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大清王朝歷經276年,從努爾哈赤建國到康熙統一,再到白蓮教、太平天國、捻軍起義,期間湧現出大批有戰鬥力的功臣,現按照出場時間先後順序,擇選出10位有代表性的戰將,他們都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挽狂瀾於既到,扶大廈與將傾的絕世人才,正是有了他們,大清江山才得以延續數百年。

1、額亦都

鈕祜祿·額亦都(1562年-1621年),滿洲鑲黃旗人,順治欽點顧命四大臣遏必隆之父。早年歸附努爾哈赤,驍勇善戰,跟隨太祖統一女真,後參與薩爾滸之戰,大敗明軍,官至左翼總兵官、一等大臣,賜號巴圖魯,為努爾哈赤開國五大臣之首。

額亦都隨努爾哈赤征戰數十年,未嘗敗績,每次封賞,均賞給治下勇士。努爾哈赤對他非常恩寵,先後將自己的族妹、女兒嫁給他。1621年(天命六年),額亦都在瀋陽病逝,終年六十。清太宗皇太極追封其為弘毅公並配享太廟。

功績榮譽:統一女真、薩爾滸之戰、位列開國五大臣之首

2、多爾袞

愛新覺羅·多爾袞(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太祖第十四子,大妃阿巴亥第二子。早年跟隨皇太極征討蒙古各部,並逐漸征服蒙古各部,因為軍功被賜號“墨爾根戴青”,成為正白旗旗主。崇德二年十二月,跟隨皇太極徵北韓,攻破江華島並俘獲國王家室。崇德三年被任命“奉命大將軍”南征明朝,在著名的鬆錦大戰中立下卓越戰功,俘獲洪承疇,並迫使祖大壽投降。此戰一舉鑑定勝利基礎,明朝再無實力與之抗衡。

皇太極死後,多爾袞和以輔政王身份輔佐皇太極第九子福臨即帝位,稱攝政王;順治元年(1644年)指揮清兵入關,清朝入主中原,先後封叔父、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順治七年(1650年)冬,死於塞北狩獵途中,追封為“清成宗”,諡懋德修遠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

主要功績及成就:征戰漠南蒙古與李氏北韓,率軍入關、統一全國

3、勒克德渾

愛新覺羅·勒克德渾(1619—1652年),滿洲正紅旗人。清朝宗室大臣,努爾哈赤曾孫、禮親王代善之孫。順治二年,勒克德渾被命為平南大將軍,接替了豫親王多鐸。在與南明的戰鬥中,勒克德渾盡顯他的軍事才華,成為了滿洲令人矚目的英雄。

順治九年(1652年)三月,勒克德渾去世,時年僅三十四歲,可惜他英年早逝,沒能有更好的發展,是他們這一支的不幸,喪失了這一位人才也是清廷的極大不幸。不過,勒克德渾為他們後代掙來了一頂鐵帽子,世襲罔替,也算清廷對他的補償吧。

主要功績:平定江浙、湖廣,擒獲南明重臣何騰蛟

4、圖海

圖海(?—1682年1月27日),馬佳氏,滿洲正黃旗,清朝初期名將。其人天資忠愨,性情敦篤,順治二年,遷國史院侍讀。順治八年,擢內祕書院學士,遷弘文院大學士、議政大臣。順治十二年(1655年),加太子太保、刑部尚書,因事奪官。康熙帝即位,起為正黃旗滿洲都統。康熙六年(1667年),拜為弘文院大學士,加一等輕車都尉世職。康熙十一年(1672年)七月,加太子太傅,聲名復振,權勢顯赫。圖海以文武之才,幹練任職,卓有成效,而得到青年天子康熙帝的信任。康熙十三年(1674年),隨信郡王鄂札平定察哈爾叛亂。康熙十五年(1676年),拜撫遠大將軍,率領周昌降服王輔臣,平定吳三桂叛亂,封為三等公。

康熙二十年(1681年),以疾徵還,同年末卒,追贈少保兼太子太傅,諡號文襄。雍正初年,追贈一等忠達公,配享太廟。

主要功績:平定察哈爾、三藩叛亂,保住了大清江山。

5、年羹堯

年羹堯(1679年—1726年1月13日),字亮工,安徽鳳陽府人,隸屬漢軍鑲黃旗,清朝名將。康熙三十九年,進士出身,康熙晚期得到重用歷任四川巡撫、四川總督,川陝總督。雍正即位後得到重用,封撫遠大將軍,節制西北四省,率清軍平定西藏亂事,平息青海羅卜藏丹津叛亂,他運籌帷幄,馳騁疆場,立下赫赫戰功。被敕封太子太保、一等公,使雍正坐穩了皇位,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雍正三年,風雲驟變,被雍正帝削官奪爵,列大罪九十二條,賜令自盡。

主要功績:曾配合各軍平定西藏亂事,率清軍平息青海羅布藏丹津

6、嶽鍾琪

嶽鍾琪(1686年—1754年),原籍四川涼州莊浪(今蘭州)。岳飛第二十一世孫,四川提督嶽升龍之子,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名將。

康熙58年,嶽鍾琪率兵入川阻擋準噶爾入侵西藏,雍正元年以參贊大臣身份隨年羹堯征討羅布藏丹津,授奮威將軍,雍正三年(1725年),授川陝總督,加兵部尚書銜。次年,奉命將雲貴兩地"改土歸流"。雍正七年(1729年),受命為寧遠大將軍率師出西路,會北路靖遠大將軍傳爾丹備攻準噶爾部遊牧地伊犁,雍正十年被奪官拘禁。乾隆十三年授提督複用,參與平定大小金川,並以身勸降大金川土司。乾隆十四年,率兵平定西藏叛亂。

乾隆十九年,抱病出徵,死於任上,時年六十八歲。乾隆帝賜諡襄勤,乾隆帝贊為“三朝武臣巨擘”。

主要功績:平定西藏,招撫青海,平定大小金川;推行攤丁入畝和改土歸流。

7、兆惠

烏雅·兆惠(1708年-1764年),乾隆時期名將,滿洲正黃旗人。雍正帝生母孝恭仁皇后族孫,論親戚和乾隆帝是表親兄弟。

乾隆時期,準噶爾和回部反覆叛亂,駐防的兆惠將軍率領清軍在南北經歷了無數次殊死鏖戰,多次以少勝多,先後平定了天山北麓、天山南麓。最終,清軍一統天山南北約19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取名新疆。新疆統一,兆惠率西征軍凱旋迴京,乾隆帝親自為兆惠將軍牽馬回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逝世,享年五十六歲,諡文襄,配享太廟。兆惠將軍的畫像位列中南海紫光閣第二位。

兆惠將軍是平定新疆的功臣,是中國有史以來收復國土最多的一人,為國家統一做出了傑出貢獻,功在千秋。

功績:平定準噶爾,平定大小和卓,統一新疆,被譽為“中國反疆獨第一人”。

8、阿桂

阿桂(1717年9月7日—1797年10月10日),章佳氏,滿洲正藍旗人(後以新疆戰功抬入上三旗),大學士阿克墩之子,清朝名將,官至首席軍機大臣、武英殿大學士。

長期為大清戍守西北邊疆,乾隆十三年參加大小金川之役,乾隆24年參加大小和卓叛亂,事平後,移師駐伊犁,提出新疆屯田建策並獲採納。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以副將軍之職領兵與侵擾滇境的緬甸軍交戰。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再次參加大小金川之戰,歷時5年,運籌戰事,多合機宜,兩次督師鎮壓甘肅回民起義,參與制定鎮壓臺灣林爽文起義和抗擊的廓爾喀之役進兵方略。嘉慶二年(1797年),卒,時年81歲,諡號文成。

主要功績:平定新疆、伊犁屯田;平定金川;鎮壓回民起義

9、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1811年7月24日—1865年6月12日),博爾濟吉特氏,蒙古族,著名愛國將領,清朝晚期名將。 歷任領侍衛內大臣,正藍旗蒙古都統、鑲白旗滿洲都統等職,頗得道光、咸豐兩帝寵信,被稱為:“國之柱石”。

咸豐、同治年間,僧格林沁參與對太平天國、英法聯軍等戰爭,軍功卓著。咸豐五年(1855年),擊潰太平天國北伐軍,俘林鳳祥、李開芳,晉封博多勒噶臺親王。

咸豐九年(1859年)僧格林沁在第二次大沽口之戰面對來犯英法聯軍,僧格林沁帶領部隊,奮起抵抗,痛擊英法聯軍。戰鬥擊沉敵艦4艘、重創敵艦6艘,擊斃、擊傷英法聯軍484人,重傷英軍海軍司令何伯,這是鴉片戰爭以來清軍抗擊外來侵略中取得第一次偉大勝利。當時,馬克思也親自撰文,高度讚揚了中國人民的反侵略精神。

同治四年,征剿捻軍時中傷墜馬,被殺身亡,終年五十五歲。僧格林沁戰死疆場,令清廷上下一片震驚,慈禧太后和同治皇帝親臨祭奠。賜諡號“忠”,配享太廟。

主要功績:擊潰太平軍,擒林鳳翔、李開芳;第二次大沽口大捷,痛擊英法聯軍。

10、左宗棠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湖南湘陰人。軍事家、政治家,民族英雄,晚清著名將領,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被稱為“中興四大名臣”。

參與平定太平天國運動、興辦洋務運動、鎮壓捻軍,平定陝甘回民叛亂,收復新疆,推動新疆置省。歷任閩浙總督、陝甘總督、兩江總督,官至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中法戰爭爆發,請纓福建督師,1885年(光緒十一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歲。清廷追贈太傅,諡號“文襄”,併入祀賢良祠。

主要功績:壓太平天國,興辦洋務,平定陝甘,收復新疆,建設西北。以上十位將領,是小編查閱資料從大清276年曆史中,總結出來的代表人物,供大家參考,當然還有何和禮、費英東、多鐸、嶽樂、傅恆、福康安、曾國荃等策馬疆場的將帥,無法一一列舉。這是小編個人想法,不代表福斯意見,還請多包涵,不喜勿噴,謝謝!(照片來源於網路)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英國曆史上最大規模的投降,二戰馬來半島英軍為何被日軍吊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