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對東北女真人實行“分而治之”的政策,早在明太祖朱元璋時期,就曾在女真地區建立衛所。在明太宗時期,女真紛紛依附,由此可見大明王朝當時的強盛國力。
努爾哈赤原本就是明朝“建州衛”的地方官。“建州衛”是明朝最早建立的女真衛所之一。努爾哈赤的工作,便是對明朝“徵調惟命”,以及“朝貢以時”。明朝統治者希望努爾哈赤成為一位“不侵不叛之臣”。
一代梟雄努爾哈赤——從小部落的酋長一躍成為大金國的“英明汗”我們都知道,努爾哈赤的野心不僅於此。他雖然沒有公開反明,並且同明朝保持著朝貢的關係,但是他作為女真部落傑出的領袖,滿心所想的都是發展和統一。
正因如此,在努爾哈赤大力招撫女真的政策推動下,許多女真部長前來“歸順”。努爾哈赤先統一建州,次及海西,逐步擴張其勢力。建州女真的統一,其影響是深遠的,不僅為統一海西女真扈倫四部和東海女真諸部奠定了基礎,也為嚮明朝開戰做了準備。隨著軍事、經濟實力增強,努爾哈赤迅速崛起稱雄。
努爾哈赤劇照
經過多年征戰和盡力招撫,努爾哈赤統一了各部女真,並且聚集了相當數量的蒙古人、漢人。至此,努爾哈赤從小部落的酋長,一躍成為大金國的“英明汗”。
努爾哈赤建國後不久,便以“七大恨”為由,嚮明朝發動進攻。所謂“七大恨”,其中心思想便是怒斥明朝對女真人的歧視,以及發洩他的怨憤。“七大恨”是討伐腐朽的明王朝的檄文,也是激發滿族人民反抗明朝貪官汙吏的號召。
次年,明為了消滅後金,調兵十餘萬,分四路直指赫圖阿拉。可想而知,此時女真部落無論是在兵力還是在軍事裝備方面,均處於劣勢。但努爾哈赤沉著應戰,採取“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戰略,僅用五天時間就取得了關鍵戰役——“薩爾滸之戰”的勝利。
此次戰役改變了遼東的軍事形勢,成為後金與明興衰的轉折點,明朝從此由戰略進攻而轉入防禦。努爾哈赤經過短暫的休整,便率軍連下遼陽、海州、蓋州等七十餘城,基本上佔領了遼東地區。
其後,努爾哈赤進攻寧遠,卻遭遇了“滑鐵盧”。明將袁崇煥拒不投降,他採取“憑堅城,用大炮”的防守策略,以逸待勞,擊彼之短。在他的堅決抵抗下,努爾哈赤屢攻寧遠不下,軍隊傷亡慘重,最終敗退瀋陽。寧遠一戰,努爾哈赤自起兵以來戰無不勝的神話就此終結,“唯寧遠一城不下,遂忿恨而回”。由此可見,這一戰對努爾哈赤的打擊很大。
努爾哈赤的死因,被北韓人公佈一代梟雄努爾哈赤含恨而終,死於靉福陵隆恩門雞堡。長期以來,關於努爾哈赤的死因,學界議論紛紛。
努爾哈赤劇照
根據《清太祖武皇帝實錄》中的記載來看,努爾哈赤是病死的——“帝不豫,詣清河溫泉沐養……大漸,欲還京……八月十一日庚戍時崩”。意思是說努爾哈赤先是身體不舒服,去泡了一下溫泉之後感覺好一些,但最終還是病逝了。
“努爾哈赤死於疾病”這一說法,還見於《滿文老檔》、《清太祖高皇帝實錄》等文獻之中。遺憾的是,它們都沒有記載努爾哈赤究竟是死於何病。
努爾哈赤劇照
有學者經過潛心研究,在北韓人李星齡所著的《春坡堂日月錄》中找到了一條明確記載努爾哈赤曾經在“寧遠之戰”中受重傷的珍貴資料,顛覆了我們的認知。
根據記載,北韓翻譯官韓璦來明時,正巧見到了袁崇煥,袁崇煥很喜歡他,便將他安置在自己身邊,因此韓璦得以親眼目擊“寧遠之戰”的全過程。這一戰結束後,袁崇煥曾派使者向努爾哈赤“致歉”:“老將(努爾哈赤)橫行天下久矣,今日見敗於小子(袁崇煥)”。此言囂張至極,可見,袁崇煥實際上是在冷嘲熱諷,目的就是在心理層面再次打擊努爾哈赤。
袁崇煥劇照
努爾哈赤“先已重傷”,現在又受到精神打擊,最終“因滿恚而斃”。也就是說,由北韓人的記載來看,“炮傷”加上“恚(惱恨)”,才是努爾哈赤的真正死因。用今天的網路用語來說,就是袁崇煥的“物理攻擊”加“魔法攻擊”,殺掉了努爾哈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