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末代皇帝溥儀的身邊,如果說婉容代表的是西方的時髦,那麼文繡便代表了西方的民主思想。她早年嫁給末代皇帝做淑妃,因為生活和婚姻不如己意,“和皇帝叫板”,以一己之力向皇帝提出離婚,決心追求自己的自由與幸福,並憑藉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最後還嫁給了一個國軍少校,生活美滿幸福。她的一生,有苦有甜,有委屈也有甘泉,她的思想堪稱當代女子在追求個人價值上的表率。
文繡姓額爾德特,出生於1909年12月20日,父親是內務府的主事,8歲那年,文繡被家人送到學校上學,頗通詩書,並不是一箇舊式女子。大概是當初迎娶婉容為皇后時太過寒酸,溥儀僅憑一張照片上的樣貌,便選中了文秀,她很快被接入紫禁城中。正是溥儀這隨手一選,14歲的文繡開始了近乎悲劇的前半生。
1921年,成為淑妃的文秀,憂喜參半的來到了溥儀的身邊。此時溥儀雖然已經退位多年,但由於北洋政府的優待,還保留著帝號,有大批宮女和太監伺候,再加上每年400萬銀元供日常開支,生活還是很舒適的。然而,對於文秀來說,她不得不強迫自己從清新的空氣中脫離出來,轉而學習宮中各種繁瑣複雜的規矩。更可悲的是,一個女子最幸福的大婚之日,竟是為另外一個女子做鋪墊。溥儀對文繡幾乎沒有任何感情,新婚當天也未與她同榻而眠。為了家族,文繡只得恪守宮中規矩,每日晨起向皇帝、皇后及各宮太妃分別問安,家中得到皇帝的照拂是唯一令她欣慰的地方。
儘管後宮森嚴,文繡依然沒有放棄學習。她利用宮中可以接觸到洋人這一優勢,認真學習英語,自得其樂。馮玉祥率部進駐北京,溥儀等一行人從紫禁城中趕了出來,她只能隨他一起過顛沛流離的生活。民主的世界裡不再有皇帝,自然也不會有皇妃。因為溥儀和婉容情投意合,二人每日出雙入對,手挽手恩愛地在舞會上跳舞,向賓客問好,文秀被冷落的日子越來越久,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她向溥儀提出了離婚,毅然決然的一刀兩斷。
為了和溥儀離婚,文秀請了3名律師幫自己,離婚這件事在當時成為了大新聞,還被人稱之為“刀妃革命”,因為文繡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和皇帝離婚的人。最終文繡和溥儀離婚,她拿到了5萬銀元的補償,還在北平的劉海衚衕買了一處平房安身。然而,因為打官司和日偽的敲著勒索,文秀很快成了一個徹底的貧民,最後連房子也賣了。因為她的母親早已過世,老宅子也被族中的遠親擅自賣掉了,所以走投無路的文秀,最終只能靠糊紙盒和賣香菸為生。
在這段時間內,“淑妃”文秀飽嘗了生活的艱辛,但是她從不後悔自己的選擇。抗戰勝利後,為了生存,文秀在一家印刷廠當工人,並改名為傅玉芳。1947年夏天,經人撮合,文秀嫁給了國軍少校劉振東。劉振東是河南人,出生貧寒,為了生計進入國民黨隊伍,在軍隊二十多年時間中,他從一個小兵變成了國民黨的少校軍官。戰爭結束後,經人介紹,李振東和“傅玉芳”見面了,初次見面劉振東就被“傅玉芳”的氣質所吸引,雖然她是一個女工,但身上有著非凡的氣質,令人十分歡喜和著迷。
婚後,劉振東覺得妻子不像是個簡單的印刷廠女工,因為她不但氣質超群,精通琴棋書畫,還會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儘管心中有不少疑問,但出於對妻子的尊重,劉振東並未對此刨根問底,只覺得自己很幸運,娶了一個這麼好的妻子。
1953年,年僅44歲的文繡去世,臨別之際她握著劉振東的手,說起自己的身世,此時劉振東才知道,原來和自己同床共枕6年的妻子,是那個和溥儀離婚的文繡是末代皇妃。文繡去世後,劉振東十分掛念她,沒有再娶,他還曾開玩笑說,這輩子能娶皇帝的女人做老婆,也不算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