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練師雖然寵冠後宮,但是終究是沒有皇后的名位,只是在死後被追封。潘夫人是孫權唯一的正常意義上的皇后。潘夫人的出身並不好,潘夫人的名字叫做潘淑,揚州會稽郡句章縣人,父親本來是一個官吏,但是因為犯法被處死。潘淑和姐姐都被輸入織室,就是宮中負責製作絲帛的機構。說白了就是給東吳皇宮當女工。
按照《拾遺記》中的說法,潘淑長得極其美麗,名聲傳到孫權耳朵裡。孫權讓畫工把潘淑畫出來給自己看,一下子就被折服。《三國志·吳書·妃嬪傳》中只有"權見而異之",但也能夠體現出潘淑的美貌,是所謂的"以色事人者"。而潘淑也比較富有心計,善於取悅孫權,多次攻擊袁夫人等其他寵妃。而且為孫權生下少子孫亮,僅按《三國志》中記載的內容,沒有出現失寵的跡象。
在東吳赤烏十三年(即公元250年),一度鬧得沸沸揚揚、不可開交的"二宮之爭"(太子孫和一派和魯王孫霸一派進行的黨爭)終於告一段落。孫權這個時候已經接近古稀之年,一則年老志衰,十分偏愛自己的小兒子孫亮;二則晚年性情多疑,不信任稍長的皇子。於是孫權立孫亮為太子,潘淑擁有一個非常紮實的靠山。
中宮之位長久有缺,孫亮被立為太子,潘淑升為皇后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另外在《三國志·吳書·吳主傳》中記載,在同年有"神人授書",要求孫權更改年號,冊封皇后。"神人授書"大概是人為偽造,但是孫權或者說很多古代人都很迷信這一套。這樣一來有孫權的寵愛;有兒子作為靠山;還有"天意"的支援,潘淑在太元元年(即公元251年)五月成為皇后,也是孫權在位二十年第一任生前冊封的皇后。
潘夫人之死潘淑成為名正言順的中宮之主,兒子孫亮即將成為皇帝,但是潘淑並沒有如願以償地成為皇太后,反而死在了孫權的前面,而且是橫死,死於一場宮變當中。當時孫權已經老病,潘淑一直在孫權身邊照顧,自己得不到休息,也開始變得虛弱多病,以至於昏迷臥床。
在神鳳元年(即公元252年)二月,趁潘淑昏迷的時候,眾多宮女竟然聯合起來勒死潘淑,對外宣稱潘淑是因為得了急病而死。不過勒死與病死大概還是有很大的區別,事情沒過多久就敗露。因為潘淑之死而牽連處死的宮女有六、七個。同年四月,孫權也與世長辭。也就是說潘淑距離皇太后之位只有兩個月。
那麼潘淑為什麼被宮女所殺呢?宮女背後又是誰在指使呢?首先潘淑與宮女之間,可能存在矛盾;其次在孫權病重,潘淑照顧孫權的時候,曾經與中書令孫弘有過一段帶有濃重政治意味的對話,"問中書令孫弘呂后專制故事。"
中書令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官職,掌握政權機要檔案。同時期的曹魏的中書令孫資、中書監劉放直接影響魏明帝曹睿的輔政大臣人選(原本司馬懿並不在考慮之內,在孫資、劉放的干涉下才成為輔政大臣);孫弘也有矯詔殺死朱據的行為。在孫權病重,無力執政的情況下,中書令的力量相當大。潘淑與孫弘討論呂雉,想必是希望獲得孫弘的支援。這也是潘淑之死的最大疑點。
誰是兇手那麼誰是殺死潘淑的真兇呢?宮女或者與宮女關係匪淺的孫權妃子;病重當中的孫權;以及孫弘等託孤重臣都有嫌疑。
首先來說宮女或者其他妃子。從《三國志》中的記載來看,潘淑是一個善妒的女人,多次攻擊其他妃子。在孫權在世時期,潘淑不敢對其他妃子直接下手,只能透過構陷吹風的手段。等到孫權去世之後,潘淑成為皇太后,雖然沒有攝政的權力,但是在後宮當中卻有不可撼動的威勢。
這個時候孫權妃子的處境就十分危險。君豈不聞呂后戕害戚夫人之事乎?另外潘淑性情狹隘,或許對待宮女也比較殘暴。所以無論是其他妃子指使宮女殺死潘淑(士人可以為故主赴死,宮女也未必不可),還是宮女的自發行為,都有可能性。
其次是孫權。孫權以孫亮為太子,以諸葛恪、孫弘、孫峻、呂據、滕胤為輔政大臣,這是孫權構想的東吳第二代的班底。但是孫權並沒有讓潘淑干政的想法,至少史料上沒有相關的記載。潘淑向孫弘暗示要做呂后,孫弘如果將這個事情彙報給孫權,無疑會引起孫權對潘淑的忌憚,尤其是孫權晚年如此多疑寡恩的時期。孫權在臨死前為孫亮除掉太后干政的隱患,學習漢武帝殺趙婕妤(漢昭帝生母)的做法,也是可以解釋得通的。
最後是孫弘等權臣所為。孫亮名義上是未來的皇帝,但是年幼不諳世事,沒有辦法處理政務,所以東吳政權實際上操控在孫弘等輔政大臣之手。這與潘淑沒有半毛錢的關係。而從潘淑與孫弘的對話中可以看出,潘淑根本不滿足於中宮之內,更是想學習呂后那樣控制整個朝政,直白地說就是要動孫弘等人的蛋糕,而且是完全不屬於她的蛋糕。所以孫弘等人策劃殺死潘淑。這也是目前一種比較主流的觀點。
那麼這三類"嫌疑人"哪一個更可能是真兇呢?孫權晚年時期,很多寵妃或者早逝,或者被出外,地位較高、受潘淑仇視的妃子並不多。即便存在也未必能夠驅使至少六、七個宮女為自己賣命;潘淑出身低微,在朝中沒有強援,兒子孫亮年幼,更沒有自己的羽翼。如果是孫權想殺潘淑,學習漢武帝幽囚、隱誅潘淑即可,沒有必要如此大費周章;比較之下,雖然這三類人都有可能是兇手,但是孫弘等"用事之臣"的嫌疑確實是要更大一些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建康實錄》、《史記》、《拾遺記》、《資治通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