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便是典型的古代貴族,家族世代有人為官,跨越2000多年,繁盛不衰。至趙匡胤這一代時達到家族頂峰,位至九五。歷時200多年後,終在崖山海戰裡塵歸塵土歸土,傳承斷絕。當然這只是趙匡胤這一支的斷絕。
根據趙匡胤的家譜,最早可追溯至周朝穆王時期。
趙家1世祖,名造父,擅長駕馬車,幫助周穆王平息徐偃王叛亂有功,於公元前950年左右,賜封邑趙城(今山西洪洞縣趙城鎮)。從此,造父及子孫,以封地名為自家姓氏。
8世祖,叔帶。公元前772年,申侯聯合增國和犬戎舉兵入攻西周,各地諸侯由於烽火戲諸侯後,拒不救援,幽王慘敗,帶著褒姒、伯服等人和王室珍寶逃至驪山,後被殺。犬戎再破鎬京,西周遂亡。趙家這時傳至8世,家主名叔帶,於公元前770年左右,投奔晉國(這個晉國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晉國),為晉文侯卿。這一年,東周建立,周平王即位。
14世祖,趙衰。晉獻公二十一年(前656年)冬,晉獻公派兵攻打公子重耳(即晉文公)所鎮守的蒲地,重耳流亡,趙衰與狐偃、賈佗、先軫、魏犨合稱五賢。共同跟隨重耳流亡。流亡在外19年後,助重耳回國即位,成為春秋時晉國的卿。晉文公七年(前629年),晉文公在清原閱兵,廢除三行,設立新上軍、新下軍,使趙衰將新下軍。晉襄公六年(前622年),趙衰去世。諡號是成季,其子趙盾繼承爵位。
15世祖,趙盾,即趙宣子,字宣孟,春秋時晉國執政正卿(和後世的丞相差不多)。獨攬朝政十多年。生趙朔。
16世祖,趙朔。為下軍元帥,娶妻莊姬。趙朔的妻子莊姬是晉景公的姐姐,因此得免一死,並正好生下一個兒子趙武。屠岸賈得知,想要斬草除根,並株連了國內同時出生的孩子。趙家的門客程嬰此時也恰好生了一個兒子,便和另一門客公孫杵臼想了一個辦法,將趙武從宮中帶出。然後把程嬰的孩子交給公孫杵臼,冒充趙武。再由程嬰出面向屠岸賈告發,將公孫和程嬰之子殺死,使屠岸賈誤以為大功告成,放鬆了警惕。然後程嬰揹負罵名,忍辱負重,偷偷將趙武撫養成人,最終向屠岸賈復仇,為趙家平反昭雪。程嬰心願已了,按照與公孫的生前約定,在公孫墓前從容赴死。這就是歷史上“趙氏孤兒”的悲慘故事。
17世祖,即趙盾。歷任新軍,上軍之將。晉平公十二年(公元前546年)任晉國卿,代屠岸賈職,拜為司寇。
23世祖,趙籍(趙烈侯,正式建趙國),是戰國七雄趙國的開國君主。周安王三十六年(前376年)趙、韓、魏“三家分晉”。
40世祖, 趙過。趙國被秦所滅後,趙家進入衰退期,終於在漢武帝末,重新崛起。趙過任搜粟都尉,提倡代田法,促進了農業發展。
55世祖,趙雲(?——229年)今河北省正定縣人,字子龍,從小就酷愛槍法,17歲下山,初投袁紹帳下,應看不慣他的所做所為遂出走後幫住公孫瓚擊退袁軍。劉備兵敗長坂,雲力戰救護甘夫人和備子劉禪,威震四方。建興六年(公元228年),從諸葛亮攻關中,分兵拒曹真主力。曾以數十騎拒曹操大軍,被劉備譽為“子龍一身都是膽也”。公元229年逝世,墓存四川大邑縣城東銀屏山,生趙統,趙廣。
最喜歡的趙雲形象
趙雲之後,趙氏仍世代有人為官,名雖不顯,但實為望族無疑。至84代時,即趙匡胤祖父,趙氏重新經過一個歷史週期的起伏後,開始顯貴起來。
祖父,趙啟聖,又名趙敬,歷營、薊、涿三州刺史,生弘殷。在唐朝前期,只有州和縣兩個行政級別,趙敬已經是級別非常高的地方大員了。
父,趙弘殷,少驍勇,善騎射,而雅好儒素,事王鎔起家。唐朝的時候做過殿前副都指揮使,相當於首都保衛部隊的副司令。後漢的時候,在寶雞與叛軍作戰,殺或萬計,大敗敵人。以功遷護聖都指揮使。後來到後周做官,當過檢校司徒,封天水縣男,與子匡撒一起統領禁軍。此時的節度使已經是皇帝以下最高級別的地方軍政官員。趙弘殷在趙匡胤當了皇帝后被追尊為宣祖。
關於趙匡胤的母親,有這樣一段記載。《 東齋記事 》 卷 1 有載:“劉尚書渙嘗言:宣祖初自河朔南來,至杜家莊院,雪甚,避於門下。久之,看莊院人私竊飯之。數日,見其狀貌奇偉兼勤謹,乃自主人。主人出見而亦愛之,遂留於莊院累月。家人商議,欲以為四娘子舍居之婿。四娘子即昭憲皇太后也。”
86世,趙匡胤,建立宋朝,為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