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4月,隨著二戰中盟軍的節節勝利,搖搖欲墜的希特勒第三帝國的覆滅指日可待。
在這樣的局面之下,希特勒開始醞釀起最後的陰謀,將關押在各地集中營中的名囚們聚在一起一路向南轉移,將他們作為與盟軍交易的最後底牌。而這批名囚中,包括法國前總理、西班牙王位繼承人等被佔領國的高階政要,還有在戰場上被俘的將軍和英國特工,以及德國國內反對希特勒的社會名流以及在1944年炸彈事件中謀劃刺殺希特勒的官員等,還包括一些自願跟隨的囚犯家屬。而隨著戰爭形勢的瞬息萬變,這些名囚們的命運也隨之跌宕起伏,他們面臨的各類無法預料的危險一直在煎熬著他們,而負責押運他們的黨衛隊、保安局以及國防軍等德國軍方不同勢力的代表也分別有著自己的小九九。
在命運交叉的遷徙途中,看守者與被看守的名囚們,於那種大局已定的情勢下,其實大家都是一條船上的,命運的翻雲覆雨手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難以預料的,甚至說越到最後他們之間的命運結局越來越趨向於同一種危險境地,沒有哪一方佔據絕對的上風,也沒有人會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個會先來。不過最終的結局是這些名囚們被美國軍隊救了下來,而這當然是最好的一種結局,不過這其間驚心動魄的歷程,以及其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命運的素描卻讓人有一種強烈的感觸,這個在特定的歷史節點上充滿懸疑和令人膽寒的故事令人深思,而這些名囚們在勝利被解救後的命運走向也叫人百感交集。就像這本《希特勒最後的陰謀》書中結束是作者不經意的感慨那樣:“被希特勒的仇恨和絕望聚集起來,面對共同的恐懼和苦難團結一心的男男女女,來自不同國家,卻在未來天各一方。”在書的《後記》一章中的對他們此後的命運結局的盤點給人恍如隔世的感覺。
而回過頭來看,這本書中記錄的名囚的逃出生天的艱難歷程中,在看上去整齊劃一的遷移途中,各方勢力的角逐以及名囚們各自不同的想法,深刻地揭示了在混沌的局面下人性的複雜和善變,這才是這本書最引人入勝之處。
從看守的這一方來看,同為看守的軍方的不同勢力各自有著不同的想法和打算。有些想幹脆將這批名囚執行死刑一了百了;而有些卻認為將這批名囚的命運與第三帝國的最高層的決策予以切割,密謀透過這批名囚來討好盟軍並以此為自己將來的命運換來生機。而從名囚本身這一群體來看,他們中也有著各自不同的想法,有的想趁著混亂的局勢不顧一切地逃跑,而有的擔心逃跑之後會激怒德國看守而對留下來的名囚們大開殺戒或大肆折磨;還有的一門心思想盡快被美國大兵營救;但也有的如蘇聯戰俘他們的心態卻很迷茫,對自己一旦被營救後的命運惴惴不安而顯得茫然無措。在這樣混亂無序的局勢下,這樣的眾生相無疑是一種最真實最直接的寫照。
作為一種忠於史實的紀實性的歷史著作,這本書中在整體脈絡上結構清晰,一幕幕地展示出這段瑣屑而凌亂的歷史場景,從而整體上將這一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一一道來。而在細節的描摹上時不時地給人以強烈的震撼,比如在轉移途中對一些囚犯的處決過程的描述,還比如對人間地獄達豪集中營慘狀一筆帶過的講述,比如對英國軍官戴歷經千辛萬苦前往美國軍營求助的經過的描繪,還如一個姓丘吉爾的英國人在逃出名囚隊伍之後,並沒有像自己承諾的那樣找到盟軍後帶他們回來解救名囚而是獨自逃之夭夭,等等。
而在這本書中,還有幾個張冠李戴的名囚們的經歷更叫人大跌眼鏡:比如除了上述那位姓丘吉爾的“名囚”之外,還有一位也是因為這個與當時英國首相丘吉爾同姓,這兩人都被第三帝國當作不可多得的“王牌”拿來當作最重要的砝碼之一,真是應了那句拿著雞毛當令箭的俗話。還有那個自稱是斯大林情婦的兒子、蘇聯外交官莫託洛夫的侄子,實際上只是貧農之子,但人生如戲全靠演技,這傢伙卻在被俘後拉大旗作虎皮使自己搖身一變成為“名囚”而得以倖存,不過最終在戰爭結束後最後還是沒有得以善終。這些陰差陽錯、名不副實的“名囚”們的經歷,給人以忍俊不禁之感,但最終的命運結局還是讓人唏噓感嘆。
戰爭與和平,勝利與失敗。
在希特勒最後兵敗如山倒的時刻,這批名囚穿過死亡的威脅和絕望的煎熬,他們共同穿越死亡之廊、走過苦旅、飽經磨難的逃出生天的救贖之路,這其中發生的點點滴滴的一切,值得人們深刻反思並汲取教訓,願世上再無殘酷戰爭,願世人永享安寧、純粹、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