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辛棄疾生長在民族矛盾空前尖銳的年代。在他出生的前十三年即公元1127年,北宋被金滅亡;接著,辛棄疾的家鄉歷城(今山東濟南)也被淪陷,人民過著屈辱的生活,“號泣動於鄉里,嗟怨盈於道路”(《金史·兵志》)。偏安一隅的南宋統治集團,坐視北方人民在異族(女真)的鐵蹄下呻吟,俯首金政權,稱臣納貢,完全喪失了民族氣節。辛棄疾和北方人民一樣,從小就感受到了種族歧視和壓迫的痛苦,產生了對侵擾者的恨,對人民的同情,救亡圖存的思想在他的心靈上萌芽生長。他的父親辛文鬱早逝,祖父辛贊把他撫養成人。辛贊原是北宋官員,濟南失陷後做了金的縣令、知府。據辛棄疾說,祖父降金是因為受累於族眾,難於脫身,常思起義反正。

辛棄疾畫像

祖父曾帶著孫兒去憑弔汴京的皇宮,想太平時日的盛況;多次登山臨水,遠望故國河山,指點攻守形勢;還派孫兒到京山(河北)帶觀察山川城郭,探聽軍馬虛實。這些,都能激發辛棄疾的愛國感情,促使他走上抗金救國的道路。從青年時代起,辛棄疾就很關心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公元1161年秋,北方爆發了農民起義。年僅二十一歲的辛棄疾揭竿而起,聚眾兩千多人,直接同侵略者開展戰鬥。後來他率眾投歸耿京領導的農民起義軍,任“掌書記”,並勸說義端和尚率眾千餘投歸耿京。

辛棄疾畫像

誰知義端是個徒叛,竊取義軍信印夜逃,被辛棄疾追捉斬首。辛棄疾作為義軍代表去南宋建立聯絡關係,于歸途中聽說耿京被叛徒張安國殺害,這使辛棄疾怒髮衝冠,即刻組織五十名勇士,闖進五萬金兵的營寨,親自把張安國捆綁上馬,馳奔南宋,斬首示眾辛棄疾投歸南宋以後,熱望能為抗金出力。公元1163年宋孝宗趙(音慎)即位,起用主戰派張浚,準備收復失地。辛棄疾很高興,立即上書獻策。很不幸,戰爭失敗,主戰派失了顏面,趙不再言兵,投降派趁機散播失敗主義的謬論:“南北有定勢,吳、楚之脆弱,不足爭衡於中原”。

辛棄疾塑像

針對這複雜的情況二十五歲的辛棄疾寫了《美芹十論》,獻給皇帝,意欲撥開失敗主義的迷霧,重新建立抗金救國的必勝信念。他認為,勝敗乃兵家常事,不可因敗仗而放棄收復失地的既定國策。《美芹十論》是愛國史上不可多得的重要文獻,它分為審勢、察情、釁自治、守淮、屯田析金國內部存、致勇、防微在的嚴重矛盾、久任、詳戰十篇。前三篇分,必將發生內亂,指出敵人有“三不足畏”,可以戰而勝之。後七篇論述了南宋應當採取的自強之策和收復中原的進軍部署,並提出了遷都金陵、停止交納給,“金國的歲幣等具體措施,這樣內可以振三軍之氣,外可以破敵人之心。他主張主動向敵人進攻,不要被動地“坐而待人之攻”。這些,都未引起朝廷的重視。

辛棄疾石像

但他並沒有灰心。五年之後,他又寫了九篇論文,名曰《九議》其觀點基本和《美芹十論》相同,獻給宰相虞允文。其結果也和《美芹十論》相同,杳無音信。年輕的辛棄疾一而再、再而三地給朝廷上書,打算依靠朝廷的力量來實現自己抗金救國、收復失地的理想,然而,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南宋政府並不信任從北方淪陷區南歸的辛棄疾,對他冷淡、猜忌、排擠,知其有才而又偏不肯大用。只給他地方官,不讓他參與朝政;把他的才能用去“捕盜”,卻不用去抗金;需要時便起用,討厭時又彈劾歸田。這樣險惡陰暗的政治環境,這樣腐敗的官場,這樣坎坷不平的仕途,使辛棄疾感到窒息,心情抑鬱。公元1172年—1207年這35年間,他兩度被迫退隱,閒置長達20年之久,英雄無用武之地。他滿懷愁腸,日夜怨望,“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辛棄疾故里

辛棄疾為官,肯於為民興利除弊,政績頗多。他在滁州作知州時,豁免租賦,收留難民,恢復生產,新建館舍,經過半年工夫,使民生凋敝、市面蕭條、滿目廢墟的滁州改變了面貌,迅速醫治了長期戰爭的創傷,使百姓安其居,樂其業。他在江西做安撫使時,一到任就解決百姓缺糧問題。辛棄疾很有魄力,為打擊囤積居奇的富商,他釋出八字文告:“閉糶者配,強糴者斬。”這樣,就迫使富商賣糧,解救飢餓的百姓。同時,他又開闢糧道,鼓勵商人去把外地的糧食販運到本地來,從而比較徹底地解決了糧荒問題。他在湖南為官時也做過兩件有意義的事一是建立起“飛虎軍”,使金政權感到可怕;二是整頓吏治,殺了一批貪官汙吏。

辛棄疾故居

辛棄疾的愛國思想和行為都是突出的,也是極為真誠的。在這方面,他年愈老而志彌堅,六十四歲時還出任鎮江知府,積極作抗金的軍事準備,不料大功未成又被彈劾免職,夙願終未了,含恨歿世時還大呼“殺賊!殺賊!”(《濟南府志》)辛棄疾在從事各種社會活動中,又創造了許多詩文歌詞。他既是抗金的英雄,又是詞壇的聖手。今天,我們可以讀到他的六百二十六首詞,一百二十多首詩,他的詞比詩寫得好。兩宋詞人中,辛棄疾的詞不惟數量最多,而且品質也是第一流的。沒有他的詞,南宋詞壇就會遜色得多。他是南宋最傑出的愛國詞人。

參考資料:

·《九議》

·《美芹十論》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乾隆最器重的漢臣,75歲累死在轎子裡,乾隆痛哭賜他“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