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前言:

歷史是一條河,跨越時空去感受歲月的滄桑,深層次地探尋那些隱藏的脈絡,你會發現,往事並不如煙,絕不會像《三國演義》說的“古今多少事,盡付笑談中”那麼輕鬆與灑脫。

中共黨史上,株洲是不可忽視的存在。株洲共產黨人在建立中共湖南地方組織、領導人民群眾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鬥爭過程中,發生了許多重大事件,創造了不少中國黨史之最。今年是建黨98週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是株洲市解放70週年,是株洲境內最早建立中共株洲轉運局支部96週年,株洲留下了無數的紅色文化遺產。如果從1923年株洲境內最早建立中共株洲轉運局支部,這個歷史節點上下求索,株洲近代百年可謂風雲際會,發生了影響到中國歷史的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湖南農民運動、秋收起義、10萬工農義勇軍攻打長沙、株洲會議、株洲轉兵等重大事件。

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

同屬安源路礦領導的株洲轉運局,與安源同地緣關係、組織關係,同作為中國工人運動的一個策源地,和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的主要暴發地之一。在毛澤東、劉少奇、李立三、朱少連、譚震林、耿飈、楊得志、羅學瓚、黃靜源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領導下,株洲曾建立起湖南最早的工人支部、最早的工人消費合作社,舉行了震撼中外的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株洲轉運局路礦工人在北伐戰爭、秋收起義和井岡山斗爭時期作出了巨大犧牲和傑出貢獻,在中國近代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輝的篇章。

96年前的1923年12月23日,毛澤東親手播下株洲革命火種,建立中共株洲轉運局支部,是湖南最早建立的工人黨支部,同時是株洲境內最早建立的黨支部。中共株洲轉運局支部的建立和發展,是湖南中共黨史及株洲中共黨史上的一件大事,中共株洲轉運局支部是株洲土地上建立最早的黨組織,也是湖南工人中的最早的黨支部。標誌著馬克思主義同株洲工人運動相結合的實現。從此,株洲轉運局工人有了自己的領導核心,工人運動進入新的階段。

仔細梳理這些歷史事件,其實離不開一個主題,即苦難與拯救。農民運動、秋收起義是是共產黨領導苦難的農民在群體意義上的拯救,是一種政治意義上的拯救。中共株洲轉運局支部,作為點燃株洲紅色革命的第一把火,開啟了株洲革命新的里程碑。這些重大歷史事件離不開株洲發祥地建寧這片紅色熱土。株洲發祥地建寧街道2.2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蘊含著光榮的革命傳統,瀰漫著深邃的紅色氣息。

現在,這段叱吒風雲的歷史已淹沒在湘江滾滾洪流中,為了更好地紀念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蹟和傳承革命精神,株洲境內首個黨支部黨旗應飄揚起來,既是為國為黨守史,也是弘揚傳承紅色基因的良好載體,同時也是激發株洲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凝聚力組織力向心力、賡續共產黨人精神家園的有效途徑。毛澤東親手播下株洲革命火種,中國共產黨留下的革命精神、紅色基因,是株洲騰飛最大的精神財富。這也應是全黨自上而下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應有之義。

上圖:株洲境內最早黨支部——株洲轉運局支部所在地(株萍鐵路株洲轉運局),現蘆淞區建寧街道擁軍路原株洲軍分割槽左側。1905年,在株萍鐵路建設時,株洲修建的第一個火車站——株洲火車站,後改為南站,抗戰後稱西站。1927年9月初,八七會議後毛澤東在此部署株洲秋收起義。1926年秋,革命烈士汪起鳳在株洲路礦工人俱樂部祕密舉行入黨儀式,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

96年前的株洲小鎮盛況與今日無異

株洲歷來是通閩贛粵楚的水陸要道,清末民(國)初,隨著株萍鐵路(中國第一條鐵路)與粵漢鐵路兩大鐵路幹線交匯於此,成為水陸聯運重要樞紐。株洲鎮開始逐漸繁榮起來了。民國初期,株洲鎮隸屬於湘潭縣。解放前,小鎮株洲已能通過鐵路抵達北京、上海、杭州、廣州等地。漢冶萍公司因煤須起卸之故,特設轉運局於株洲,負責督運煤焦及礦用物資等特種貨物,併兼運其他五等品類的通常貨物。漢冶萍公司在江邊建有十二個稱煤用的大磅秤,故稱十二碼頭。在碼頭邊建有“漢冶萍公司株洲轉運局”,還在碼頭南邊建有火車站(後稱株洲南站)。

這座原只有一條700多米長的麻石街道小集鎮,迅速成為貨物轉運中心、商品集散地和人口聚集區。南站後和灣塘一帶由荒野之地而興旺發達起來,有客棧、南貨店、麵食店、油鹽店、肉店、藥鋪、糕點作坊;興仁巷有茶館,快活嶺有娼妓,有何義甫鴉片煙館;數千工人的生活和消費,就帶來這一地區的繁榮。

96年前的小鎮株洲,因水陸聯運而興,盛況與今日無異。火車拉來了經濟的繁榮,也帶來了革命火種,株洲最早的黨組織在工人運動中誕生,革命火種,開始點亮這片土地。

從著名的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說起

株洲最早的黨組織就是在工人運動中誕生的,而株洲轉運局的罷工鬥爭,還得先從著名的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說起。

安源路礦是江西萍鄉的安源煤礦和由湖南株洲到萍鄉安源的株萍鐵路的合稱,是當時全國十大廠礦之一,又是江南最大的煤礦,以毛澤東為書記的中共湖南支部成立後,按照黨的一大決定,以主要精力領導了湖南工人運動。 1921年秋冬,毛澤東第一次去安源,短裝草鞋,提著礦燈深入礦井,察看了西平巷、東平巷、八方井、六方井、直井、機械廠、煉焦處以及工人的餐宿處。12月中旬,毛澤東又同剛從法國歸來的李立三及社會主義青年團員張理全、宋友生前往安源,宣傳革命思想,並商定開辦工人學校,組織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由李立三常駐安源“指導一切”。隨後,李立三以教員身份在安源發動工人開展工人運動。 1922年2月中旬,全國最早的產業工人黨支部——中共安源支部成立,有黨員6人,李立三任書記。在黨支部領導下,3月開始籌組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吸收部員。5月1日,正式成立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李立三任主任,朱少連任副主任。從此,安源工人有了捍衛自己利益的組織。

9月初,毛澤東再次到安源,同安源黨支部分析形勢,認為罷工時機已經成熟,要求抓緊做好罷工準備,增派劉少奇到安源協助領導,提出“哀而動人”的口號,作“義無反顧”的鬥爭。9月14日,在李立三、劉少奇的具體領導下,安源路礦17000名工人舉行大罷工,並取得完全的勝利。這是湘區第一次工運高潮中的首次勝利,也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領導並取得全勝的工人鬥爭,對湘區和全國工人運動產生了重大影響。

安源革命火種,被毛澤東播到了株洲

同屬安源路礦領導的株洲轉運局,不僅與安源同地緣關係、組織關係,工人命運也同樣悲慘。1922年,株洲轉運局有600多工人,成為株洲工人最集中的地方。同屬轉運局的還有起木、運木工人200人。另外還有放排、挑籮、泥木、漆業、縫紉、五金、理髮等十多個行業,又以轉運局工人受剝削最深。“少年進炭棚,老來背竹筒,病了趕你走,死了不如狗。”這是當時工人悲慘生活的寫照。

1922年7月,中共湘區委員會書記毛澤東,派中共安源支部書記李立三來株洲考察工人隊伍狀況,為在株洲組織,發動工人開展工人運動作準備。8月,中共安源支部派共產黨員、工人俱樂部副主任朱少連來株洲轉運局工作,以籌建工會的合法身份,在轉運局、火車站餐宿處、起木場等處著手組織工人隊伍,醞釀發展工人運動。他首先和譚明德、羅桂林、袁文俊等六七個工人積極分子進行了長談。

經過一個多月的組織發動工作,朱少連先後在轉運局運煤工人中發展了一批工會會員。並於同年9月23日在火車南站楊氏墓廬成立了株洲第一個由共產黨領導的工會組織——株洲運煤工會,袁文俊任總幹事。該工會後來與起木等工會一起,被統稱為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株洲分部,隸屬中共安源地委領導。

當天,株洲第二碼頭的大操坪擠滿了工人。工人宿舍門口,掛著用黑漆寫的“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株洲分部”大木牌。門邊還貼著一付對聯,上面寫著:“舊習慣徹底破壞,新組織創造光明”。屋頂上豎起了一面大紅旗。成立大會開完後,朱少連和新當選的俱樂部負責人譚明德、袁文俊等帶領600多名工人上街遊行。沿途高呼:“勞工萬歲!工人團結萬歲!”人們用驚奇的目光,看著這支整齊雄壯的隊伍。

“1922年12月,資本家又拖欠了我們工人幾個月的工資,也沒有答覆。快過年了,家裡都沒有米下鍋,大家非常著急。”株萍鐵路工人株洲運煤工會總幹事袁文俊曾口述回憶。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的勝利訊息,極大地鼓舞了株洲轉運局工人。他們決心和安源工人一樣鬥出一條路來。

1923年1月18日,罷工指揮部召開誓師大會,朱少連在會上講了話,宣佈了七條罷工條件與五條罷工紀律。同時成立了30名青壯年工人組成、由王瑞林和餘再二指揮的工人糾察隊。會後再向轉運當局提出最後要求,如不答覆增加工資的要求,即開始全面罷工。

1月19同至25日,株洲轉運當局無視工人的正當要求,拒不答覆罷工指揮部增加工資的要求,企圖拖延了事。25日,在株洲轉運局火車站餐宿處,罷工指揮部下達指令,從26日凌晨起全體罷工。27日,漢冶萍公司運輸所得知株洲工人開始罷工,決定將安源的煤炭由火車直運武昌,以破壞株洲工人的罷工鬥爭。中共安源地委得知這一訊息後,即派火車司機李德炳、李福潔來株洲,指示罷工指揮部發動工人臥軌阻車。第二天,株萍路局的運煤火車進入株洲時,罷工指揮部組織200多工人臥在鐵軌上,成功地阻止了火車通行,使漢冶萍公司破壞株洲罷工的陰謀未能得逞。漢冶萍公司無奈,指示株洲轉運局長鬍省三,與罷工指揮部談判,要求工人復工。當工人提出的要求未能答覆,談判破裂。

2月上旬,株洲罷工鬥爭繼續。指揮部一面向工商各界借款,解決工人過春節的生活問題,鞏固罷工鬥爭;一面向社會廣為宣傳,爭取社會輿論同情。安源路礦、漢陽鐵廠、大冶鐵礦工人俱樂部來電聲援……28日,株洲轉運局長鬍省三與罷工指揮部代表談判,在地方軍警商紳調停下,按照胡省三提出的限額增加工資,罷工指揮部宣佈罷工結束,當日工人復工。這場為期一個月零三天的罷工鬥爭,有了黨的領導,最終以株洲轉運局工人勝利告終。

安源革命火種,開始點亮株洲這片土地

8月,中共安源地委決定,朱少連調回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工作,離開株洲。9月上旬,為了加強株洲工人運動和黨的組織發展,毛澤東指派共產黨員黃靜源到株洲開展工作。黃靜源來株洲後,以株洲運煤工會和起木工會會員為基礎,正式成立“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株洲辦事處”,同時成立“株洲工人補習學校”,稱安源第七分校,黃靜源任教務。株洲工人補習學校的創辦,使株洲路礦工人受到了馬克思主義薰陶,學習中湧現出一批工人骨幹,為建立黨組織打下了基礎。黃靜源培養並介紹,並經中共安源地委批准,吸收劉步卿、譚明德、袁文俊、易成四、羅桂林等6人入黨。

1923年12月23日,成立株洲境內最早的中共黨組織--中共株洲轉運局支部,也稱安源路礦第七黨支部(安源原有6個黨支部),黃靜源任書記,隸屬中共安源地執委領導(系中共安源支部,也稱安源路礦第七黨支部。1923年1月中共安源地委改稱為安源地委)。株洲轉運局支部是湖南省最早的工人黨支部,是株洲境內最早的黨支部。

1924年9月,經中共安源地委批准,中共湘潭縣東一區八疊鄉黨支部在汪家祠堂成立,稱安源路礦第八支部,易春庭任黨支部書記,有汪先宗、汪洪勳、汪春華、王興堂等六名中共黨員,隸屬中共安源地執委領導。八疊鄉黨支部是湖南省最早的兩個農村黨支部之一。

株洲成為黨員發展最快的紅色熱土

1923—1949年,48年時間,毛澤東播下革命火種,光照四方。株洲成為黨員發展最快的紅色熱土,也就是在這段時期,株洲成為全國黨員發展最快和黨組織建立較早的地區之一。抗日戰爭期間,這裡的人們譜寫出氣壯山河的對敵鬥爭新篇章。株洲是革命老區,是紅色熱土,從這裡,不僅走出了一個個戰士,站起了一個個英雄,崛起了一個個將軍,還誕生了一批最早的黨員。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何孟雄由北京共產黨小組成員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他是中國共產黨最早的黨員之一,是株洲地區第一個共產黨員。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年,全國50多名黨員中,株洲就有3名黨員:酃縣人何孟雄、醴陵的李立三和株洲的羅學瓚。1922年7月中共二大召開時,全國195名黨員中,株洲籍共產黨員就有14人。1923年6月中共三大召開時,全國420名黨員,株洲有33名,分佈在北京、上海、長沙和安源、水口山等地,比當時許多省份一個省的黨員總數還要多。1925年中共四大召開時,全國黨員人數是994人,株洲地區黨員已達100餘人,佔全國黨員總數的十分之一強,成為全國黨員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

何孟雄故居

這批黨員中有:在北京大學由何孟雄介紹入黨的酃縣李卻非、賈紆青、張秉仁、孟湘鑑;由蔡和森、範鳴介紹入黨的醴陵黃龍、朱克靖、歐陽泰;在長沙自修大學由毛澤東介紹入黨的劉義;在長沙修業中學入黨的周不論;在安源由李立三介紹入黨的攸縣陳偉鐸,醴陵淥口工人朱錦棠、朱昌炎兄弟(今屬株洲縣);1923年在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入黨的茶陵譚醒吾;在水口山入黨的今株洲縣淦田工人宋喬生;在安源由李立三、朱錦棠介紹入黨的醴陵工人張明生、石作東、劉紹基、謝福初、 張愛、易友文、田禮成、李仁桃、唐文濤、唐德秋、教師易足三和株洲易春庭、袁文俊、寧迪卿等。

讓革命事業薪火相傳,是株洲騰飛最大的精神財富

96年前,在株洲發詳地--建寧街道誕生伊始的株洲境內最早的中共黨組織--中共株洲轉運局支部,她不過是當時中國300多個政黨之一。成員最初僅7餘人。

時至2018年底,根據中國共產黨黨內統計公報,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為9059.4萬名,比上年淨增103.0萬名。中國共產黨現有基層組織461.0萬個,比上年增加3.9萬個,增幅為0.8%。其中基層黨委23.9萬個,總支部29.9萬個,支部407.2萬個。

向黨靠攏、申請入黨,是無數中華兒女的夢想。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平均每年約有390萬人向黨組織遞交入黨申請。從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時的50多名黨員,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的448.8萬名黨員,再到2018年底的9059.4萬名黨員,黨員總量突破9000萬,既是黨員發展工作的重要節點,也是中國共產黨新的歷史起點。近百年的奮鬥歷程中,中國共產黨吸引力、凝聚力、戰鬥力不斷增強,始終保持旺盛的生機活力。中國共產黨,世界第一大執政黨,風雨兼程,她的初心始終未改。9000多萬名共產黨員接續奮鬥、擔當作為,必將奏響民族復興更加壯麗的樂章。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革命老區是黨和人民軍隊的根,我們永遠不能忘記自已是從哪裡走來的,永遠都要從革命的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永遠珍惜、銘記革命老區和老區人民的犧牲和貢獻,把理想信念的火種、紅色傳統的基因- -代代傳下去,讓革命事業薪火相傳、血脈永續。

革命歲月遺留下來的紅色基因根植於這座城市,承載著偉大的精神家園,鐫刻著永不消逝的歷史記憶。株洲境內最早黨支部黨旗飄起來,使無形的歷史和精神具有物化的載體,可以通過實物直觀地宣傳黨的革命歷史和豐功偉績。株洲境內最早黨支部黨旗飄起來,有助於廣大人民群眾了解我們黨砥礪奮鬥的光輝歷程,進而珍惜當下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有助於廣大黨員幹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使株洲共產黨人初心有跡可探、有憶可追,這也應是全黨自上而下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應有之義。中國共產黨留下的革命精神、紅色基因,是株洲騰飛最大的精神財富。

編輯/索伊

投稿郵箱:610255300@qq.com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戰爭前後的湯陰紀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