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三國時期,天下大亂,各個諸侯互相攻伐兼併,無數軍閥、將星、謀臣興起又衰亡。這其中,曾有一個作戰勇猛無敵,所率軍隊攻無不克,被譽為江東猛虎的將領,就是後來東吳政權奠基人,孫堅。
孫堅,字文臺,吳郡富春人。據傳是春秋時期軍事家孫武的後人。孫家世世代代在東吳做地方官,雖然不是地方豪強,但也積累了一定的人脈根基。他十七歲那年與父親去錢塘,路上遇見搶劫完的海盜在岸上分贓。商旅行人都不敢靠近,孫堅卻對父親說:“我能捉拿這些盜賊。”他父親不許,孫卻堅提刀上岸,假裝指揮官軍圍捕海盜,海盜四散奔逃,孫堅追殺了一名海盜才回來。由此,孫堅的名聲在本地大振。然而正是他恃勇爭先,不顧生死的性格為他日後的悲劇埋下伏筆。
孫堅年少時便做了縣吏,後來做了代理縣尉。當時會稽人許昌在句章興兵作亂,自稱陽明皇帝。孫堅以郡司馬身份招募千餘人討伐,並擊敗這股勢力。同年,孫堅升職為鹽瀆縣丞,後又改任盱眙縣丞和下邳縣丞。他在三個縣當縣丞,期間廣收民心,官吏和百姓都很順服他。
中平元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皇甫嵩、朱儁奉命征討洛陽附近的黃巾軍。朱儁奏請孫堅擔任佐軍司馬。隨後,孫堅安頓好家眷,在淮水、泗水一代徵兵,加上他在下邳任職時的同鄉,共得精兵千人,隨同朱儁征戰。
孫堅打仗向來以勇猛彪悍、不顧生死著稱,常單槍匹馬趁勝追擊,屢次身處險境。他攻打汝穎的黃巾軍時,獨當一面,親冒矢石,率先登上宛城城牆,其部下受到鼓舞,一舉攻下宛城。朱儁把孫堅的事蹟上報朝廷,孫堅被任命為別部司馬。後涼州邊境有人作亂。董卓平亂不力,朝廷派張溫、孫堅前往。孫堅例數董卓罪狀,勸張溫殺董卓,張溫不肯。後張溫損兵折將,董卓卻不肯力戰,保全實力,張溫後悔不聽孫堅建議。朝廷拜孫堅為議郎。
中平四年(187年)朝廷任命孫堅為長沙太守,剿滅長沙人區星的叛軍。孫堅僅用一個月時間便大敗區星。中平六年(189年)靈帝病逝,都城洛陽發生政變,董卓趁機入都作亂,天下諸郡起兵討董。孫堅也參與其中。他先進兵荊州,殺死有私仇的荊州刺史王睿,又進兵南陽,殺死不予軍餉的南陽太守張諮。孫堅到達魯陽後,已有數萬兵馬。他與袁術聯手,袁術表他為破虜將軍,兼豫州刺史。初平元年(190年)孫堅突然遭到董卓部將胡軫襲擊,他臨危不亂,胡軫不敢妄動,只得退兵。初平二年(191年),孫堅率軍攻打洛陽,不料被徐榮包圍,孫堅僅和十幾騎殺出重圍,險些喪命,後又收集殘部,準備報仇雪恨。董卓聽說孫堅進佔陽人,命胡軫、呂布迎擊,卻被孫堅擊敗。孫堅名聲大起,卻被袁術猜忌。袁術不給孫堅軍糧,孫堅騎馬一百多里,連夜來見袁術,請袁術給予軍糧。袁術只得答應。
董卓曾說:“關東諸路軍馬都怕我,只有孫堅,很會用人,讓大家都防著孫堅。”後來董卓遷都長安。孫堅率先攻破洛陽。初平三年(192年)四月,袁術派孫堅攻打荊州劉表。孫堅數戰皆勝,後來孫堅趁勝追擊黃祖時,追至山中,中箭身亡,年僅三十七歲。
縱觀孫堅一生,他當過縣丞,廣收人心,頗有政治才能,也極富政治頭腦,能及早敏銳察覺到董卓是個隱患,該及早除掉。另外,他善於治軍,將一支千人的隊伍,逐漸發展成數萬人的勁旅。孫堅軍事才能很出色,他率領的軍隊是唯一與董卓數次正面交鋒的軍隊。然而孫堅魯莽冒進、忽視風險的性格弱點卻葬送了他的生命。而他的魯莽冒進、忽視風險的性格,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他缺乏長遠的戰略謀劃,只沉醉在當下戰鬥的勝敗中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