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照片上的人,
相信很多人並不熟悉,
然而,14億中國人,
都知道他的名字
▼
——焦裕祿!
這樣白淨斯文的焦裕祿
與我們印象中
面色黝黑、鬍子拉碴的形象
完全不是一個人!
這是因為我們很少知道
焦裕祿的另一面……
他身高178、高大帥氣,
擅長拉二胡、還演過歌劇,
對妻子和孩子充滿了柔情。
然而,就是一個這樣熱愛生活的人,
直到死,都沒有來得及
跟他最愛的家人
留下一張合影……
父親屍骨未寒
他就被日本人抓進魔窟
1922年,焦裕祿出生在山東淄博
北崮山村的一個農民家庭,
儘管家裡已是十分貧困,
七歲時,堅韌要強的母親
橫下一條心把他送進了學堂!
焦裕祿也很爭氣,
不僅成績非常優異,
還在學校學會了二胡和小號,
是鄉里鄉親口中的“高材生”。
可一場災荒過後,
剛上到五年級的焦裕祿被迫退學,
還不到13歲的他
上山砍柴、下井到黑煤窯挖煤,
儘管日子過得非常苦,
一家人算是能勉強過活。
然而,命運卻不肯放過
這個生來苦難的孩子。
1941年,打柴回來的焦裕祿,
還沒走到家門,
就聽見了呼天搶地的哭聲。
40多歲的父親,
直挺挺地躺在門板上。
因為實在還不起地主的高利貸,
他選擇了用一根韁繩結束了生命……
1942年,焦裕祿的母親還沒有走出
痛失丈夫的悲痛,
又眼睜睜地看著兒子焦裕祿
五花大綁著被日本人裝進了悶罐車……
青年時期的焦裕祿
整整七天七夜之後,
焦裕祿和悶罐車裡的鄉親們
一下車才發現,
竟是從一個魔窟掉進另一個魔窟——
他們被日本人拉到了撫順大山坑煤窯。
與其說是幹苦力,
不如說是做牛做馬的奴隸,
和焦裕祿住在一個工棚的23個人中,
兩三個月裡,
就有17人被折磨死去。
1943年,21歲的焦裕祿
帶領著工友們一起殺了日本監工。
為了不連累更多人,
必須有一個人站出來頂罪,
頂罪的人唯有逃跑才有一線生路,
扛起責任的焦裕祿囑咐工友們:
千萬一口咬定
鬼子就是我一人殺的!
不管是被電網燒死、讓狼狗咬死,
還是讓日本兵打死,
焦裕祿面前只有逃這一條路!
這次,幸運終於眷顧了
這個苦難深重的年輕人,
經過九死一生,
終於虎口脫險,
然而,當他一路逃荒要飯,
從遙遠的東北迴到了山東老家時,
漢奸又以沒有“良民證”把他抓了進去,
他的母親幾乎是賣了最後的家當,
才把他救了出來。
揹負著血海深仇的焦裕祿,
被逼的沒有一條活路,
只好一路要飯一路南逃……
從地主家的長工
到國家青年幹部
1945年,新四軍解放了江蘇宿遷,
逃到這裡打長工的焦裕祿
真正認識了共產黨的部隊。
當他得知自己老家也解放了,
便迫不及待、日夜兼程回到家鄉。
而這次返鄉,
徹底改變了這個苦難青年的命運!
他親眼看到共產黨的領導幹部
走到田間地頭搞土改給農民分了田地,
親眼看到為虎作倀的
鄉紳惡霸受到了懲罰。
共產黨的到來,
讓幾度走投無路的焦裕祿
看到了希望、有了盼頭!
有文化、有膽識,
同時能拉會唱的焦裕祿
很快成為了民兵隊長、青年幹部,
配合部隊打土豪、除漢奸,消滅敵人。
1946年,他加入了共產黨,
1947年,他隨軍南下加入了淮海大隊,
支援新解放區發展建設。
在土改剿匪反霸的鬥爭中,
年輕的焦裕祿充分地發揮了
他的膽量勇氣和聰明才智。
土改時的焦裕祿
也是從那時起,
焦裕祿越來越把老百姓、
把共產黨當做自己的親人和恩人。
他永遠了忘不了,
逃難的路上是老百姓給的飯
他才活了下來;
極度絕望中是因為共產黨,
他才獲得了新生!
新中國成立之後,
焦裕祿被調到洛陽礦山機器廠,
成為了一名工業新兵,
這次,當他再次回到東北時,
是意氣風發地到哈工大進修學習!
恐怕很多人不敢相信,
在工業戰線上白手起家的焦裕祿,
和同事們一起研製出了新中國第一臺
2.5米雙筒捲揚機。
1953年焦裕祿在洛陽礦山機器廠參加工業建設,這是他在監測捲揚機的運轉情況(新華社發)
1955年3月,
焦裕祿被派到大連起重機廠實習。
當時,蘇聯專家白天要工作,
晚上要跳舞,
為了能與蘇聯專家接近,
焦裕祿自學起了俄語和跳舞。
妻子徐俊雅跟著焦裕祿
一輩子沒享過什麼福,
一生中最好的日子是在大連的一年多,
那時,她燙了頭髮,
穿上了時髦的布拉吉,
還給焦裕祿買了一套黑呢子幹部裝……
在新中國工業戰線上
奮鬥和奉獻了九年之後,
焦裕祿逐漸從青年幹部
成長為優秀的管理者。
1962年,40歲的焦裕祿被調任
河南尉氏縣委副書記。
1962年年末,他的工作
再一次發生了變動,
而這一次的變動,
竟是他42載勞碌人生的終結,
更是共和國曆史上
感動和激勵了幾代人的475天……
如果救老百姓是犯罪
那我就犯了!
1962年的冬天,蘭考,
這座黃河最後一道彎上的小城
異常寒冷,
整日黃沙滿天的縣城街道冷冷清清,
而火車站的候車室裡卻人聲鼎沸,
老百姓們冒著嚴寒、帶著鋪蓋,
準備扒火車逃荒到外地!
剛下火車的焦裕祿,
被這樣的一幕驚呆了。
來之前知道蘭考窮,
但沒想到竟然有這麼多人
要背井離鄉,去逃荒要飯。
而焦裕祿踩在腳下的蘭考大地,
是一眼看不到邊的黃沙、
片片內澇的窪窩裡,結著半尺長的冰凌;
白茫茫的鹽鹼地上,
只有枯草在寒風中抖動……
焦裕祿心裡頓時湧上一股說不出的苦澀,
他也曾經逃過荒、要過飯,
他比誰都清楚,
但凡有哪怕是一丁點兒的活路,
誰願意離開家去要飯呢?
上任後,焦裕祿把
一場會議開到了火車站!
那一晚,他對縣委的幹部們說:
你們都好好看看,
我們口口聲聲說要為人民服務,
可蘭考的父老鄉親們要去逃荒要飯,
作為黨員幹部,
我們難道不感到慚愧?
不感到恥辱嗎?
怎麼才能讓蘭考的百姓吃飽飯,
怎樣才能讓蘭考
這塊“風沙、鹽鹼、內澇”的
土地上在最短的時間內長出莊稼,
成了焦裕祿心裡最著急的事!
思來想去,
眼下最緊急的是解決口糧的問題,
這樣逃荒的老百姓才能留下來!
當時,國家糧食統購統銷,
不允許到外地買糧食,
他毅然決定用國家撥的救濟款,
到全國各地買糧、買代食品。
當時,很多人堅決反對:
老焦,你這是犯罪啊!
焦裕祿斬釘截鐵地回答:
百姓的命比天大!
如果救老百姓是犯罪,
這個罪我犯了!
當來自全國各地的糧食運到蘭考時,
老百姓放下了鋪蓋卷、
拿起了鐵鍬,
都下定決心要跟著焦書記,
敢教日月換新天!
焦裕祿心裡比誰都清楚,
唯有治理好風沙、鹽鹼和內澇這“三害”,
才能讓腳下這寸草不生的土地
長出糧食來,
老百姓才能吃飽飯!
他把“勸阻逃荒”辦公室
改成了“治理三害”辦公室,
組建了一支120人的調查隊,
在全縣範圍展開
追洪水、查風口、探流沙的摸底調查。
一想到每天都可能有人會餓死,
焦裕祿心裡急得把一天掰成兩天用,
白天他親自帶隊外出調查,
晚上回來連夜寫出勘察報告,
每天都工作到凌晨。
第二天天還沒有亮,
他又騎車到下一個沙丘、風口勘察!
蘭考的沙丘
長達半年多的調研,
焦裕祿騎著單車跑了5000里路,
走遍了蘭考1800平方公里土地,
拿到了蘭考“三害”的第一手資料。
然而,每天的勞碌奔波和熬夜透支,
使本來就患有肝病的焦裕祿,
肝部劇痛難忍,
而且這種劇痛越來越頻繁。
可他根本沒有時間顧及自己,
此時,他正帶領著蘭考全縣36萬人民
展開轟轟烈烈的治三害活動:
全民深翻淤泥壓沙丘,
然後大規模栽種容易成活的泡桐樹。
焦裕祿永遠都戰鬥在一線,
群眾栽樹他培土,
群眾挖河他揮杴,
群眾能幹的活兒他樣樣都能幹,
群眾褲腿上沾著多少泥巴,
他褲腿上同樣沾著多少泥巴……
別人勸他這些事不用親自幹,
他生氣地說:
幹部不領、水牛掉井,
越是困難的時候,
幹部們越要挺身而出!
焦裕祿與自己親手栽種的小泡桐樹合影
但沒有人知道,
這位平時有著使不完的勁兒,
走路都一路小跑的年輕書記,
生命已經進入了倒計時……
蘭考除“三害”鬥爭高潮時,
正是焦裕祿肝病最嚴重的時候。
那時候,他棉襖上的第三個釦子是不扣的,
其實是為了方便用拳頭或鋼筆
用力頂住時時作痛的肝部。
然而,肝病引發的劇痛
發作得越來越頻繁,
焦裕祿就把一個茶缸
頂在椅靠和右邊肚子上咬牙堅持工作。
常人可能根本無法想象肝痛的劇烈,
很多時候,茶杯一旦突然掉落,
劇痛反彈過來,
焦裕祿就會疼得從藤椅上
直接跪倒在地……
長時間忍受著劇痛工作,
焦裕祿的藤椅上,
生生被頂出了一個大窟窿!
縣委的同志們都勸他好好休養,
他笑著回答:
“病是個欺軟怕硬的東西,
我用意志力給它壓住之後,
它就不敢欺侮我了。”
然而,就在蘭考36萬人民
除“三害”鬥爭達到了高潮,
焦裕祿最操心最放心不下的時候,
就在這鹽鹼地已經開始長出莊稼,
眼看著老百姓就能吃上白饃的時候,
病魔終究是把這個
一米八的漢子擊倒了……
活著我沒有治好沙丘,
死了也要看著你們把沙丘治好
1964年的3月,
縣委堅決送焦裕祿就醫,
那天,因為肝疼得太厲害,
他是彎著腰走向車站的。
他幾次向送行的同志們說,
不久他就會回來!
然而這一走,
竟然就是永別……
當醫生為焦裕祿檢查完身體,
都忍不住淚如雨下。
眼前的這位衣著破舊、
身形乾瘦、面容枯槁的縣委書記,
已經是肝癌晚期,
生命最多隻剩下兩個月……
究竟是怎樣的意志力,
能讓一個人獨自對抗病魔這麼久,
究竟是怎樣的信念,
能讓一個人在如此的劇痛之下,
完成這麼多的工作?
上面這兩張照片相隔不過十來年,
照片裡的人,
卻老了不止三十歲……
焦裕祿病危的訊息傳到蘭考後,
大家忍住淚來醫院看望他,
可他總是焦急地先問縣裡的情況,
沙丘封住了沒有?
莊稼淹了沒有?
鹽鹼地上的麥子長得怎樣?
泡桐樹又栽了多少?
……
看著焦裕祿兩隻已經失去光彩,
卻急切地盼望得到答案的眼睛時,
同事們都不得不轉過身
偷偷擦眼淚,
安慰他安心養病,
告訴他蘭考面貌的改變
比原來的估計更快一些!
到了五月初,
幾乎已經是奄奄一息的焦裕祿
已經預感到命運
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了,
他從懷裡掏出一張自己的照片,
顫顫地交給來看望他的副書記:
“我不行了,
你們要領導蘭考人民
堅決地鬥爭下去。
我們是災區,我死了不要多花錢。
我只有一個要求,
請把我運回蘭考,埋在沙堆上,
活著我沒有治好沙丘,
死了也要看著你們把沙丘治好!”
1964年5月14日,
在蘭考大幹了475天的焦裕祿,
帶著他始終放心不下、
還沒有完成的事業,
離開了這個世界,
走的時候,只有42歲……
焦裕祿逝世的訊息傳回蘭考,
老百姓們都哭著說:
縣委書記是在咱蘭考累死的啊!
焦裕祿的二女兒焦守雲
非常清晰地記得,
得知父親死訊那天的情景:
母親被兩個人架著在那裡哭。
和媽媽一起回來的姐姐也紅著眼,
一把把焦守雲的紅頭繩拽了下來。
進到屋內,母親才抱住了她說:
“沒有爸爸了……”
焦裕祿走時,
妻子徐俊雅才33歲,
一個人帶著六個孩子,
最小的才剛剛4歲!
丈夫活著的時候,
沒有拍過一張全家福,
丈夫走了,
要強的徐俊雅帶著她的六個孩子,
留下了這張沒有一個笑容的合影……
焦裕祿離開後,
當人們再次走進這位縣委書記的家,
不禁又紅了眼圈,
只有幾件極為簡陋的傢俱,
九平米的房間裡,
卻擠了一家三代人……
生前就過得這麼憋屈,
老百姓和縣委的同事們,
當時實在不能接受,
更實在不做不到,
讓已經離開他們的焦書記躺在蘭考
這遍是苦澀的黃沙裡!
他們把他的靈柩
運到了鄭州烈士陵園。
下葬那天,四面八方的鄉親們都來了,
就在將要入土的時候,
人們嚎啕大哭著喊了起來:
不能埋焦書記啊……
不要埋焦書記啊……
他心裡裝著全體人民
唯獨,沒有他自己
1966年2月7日的清晨,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錄音室裡,
氣氛有些壓抑。
《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
上午就要播出,
可稿子還沒念到一半,
播音員就已經是
眼含熱淚、幾度哽咽!
那一天,錄音室的外面站滿了人,
大家都靜靜地聽著,
悄悄地抹著眼淚。
那一天,節目播出的時候,
蘭考縣汽車全都停下來了,
行人也都停了,
站在大馬路底下聽著廣播……
焦裕祿的名字,
在短短几天時間裡傳遍全國。
很快,來自全國各地的群眾
把蘭考縣的招待所住滿了,
因為去蘭考的人實在太多了,
鄭州鐵路局專門調整這個火車時刻表,
讓火車在蘭考站多停幾站。
也正是因為這篇感人至深的
長篇通訊,
焦裕祿實現了他最後的遺願,
終於回到了他最牽掛的蘭考。
遷墳這天,蘭考縣城萬人空巷,
人們扶老攜幼從四面八方湧向
焦裕祿的墓地,
老百姓悲痛地呼喊著:
“焦書記,你回來了。”
那一天,十萬送別群眾,
幾乎每個人都在哭……
整整55年過去了,
為什麼這個猝然遠去的瘦弱身影,
沒有被歲月阻隔,
為什麼焦裕祿這三個字
能跨越半世紀、穿越三代人,
一次次激盪起中國人
心底最深的波瀾?
答案或許簡單,
答案更振聾發聵:
他把全體人民裝在了心裡,
唯獨,沒有他自己!
在焦裕祿逝世半個多世紀後,
中國有280多萬駐村幹部、第一書記
循著他的足跡,
踏上了新的扶貧“長征路”。
這個女孩就是黃文秀,
2016年,碩士畢業後,
她沒有留在北上廣,
而是回到家鄉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帶領88戶418名貧困群眾脫貧!
這個為了能早點回村部署抗洪
她不顧危險連夜驅車,
卻不幸遭遇山洪遇難
年僅30歲……
還有生命定格在26歲的
王秋婷,
她是雲南大關縣扶貧幹部。
滿滿記錄的全是扶貧路上的奔忙:
走得雙腿紅腫,
為村民打通公路;
苦口婆心,
勸回輟學的小姑娘;
九宮格圖片刷屏,
幫貧困戶賣蜂蜜……
直到遭遇車禍殉職那天,
仍是在扶貧的路上……
2018年,一對父子的
父親楊志剛是重慶市忠縣原副縣長,
兒子楊驊是縣安監局
派駐金雞鎮傅壩村的第一書記。
然而, 70多歲的老父親
楊驊突發疾病,
倒在了扶貧崗位上,年僅48歲!
他的人生沒有波瀾壯闊
只有平凡中的堅守、
實幹中的奉獻。
截至到今年6月底,
已經有770多名幹部犧牲在了扶貧崗位上,
他們用自己的青春,
甚至生命為百姓鋪就致富路。
很多時候,
我們忍不住有這樣的疑問,
假如時光可以倒流,
他們,會不會多抽出一點時間,
多陪陪家人;
他們,能不能多抽出一點時間,
照顧好自己!
新華社編輯用特效讓焦裕祿走進了這張不完整的全家福
然而,世界上並沒有假如,
即便再給他們一次機會,
他們仍然會選擇奮不顧身。
就像焦裕祿半個世紀前
振聾發聵的那句:
百姓的命比天大!
讓所有老百姓都吃上飯、吃好飯,
這就是焦裕祿以及萬萬千千
扶貧幹部最樸素的初心,
最迫切的願望!
70年前,當時美國國務卿
曾有過一個“預言”:
中國人的吃飯問題,
新中國也解決不了。
70年後,他的預言徹底落空了,
共產黨領導的新中國
帶領7億4千萬人走出貧困,
到明年,最後的1000萬貧困人口
也要擺脫貧困,
這是人類史上的偉大奇蹟。
為有犧牲多壯志,
敢教日月換新天。
這樣的奇蹟不是天上掉的,
不是哪個“救世主”給的,
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民
勤勤懇懇幹出來的!
“百姓誰不愛好官?
把淚焦桐成雨。
生也沙丘,死也沙丘,
父老生死系。”
今天,在焦裕祿逝世55年後,
他親手種下的那棵小泡桐樹,
三個人圍起來都抱不住。
曾經寸草不生的鹽鹼地和黃沙上,
更是長出了20萬畝的泡桐樹。
焦書記您一定看得見,
今天被花海包圍的蘭考
早已走出苦澀,
一片甜蜜芬芳…
-
1 #
-
2 #
優秀黨員,國家財富,人民銘記,永遠懷念!
努力學習,勤奮工作,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