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我們都知道二戰的轉折點是斯大林格勒保衛戰,這場戰役使得以希特勒為首的納粹德國損失慘重,從而使得歐洲戰場有了轉機,盟軍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反守為攻,加上在太平洋戰場上的瓜島戰役,以及阿拉曼戰役,雖然當時已德國為首的法西斯國家並未完全失去抵抗能力,但至少在當時來看絕對要算是一個勝利的開端。

不過在斯大林格勒保衛戰開始前,蘇聯其實早已經日暮窮途,為何這麼說呢?其實就在這場戰爭之前一年,德軍發動巴巴羅薩計劃,使得蘇聯大片的國土淪喪,面積是法國的兩倍,其中包括很多工業基地以及糧食產業基地都陷落在敵人手中,國內形勢惡劣,而更為關鍵的就是,之前幾場大規模會戰中,蘇軍犧牲達到了上百萬,並且還有上百萬人被俘。

軍隊中士氣低迷,其實斯大林嘴上叫囂要戰鬥至最後一兵一卒,但實際上並沒有多少底氣,根據斯大林的翻譯別列什科夫在他所寫的《斯大林私人翻譯回憶錄》中,斯大林本人有過這樣的設想,那就是在蘇聯國土全部淪陷以後,去印度組建流亡政府。

這種悲觀的氣氛甚至一度影響到了斯大林周圍的人,當時的歐洲戰場上,德國所向披靡,除了海對岸的英國還沒有淪陷以外,歐洲除了德國的僕從國以外,幾乎在沒有半點抵抗力,由於擁有一個共同的敵人,英國自然和蘇聯站在一起,根據回憶錄中所寫,在此期間英國首相丘吉爾曾祕密來蘇聯,並提出了另外一種可能。

那就是英國會在戰時提供蘇聯一切的軍事援助,英國雖然也並不具備一定抵抗力,但是作為一個財大氣粗的老牌帝國主義,英國曾在二戰時期,花費千萬美元採購湯普森衝鋒槍,不但要給蘇聯提供軍事援助,甚至擔保,蘇聯戰敗以後,可以去英國組建流亡政府。

斯大林雖然願意得到部分的軍事援助,但是卻絕對不願意到英國去,理由也很簡單,雙方在意識形態領域相差太多,丘吉爾本人作為老辣的政治家打什麼如意算盤,斯大林心理一清二楚,所以他拒絕了英國的提議,晚上別列什科夫在整理文稿的過程中,聽到了斯大林和莫洛托夫之間的談話。

斯大林考慮到,一旦德國和日本強大從東西兩線夾攻蘇聯,那麼蘇聯絕對擋不住,丘吉爾說英國戰敗以後,考慮去加拿大,和希特勒繼續作戰,而蘇聯如果戰敗,就考慮去印度,別列什科夫認為,斯大林之所以這樣考慮,也是認為斯大林不願意在別人的屋簷下,尤其是在西方資本家的嘴臉下,而且斯大林為了保證自己擁有強大的抵抗力量,也需要一個更大的地盤,印度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張飛逃命忘帶劉備的老婆,劉備兩句話,現在成卻黑社會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