
年過花甲的左宗棠毅然披上鎧甲走上前線,
為收復失地賭上一條性命,
化作千古美談。
對自己有著知遇之情的沈葆楨何以不暗生感慨,
對亂世中的孤膽英雄內心透著一絲悲涼和擔憂。
他們在抵禦外侮的前沿陣地,
他們對自強和救國有著志同道合的信念。
他們深知自己無路可退,
只有迎難而上。
在生存和發展雙雙無法保證的時局中,
他們偏偏還要選擇兩者都要的答案。
他們想要探索一條
當時中國最能走下去的道路,
為近代中國撥雲見日做出一番努力。
02福州船政局,
沈葆楨從左宗棠手中接過這個接力棒,
直至他將福州船政學堂的學生送出國門,
培植出第一代中國近代海防人才,
到走完自己的一生。
他用死而後已的姿態
塑造了一座致力於強國夢想鞠躬盡瘁的豐碑。
我們今天回看他們用悲涼的身影
剛毅地推動歷史的巨輪,
我們讚歎他們是亂世中的英雄。
作為人,他們何嘗沒有猶豫和軟弱的時刻。
而找準這個時刻,
恰恰是我們與古人心靈對話的絕好機會。
左宗棠在叩響沈葆楨大門的一刻,
正在丁憂的沈葆楨萬萬想不到
左宗棠正在將一個遙不可及的崛起之夢
託付給自己來完成。
而腐朽不堪的清王朝,
還有無數人正醉生夢死等著看
洋務派失敗的笑話。
沈葆楨拒絕了三次。
在每一次拒絕中他無疑也是跟自己對話,
嘗試攻克這個前無古人,
沒有一點經驗可循,
甚至稍有差池會殃及性命的課題。
他儘管最終答應了左宗棠的請求,
但在遞給朝中的奏摺《船政任事日期折》中,
他一五一十把內心的擔憂掏了出來。
其中有兩條,
決定了未來福州船政局
是否能夠沿著左宗棠的美好設想可持續發展。
一個是造船的錢從哪裡來,
“輪船經費與軍需不同,
稍不應手,便礙大局,
從前所估,只屬大概,
數月以來,核計應辦工程,
應撥款項,便有從前未經議及者。”
一個是造船和駕駛的人才問題怎麼解決,
“船廠根本在學堂。
臣訪聞所派教習,
鹹能認真講授,
生徒英敏勤慎者亦多,
其頑梗鈍拙者,隨時去之。”
這兩個問題得到了朝廷的重視。
尤其是第二條,
在沈葆楨的主持下
不但完善了左宗棠創辦的學堂,
以自然科學、近代技術為內容向學生講授,
而且沈葆楨以超前的目光看到西學的力量,
力求朝廷派遣船政學堂的優秀學生赴英法留學。
福州船政學堂的學員與洋教官
03在中日甲午戰爭前,
船政學堂共派出三屆學生,
共計78人。
他們要自學自造自行管理艦艇,
沿著左宗棠、沈葆楨描繪的藍圖
試圖建設一個獨立的強國。
腐朽的清政府導致洋務運動的破滅是後話,
然而他們中的留學生鄧世昌、劉步蟾等人
慷慨激昂走上甲午戰場,
卻有著中國進步力量
煥發出的掩蓋不住的璀璨光芒。
而船政學堂留學生中的嚴復
則直接用《天演論》啟蒙了幾代中國人。
沈葆楨是林則徐的外甥,
他完美踐行了其舅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的訓導。
無可置疑,
他給中華民族孜孜以求的強國夢
獻上了壯懷激烈的雄渾之音。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