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秦始皇陵是華夏曆史上規模最大,設計最完善帝王陵墓,但因為保護陵墓中出土文物的技術還不成熟,故此,秦始皇陵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不會被主動發掘。因此,很多人也就開始思考一個問題,秦始皇陵地宮深埋地下兩千多年,是如何進行防水的呢?如果您也感到好奇,那就讓小編來給您揭祕吧:

公元前247年,秦始皇嬴政雖然才13歲,但是他卻已經開始為自己死後考慮,於是他就和眾大臣一商量,便擇址在驪山腳下開始修築皇陵。到公元210年,秦始皇在旅途中暴斃,時年49歲,而他的陵墓此時卻還沒有完工。因此,在秦始皇“住”進去後,工匠們又繼續修了2年,直到公元前208年才正式結束。

秦始皇陵算算時間,前後修建了39年之久。那問題來了,修了39年的陵墓有多大的呢?其他的就不多說了,今天光說陵墓的深度。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提到了一個關鍵詞,即“(秦始皇陵)穿三泉,下銅而致槨”。

專家們根據地質探測,確定“三泉”是地下最深層的地下水,因此其深度在500-1500米左右。這是個什麼概念呢?就是比迪拜的世界第一高樓哈利法塔(828米)倒過來還深,甚至是哈利法塔的2倍。與此同時,另外一個問題也隨之而來,即當時的工匠是怎麼防水的呢?

其實,防水有兩層含義,第一是防止水滲出來,第二是排水。先看陵墓的四壁,根據目前已經發掘的大量秦代墓葬來看,古人防止四壁滲水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夯土,即將四壁的土牆都夯實,然後砌上磚石。但不過這種方式,在短期的三五十年倒是問題不大,但到百年之後必然還會滲水。

接下來第二招就派上用處了,即排水。在修建夯土防水的同時,還會在陵墓下修建排水通道,將積水排出去。這一點,專家們在發掘兵馬俑,以及在其他的陵墓中也都屢見不鮮,而且一般陵墓下的排水管道,都是用陶泥燒製的,不僅十分堅硬耐用,而且內徑還很大,有的甚至能容一人通過。

除了四壁之外,地面也很容易滲水,但對於智慧無限的古人來說,如何解決地面滲水問題,他們的絕招都有什麼?首先,就是要和處理四壁一樣,將地面夯實,而且地面夯實的結果是鐵釘都打不進去,可以說堅硬如鐵了。然後,在地面上鋪設一層紋石板,即表面雕刻有條紋的青石板,厚度在10釐米左右,以保障地下的夯土在受潮之後不會鬆散。

最後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在鋪設紋石板時,一般都是2-3層,而且要求紋路凹凸對齊,形成嚴絲合縫的樣子,同時在兩層紋石板之間,還要刷上一層上好的生漆,以起到粘黏的作用,因為生漆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隔水。如此一來,地下如果有湧水也滲透不上來,而四壁如果滲水,也不會通過地面滲入到下面的夯土層,直接就從管道排出去了。

近年來,考古專家們勘探秦始皇陵時,發現地下的水銀含量嚴重超標,因此也證明了司馬遷記載的準確,即“(秦始皇陵)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專家們卻並沒發現秦始皇陵地宮中有積水,因此也說明了,秦始皇陵的防水做得很好,至今都沒有滲水,或者是有滲水也已經完全排出去了。

古代工匠的智慧是無窮的,憑藉著一雙勤勞的雙手,就能在2000多年前,創造出璀璨的民族文化,並留下了如此偉大的建築工程,著實令人驚歎。其實,秦始皇陵的偉大之處遠不及此,其中還有很多的祕密在等著我們去不斷地探索和研究,以發現更多不為人知的傳奇歷史。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為什麼宇文護能連殺三帝?連殺三帝后,為什麼自己卻不當皇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