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很多權臣有廢立皇帝的行為,基本上擅行廢立皇帝的目的就是為自己或兒子稱帝作準備,宇文護連殺三帝自己卻不當皇帝,我覺得最主要的是時機不成熟。

宇文護能夠成為北周的權臣,成為廢西魏建立北周的主要推手,背後的力量最主要的還是他的叔叔宇文泰的影響力。
宇文泰字黑獺,鮮卑宇文部的後裔,是南北朝時期西魏傑出的軍事家、統帥,是西魏的實際掌權者,在五胡亂華南北朝時期,中國的歷史可以說是亂成了一鍋粥,很多國家是你方唱罷我登場,今天你立了國,明天我篡了位,誰掌握了軍權戰功,就很可能推翻皇帝自己上位,什麼忠義仁信統統丟到垃圾桶,統治者們爭權奪勢,大國小國戰亂紛紛,倒黴的是老百姓。
胡人殺漢人,漢人殺胡人,在五胡亂華時期是真正的歷史倒退,在北方的人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生存,北方的漢人幾乎被胡人殺絕,冉閔反殺胡人後才有所改觀,在五胡亂華南北朝時期,國家和朝代更迭的很快,很多國家的命都很短。
宇文泰最早是參加起義隊伍跟政府軍對抗的,在被政府軍擊敗後,宇文泰輾轉跟隨鮮于修禮、葛榮、爾朱榮、賀拔嶽,成了政府軍的人,隨後在鎮壓關隴起義軍的時候,因功累遷徵西將軍、金光祿大夫。
在後來北魏的權臣高歡殺掉關中鎮將賀拔嶽後,宇文泰成了關中最有勢力的軍閥,在接管賀部指揮權後,約集眾將陳說利害,穩定軍心,進據長安,有了立政關隴的基礎,孝武帝為了對抗權臣高歡,下詔以宇文泰為大都督,宇文泰在得到孝武帝的正式承認後,開始大展拳腳,成了僅次於高歡的有力人物。
後來的歷史是高歡另立魏孝靜帝元善見即位,徙都於鄴,史稱東魏,而孝武帝在投奔宇文泰之後沒多久,就被宇文泰毒殺,立元寶炬為帝,史稱西魏。高歡和宇文泰是東魏、西魏的實際掌權者,兩魏之間進行了數次大戰,本來東魏的勢力要比西魏強,在經過幾次大戰後,西魏在宇文泰的帶領下,從劣勢扭轉為和東魏勢均力敵。
在後來南樑發生侯景之亂的時候,宇文泰乘機掠取南樑的土地,奪得漢東、益州、襄陽等地,控制了長江上游和漢水,在後來和梁元帝蕭繹對戰中,打敗蕭繹,將樑朝的雍州諸郡收歸西魏,成了當時三國最有實力的國家,可以說西魏所有的一切都是宇文泰打出來的,西魏一朝二十三年,大權始終牢牢的掌握在宇文泰手裡,西魏的皇帝只不過是個空名,宇文氏禪代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宇文護是宇文泰的侄子,早年跟隨宇文泰與東魏作戰的時候,也是屢立戰功,所以深得宇文泰的賞識,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四月,宇文泰在北巡的時候染病,知道自己病重的宇文泰緊急把侄子宇文護招來託付大事,將自己年幼的兒子託付給他,將權力移交給宇文護,讓宇文護接掌國政。
宇文護接掌國政後,在宇文泰死後第二年,宇文護逼迫西魏恭帝元廓禪位,扶持宇文泰第三子(嫡子)宇文覺登上帝位,改魏為周,史稱北周,元廓禪位後沒多久就被宇文護殺死。
宇文覺當上皇帝的時候已經15歲了,也是個有思想的人,為了要親自執政,就難免和專政的宇文護有了衝突,掌握大權的宇文護找了個藉口將才當了一年皇帝的宇文覺廢掉,不久被宇文護殺死,立宇文泰的庶長子宇文毓為帝,是為北周明帝。
宇文毓是個性格聰慧、有識見膽量的人,不肯處處聽命於宇文護,宇文護害怕宇文毓會不受自己的控制,於是便設法暗害宇文毓,命令心腹李安利用膳部下大夫的身份,在宇文毓食物中下毒,明帝因此而死,在宇文毓死後,宇文護奉立宇文泰的第四子宇文邕為帝,是為北周武帝。
從這裡可以看到宇文護是有野心的,並不是沒想著自己篡位當皇帝,只不過時機不成熟而已,宇文護雖然掌握了北周的大權,但是北周的一切是宇文泰所奠定的,北周的大臣多是臣服宇文泰,並不服宇文護,因為宇文護在西魏的時候,也只能算是第二梯隊的人。
北周能夠篡西魏,就是因為宇文護是以立宇文泰的兒子為帝為前提,在西魏的貴族和大臣心裡,早把宇文泰當作西魏的皇帝,最主要的是西魏在宇文泰的帶領下,從三國最弱成了最強,宇文泰的能力讓大臣們都信服於他,而宇文護只不過是宇文泰的侄子,身份和威望都不足以讓大臣們服從他。
所以在宇文護掌權初期,西魏的八柱國的趙貴和獨孤信就對他不滿,暗中策劃將其除掉,只不過事敗反而被殺,反對宇文護的人還有司會李植、軍司馬孫恆等朝廷重臣,宇文護想要篡位就必須一步步的剷除異己,提升自己威望,這些都是要時間的。
在北周建立後,宇文護在和北齊的戰爭中,也顯示了他軍事才能的不足,在內政方面,所任用的人也沒有稱職的,可見宇文護的能力比宇文泰差的太多,而宇文邕性格深沉,識見巨集遠,懂得韜光養晦,對宇文護恭恭敬敬,不敢暴露對宇文護的不滿,在日常極力討好宇文護,表明自己對宇文護決無二心,麻痺宇文護,表面上與堂兄宇文護相安無事,任其專權,暗中卻在慢慢積聚力量,尋機一舉誅滅。
宇文護和北齊戰役的失敗,使得他的威望大大降低,為宇文邕奪權創造了一定條件,建德元年,覺得時機已經成熟的宇文邕邀宇文護到含仁殿拜見皇太后,不疑有他的宇文護欣然前往,平時宇文護拜見皇太后時,皇太后就會賜坐,而宇文邕則站在一邊侍候,這次宇文邕跟宇文護說太后年事已高,還是喜歡喝酒,我們屢次勸諫都沒用,你幫我們勸諫一下,還拿了一篇《酒誥》讓宇文護讀給太后聽。
宇文護見到皇太后,就拿著《酒誥》讀起來,而宇文邕就在他背後拿起玉笏在他腦袋上猛的一擊,宇文護倒下後,宇文邕命宦官何泉拿刀砍,何泉哆嗦著砍了幾刀都沒擊中要害,還是宇文邕的弟弟宇文直跑出來才殺死了宇文護,隨後將宇文護的兒子、兄弟和親信斬盡殺絕。
宇文護擅行廢立皇帝,連殺了三個,自然是想要立一個能聽他擺佈的傀儡,等到時機成熟後,就會走上篡位的道路,只不過他的能力和威望沒有給他機會,最後在奪權中敗下陣來,在宇文護被殺後第三年,宇文邕下詔恢復宇文護及其諸子的封爵,追加宇文護諡號為“蕩”,將他重新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