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西斯十一世去世後,埃及第20王朝滅亡,新王國時期,也就是埃及帝國時代,就此宣告結束。
這一時期,法老王室秩序瓦解,天下大亂,就連首都的治安都不怎麼樣了,法老的陵墓也幾乎被盜墓賊盜光了。
只剩下祭司集團維持著之前的勢力和傳統,雖然在埃赫那吞和拉美西斯二世時代進行了對神學的革命,但祭司集團的利益並沒有被動搖。
神廟掌握著自己的土地和城市,這些地方以神權為中心,仍維持著一定的秩序。
在法老王室滅亡後,就像是第5王朝時代一樣,阿蒙神大祭司就篡位自己當了法老,建立了第21王朝。
因此你會看到,如今底比斯殘留下的遺蹟,只剩下像是卡納克神廟和盧克索神廟,那些王室的東西基本上都沒有了,這就是神權系統在王室滅亡後仍維持秩序的一種反映。
埃及帝國滅亡後,埃及在國際中的地位迅速的衰落了,朝貢體系也就破產了,原來的那些藩屬國也不來朝貢了,甚至連努比亞也獨立了,埃及只能縮回自己的本土。
雖然第21王朝在祭司集團控制下維持了一段時間的秩序,但是很快,下埃及就被利比亞人佔領了。
埃及控制的區域只剩下了上埃及。
在利比亞人佔領下埃及之後,他們根據自己的部落組織模式,建立了一批封建制國家,每個領主有自己的一塊領地。
但埃及沒有經歷過封建時代,不理解這種組織模式,所以古埃及人把這些封建制國家,記錄成第22、23、24王朝,這三個王朝是同時存在的。
之後,這些封建國家組成了一個同盟,準備聯合征服上埃及。
利比亞人也信仰埃及的神,但他們完全不按照埃及的傳統禮拜,比如只有法老才能對太陽神獻祭,這屬於最高級別的宗教禮儀。
但是利比亞人誰都可以祭拜,那麼在埃及祭祀眼中,簡直就是是蠻夷不懂禮數,禮崩樂壞。把我天朝上國埃及的禮儀搞得一團糟。
而你又打不過這幫蠻夷,埃及思前想後,只能去搬救兵,就是努比亞人。
努比亞人是很崇拜埃及的,認為埃及是無比文明和先進的,當他們知道了利比亞人佔領了下埃及,就像是朝鮮看到滿清入侵大明一樣。
這個王朝是努比亞黑人建立的王朝,法老都是黑人,不過這個王朝很大的程度上保留了埃及的生活方式、禮儀制度和宗教信仰體系。
這些黑人法老還根據古王國時期的歷史材料,非常系統的彙編了埃及神學體系文獻,就是《孟斐斯神學》。
努比亞人努力的想把自己變成埃及人,最後也真的變成了埃及人。
那麼他們肯定還是打不過那些西亞新興的,比埃及先進得多,並且已經掌握了鐵器的文明。
可他們還是從天朝上國的視角出發,看不起那些西亞的新興文明,認為他們都是蠻夷。
結果到了公元前664年,亞述帝國進軍埃及,攻佔了孟斐斯和底比斯。
眾所周知,亞述軍隊是以殘暴出名的,他們在埃及燒殺搶掠,那些努力想成為埃及人的努比亞黑人法老被打敗後,就退回了努比亞,再也沒回來過。
於是埃及就被亞述帝國佔領了。
第三中間期,也就是努比亞和利比亞佔領埃及的時代,也就結束了。
這個時期,西亞的那些新興文明在技術上已經遠遠超過了埃及,在他們眼中,埃及才是蠻夷。
只有利比亞人和努比亞人還認同埃及文明,儘管利比亞人不是很尊敬埃及文化,但他們至少還拜埃及的神。
而亞述人根本不尊重埃及文化,只在埃及設立了一個傀儡。
到了公元前612年,亞述帝國滅亡,埃及獨立,重新建立了第26王朝。
這個時候,地中海世界的交流已經非常豐富了,埃及已經遠遠落後於同時代的其他文明瞭。
當時鐵器基本上已經普及,而埃及人還是不怎麼會冶鐵。而且,當時的航海技術發展得也很迅速,整個地中海世界的航海技術都非常發達了,尤其是腓尼基人。
而埃及人還停留在最遠去過索馬利亞那個階段,他們只知道努比亞、利比亞和西亞一些曾經的藩屬國。
向北對希臘瞭解也不多,最多聽說過克里特島。
埃及的世界觀是很狹窄的,其他文明在交流的過程中不斷髮展,那麼埃及在列強環繞的情況下,我們套用一句課本上的話就是,古埃及最終被打開了國門,亞述帝國之後,各種帶著先進技術的外國人到了埃及,其中就有腓尼基人。
包括埃及人環航非洲,其實就是腓尼基人帶來的技術。
另外,希臘人也大批的到下埃及定居,開創了很多繁榮的通商口岸,這些港口城市被希臘人控制,有著治外法權。
埃及人透過希臘學會了使用貨幣,代替了實物稅,貨幣流通後,全國興起了大批的商業城鎮,和“資本主義萌芽”,這也是埃及文明的最後的一次迴光返照了。
但是這個時期的埃及已經沒有自我保衛的能力了,唯一還有戰鬥力的就是埃及化的利比亞僱傭軍,保衛著所謂“一脈相承的古老文明”。
到了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國大軍入侵埃及,並將埃及變成一個行省,波斯人見得多了,並沒有把埃及當一回事,也沒覺得埃及文明有多偉大。
之後埃及人就將波斯征服的時代稱為第27王朝。
波斯人作為征服者,對埃及的壓榨是非常殘酷的。
當時波斯王大流士一世想挖一條運河,連通地中海和紅海。
這份差事就落在了埃及人的頭上,當時埃及人口大概在400萬人左右,大流士一世一次就徵召了幾十萬人去完成這項工程。
運河最後完成了,但之後又被阻塞了,為了這條運河,大概死了十幾萬埃及人。
波斯征服埃及大概維持了100年左右,到了公元前404年,埃及本土爆發了起義,並復國成功。
建立了第28、29、30王朝,這些王朝的法老都是埃及化的利比亞人。
到了公元前343年,波斯30萬大軍再度入侵埃及,當時埃及第30王朝只有9萬軍隊,其中還有1萬希臘僱傭軍。
這些軍隊完全不是波斯人對手,基本上沒做什麼抵抗就潰散了,古埃及第30王朝也就此滅亡了。
波斯人的第二次征服僅維持了十幾年,公元前332年,亞歷山大出兵波斯,之後佔領埃及,埃及人將波斯第二次征服短暫的十幾年,稱為第31王朝。
以上,就是埃及的后王國時期。
托勒密王朝,公元前300年
亞歷山大大帝很快去世了,他手下的一個部將托勒密接管了埃及,並壟斷了埃及所有命脈行業,相傳,他生於埃及的一個希臘化城市。
在被托勒密接管後,埃及已經沒有任何自我維持秩序的能力了,在托勒密王朝的統治下,埃及人口暴增,接近1000萬人,為壟斷經濟提供大量的人力資源。
公元前30年,羅勒密王朝被羅馬帝國滅掉,埃及變為羅馬的一個行省,古埃及文明,至此就徹底結束了。
羅馬帝國統治時期,埃及的作用就是專門為羅馬提供貢賦,支付羅馬的帝國成本。
公元前4世紀,基督文明興起,埃及本土的神廟都被譭棄了,因為古埃及的書吏都是神廟系統培養的,神廟系統被毀,埃及也就沒人懂得本土的象形文字了,埃及的神也沒人祭拜了。
後來羅馬帝國滅亡,埃及被伊斯蘭文明徵服,但征服的其實只是一具木乃伊了。
我們在第一篇說,所謂“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透過古埃及文明的興衰,我們能獲得什麼樣的歷史經驗和教訓呢?
如果我們把古埃及文明和中華文明作一個對比,埃及古王國時期,類似於秦漢。
漢朝初期的封建殘留還是很明顯的,八王之亂後,廢除了很多封建殘餘,帝國逐漸走向集權。
這很像埃及第十二王朝,用出身寒門的涅傑斯代替世襲的諾馬爾赫。
到了埃及的第一中間期,也是三個政權並立,對應的就是三國時期了。
中王國兩個王朝,一共兩百多年,相比於古王國和新王國並不算太長,所以有點像西晉的短暫大一統。
之後蠻族來了,埃及的第二中間期,就相當於五胡十六國和南北朝時期,北朝就相當於喜克索斯人在下埃及建立的王朝,埃及人自己的第17王朝,對應的就是南朝。
新王國時期,法老王室混入了異族血統,因為歷經了南北朝,所以王室早期很尚武,開始四處征戰,這一點就很像隋唐了.。
唐朝由盛轉衰的節點是唐玄宗,拉美西斯二世也正像是唐玄宗,拉美西斯二世之後,埃及帝國就走向了衰落。
唐末藩鎮割據,這些藩鎮對應的就是下埃及建立封建政權的利比亞人。
之後趙宋再次統一中國,金朝滅掉北宋,對應的就是亞述人佔領埃及,蒙元滅掉南宋,則相當於波斯帝國滅掉了埃及第26王朝。
第28王朝,是埃及人起義建立的本土政權,對應的就是明朝。
至於亞歷山大和托勒密,就像清朝是外族征服建立的,托勒密王朝在中後期也越來越埃及化,正像是滿清不斷漢化,托勒密王朝的盛世,正好對應的就是康乾盛世,最後羅馬帝國來了,古埃及歷史就結束了。
不過,儘管兩者有一些相似之處,但埃及就是埃及,中國就是中國,華夏文明遠比埃及更豐富,體量更大,並再一次經歷了偉大復興。
透過埃及歷史,我們能看到到一次王朝迴圈的縮小版模型,和一次完整的文明演變過程,這才是埃及留給我們的真正遺產。
至於很多的“民科”說法,像是夏商是古埃及人建立了,埃及人是外星人,這顯然是莫名其妙的,只會讓我們忽視埃及歷史真正想要告訴我們的東西。
埃及歷史至此結束,本期最後我們回答一下前幾期大家比較關注的問題:
Q1:古埃及歷史是怎麼記錄的?文物是不是造假的?
古埃及文明滅亡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世界對於埃及的認知是很少的,只是透過希臘的記錄瞭解一些資訊。
直到18世紀末,拿破崙打到了埃及後,挖掘出了大量的文物,之後歐洲的“考古隊”才到埃及,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和文獻,到了19世紀後,破解了埃及的象形文字。
現存的古埃及文物,數量是非常驚人的,超過了幾百萬件,
像是紙莎草紙記錄的文獻、神廟壁畫、人物傳記、民間的文獻、墓碑上的刻文、法老陵墓裡的文字,考古隊發掘出了不計其數的文獻。
經過後來的研究,現在對古埃及歷史的脈絡,就已經很清楚了。
Q2:今天的埃及人如何看待古埃及歷史?
現代埃及人是同時承認古埃及的遺產和伊斯蘭教的遺產的。埃及的錢幣既有古埃及遺蹟的影象,也有清真寺的影象。
現代埃及人認為,古埃及人是我們偉大的祖先,古埃及歷史是我們民族的光輝歷史。當然,肯定也是有衝突的,比如一些極端主義者就提出過,要炸掉異教徒的金字塔。
拿破崙在埃及
Q3:古埃及和中華文明是否有過交集?
肯定是有的,埃及和兩河是有商貿往來的,兩河文明又和印度有過商貿往來,而印度又和中國有過商貿往來。所以,古埃及和古代遠東肯定是有過交集,但並非是直接的。
另外西漢的時候,漢朝使節有可能到過埃及的亞歷山大里亞,那時候是托勒密王朝後期。東漢的使節到過地中海東岸的安條克,從那裡再去埃及也是不遠的,可能後來也有人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