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之之亂二年後的公元前312年,公子職在趙武靈王的幫助下從韓國回到燕國是為燕昭王,燕昭王可算是燕國曆史上最用作為的君主了。
燕昭王是公子職還是太子平,《史記》、《資治通鑑》、《戰國策》之間互相矛盾。老侯透過查閱考古出土的文物,確定燕昭王就是公子職,燕國太子平在子之之亂中被殺。
一、
在國破家亡下繼位的燕昭王當然不能忘記齊國趁火打劫、燒殺掠奪燕國的仇恨。但燕國本身在戰國七雄中就比較弱小,又剛經歷子之之亂元氣大傷。有心無力的燕昭王,好像除了臥薪嚐膽也沒別的招數。
燕昭王先去見了燕國名士郭隗先生求教為君之道、招賢之術。郭隗見燕昭王誠懇,也就直接上乾貨了,“帝者與師處,王者與友處,霸者與臣處,亡國與役處。”要想成為一代令主,要以賢為師,給予人才最充分的禮遇和激勵。
毛主席說“正確的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怎麼才能讓天下賢士趨之若鶩呢?郭隗給燕昭王講了個千金買馬骨的故事。
有個國君想用千金買千里馬,尋求了很多年也沒有得到,他的一個近侍之臣說:“請讓我去尋求千里馬吧。”國君派遣他去做這件事。過了三個月尋到了千里馬,但是馬已經死了,近侍用五百金買下了這匹千里馬的骨頭,返回向國君報告。國君大怒,說:“我要的是活著的千里馬,怎麼用五百金買了一匹死千里馬?”近侍回答說:“死的千里馬尚且用五百金來買,何況活馬呢?天下的人一定認為國君您能有交易千里馬的誠意,千里馬很快就要到了。”果然,不出一年,國君獲得三匹千里馬。
郭隗勸燕昭王把自己當做吸引千里馬的“馬骨”,吸引更多千里馬加入燕國戰隊。
領悟到故事精髓的昭王為郭隗修築黃金臺(今河北省定興縣高裡鄉北章村)並以師禮相待。
這番禮遇,讓七百年後的唐朝詩人陳子昂羨慕的流哈喇子,做了首《登幽州臺歌》: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下血本的招聘手段,效果也是槓槓的,不久之後魏國樂毅、齊國鄒衍、趙國劇辛紛紛都來投奔。
二、
昭王報仇的心情著實有點著急,公元前296年燕昭王趁著齊、韓、魏、趙、宋五國第二次合縱攻秦之際,冒然出兵攻打齊國。
齊國風頭正盛,兩面作戰一樣把燕國收拾的沒脾氣,燕國十萬大軍盡折,主將被抓了俘虜。
昭王最後不得不讓自己的弟弟去齊國做人質才算是把事給剷平了。
只搞正規戰燕國肯定不是齊國的對手了。這時蘇秦的弟弟蘇代給昭王獻計,如果真的硬碰硬五個燕國也不是齊國的對手,不如派人去齊國搞搞間諜活動,削弱齊國國力。
要說搞間諜活動還得是老蘇家,之前蘇秦就在齊國為燕國搞間諜活動。這種大任也只有老蘇家傳人蘇代親自上陣才能勝任了。
蘇代對自己的間諜手藝還是非常自信的,昭王告訴蘇代在齊國幹滿五年就可以改簽勞動合同,回燕國工作,蘇代卻說安慰昭王,不著急,給老哥十年時間,慢慢搞。
蘇代到了齊國沒有直接去覲見齊湣王,可能他也知道大哥蘇秦在齊國乾的勾當不咋光彩,直接去見齊湣王說不定腦袋都會搞沒。所以先賄賂齊國大臣淳于髡(kūn)給蘇代美言幾句之後才去見齊王。這才是一個合格間諜的自我修養啊。
三、
間諜搞破壞也是需要點耐心的,燕國一等就是小十年,公元前288年,雞賊的秦昭王想稱帝,但又不敢獨自稱帝,就派魏冉出使齊國邀約齊湣王一起稱帝,齊湣王稱東帝,秦昭王稱西帝,聯合起來攻打趙國。
蘇代勸齊湣王,冒然稱帝可能會招來天下諸侯國的討伐,還是先縮著,讓秦國先稱帝在前面扛著,秦國沒事,齊國再稱帝也不晚;如果秦國稱帝,天下都憎惡,齊國就不要稱帝以收拾人心。
並且秦國和齊國並立二帝,天下還是尊崇秦國,齊國有名無實;齊國主動放棄帝號,天下就會敬服齊國,憎恨秦國。趙國強大,攻打趙國無利可圖。不如趁秦王稱帝這個時機攻打宋國,只要佔領了宋國,燕、趙、魏、楚都會臣服,齊國就是名副其實的老大哥了。
齊湣王這輩子最大的心願就是做大哥了,當然喜不自勝。於是,放棄帝號,重新稱王,謀劃攻宋。
四、
蘇代怎麼可能會為齊王出主意呢,別忘了蘇代可是燕國間諜,專門挖坑來的。蘇代的目的很明顯,讓齊國去點著火藥,燕國趁機漁利。
宋國是泗上流域十二個小諸侯國中的霸王,地處在今河南、山東一帶,經濟發達,土地肥沃。不光齊國,包括魏國、楚國都對宋國垂涎三尺,多次圍繞此地發生衝突,宋國就像現在的中東,那就是一個火藥桶。
而此時的宋康王可算是個行為藝術表演者。
公元前286年,宋國發生了件怪事,雀鳥在城邊生下了鷂鷹,宋康王令太史卜了一卦,卦象顯示宋國能稱霸天下。小霸王的名聲也不是吹得,開始到處惹事生非,反正能得罪的都得罪了,起兵滅掉滕國(今山東滕州),攻佔薛地(今山東滕州東南),奪取齊國五座城,佔領楚國方圓三百里土地,向西又打垮魏軍。
為稱霸夢想而窒息的宋康王“射天笞地,斬社稷而焚滅之,以示威服鬼神。為長夜之飲於室中,室中人呼萬歲,則堂上之人應之,堂下之人又應之,門外之人又應之,以至於國中,無敢不呼萬歲者”這才是真的懟天懟地懟空氣,其他人都弱爆了。
上帝欲令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宋康王這條泥鰍也鑽不了幾尺地了。
五、
齊國要徹底拿下“千乘之國”的宋國也沒那麼容易,周邊國家的感受也不能不考慮。魏國和楚國比較好搞定,本來就想吃掉宋國,而且宋康王還侵佔了魏國、楚國的土地,三國搞個國際聯軍,有肉一起吃,有酒一起喝,快活!
最麻煩的是世界警察秦國,它的態度很重要。
要不說蘇代是個有自我修養的間諜呢,幫人幫到底,送佛送到西,為了搞垮齊國不辭辛苦遠赴千里之外的秦國遊說。
秦昭王見到蘇代就是一通刺,我老秦家愛宋國就像老鼠愛大米,齊國竟然想攻打宋國,這氣我忍不了。
蘇代只能像個淘寶商家似的拼命誇齊國攻宋的美妙之處。我們這個設計(攻宋)方案全是為了秦國好。齊國強大,楚、魏就會恐慌,楚、魏一恐慌就只能尋求秦國庇護,老哥可是不費一槍一彈就同時獲得兩個萬乘之國的友誼,說不定魏國還會把安邑(今山西省運城市夏縣)直接獻給老哥。
秦昭王估計也是剛睡醒吧,迷迷糊糊就被蘇代給忽悠了。
沒有警察的日子對強盜來說才是好日子,齊、魏、楚三家兵合一處、將打一家,已經被各國拉黑的宋國,沒多久就亡國了。
按說合夥搶劫,搶了東西一起分,可齊湣王不講武德,佔了便宜不但沒賣乖還繼續擴大戰果,玩起了黑吃黑,悄悄尾隨在和他一起伐宋的楚軍後面,擊潰楚軍,向南方佔據了楚國的淮水以北土地,在西邊侵入了三晉,甚至打算吞併周室,立為天子。泗水一帶的諸侯如鄒、魯等國也都向齊國稱臣,大臣狐義、陳舉直言勸諫都被殺死,簡直是宋康王的翻版。
齊湣王吃獨食,還到處惹是生非,這些隔壁的燕昭王和樂毅可都看著呢。
參考資料:《資治通鑑》、《史記》、《戰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