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東晉,有一個人不得不提,那就是王導。出身於"琅琊王"的他,從小就品貌不凡,被人認為有將相之才。在與後來成為晉元帝的司馬睿南渡到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後,他一力輔佐司馬睿,並在西晉滅亡後,主導了司馬睿的登基,在穩固孱弱的東晉政權上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如果沒有他,司馬氏的帝王之路在西晉滅亡的時候就已經結束了。西晉與東晉,與之後的北宋與南宋,是兩個有名的一個朝代分成兩半的王朝,相比於南宋,東晉政權的建立受到了當地人很大的排斥。當司馬睿來到建康的時候,迎接他的並不是友善的目光。那時候三國時期剛剛結束不久,南北矛盾很深。包括陸遜的孫子陸機等南方才子在來到洛陽之後都受到了冷遇。在這種背景下司馬氏被人趕到南方,想要建立自己的統治自然是十分困難的。
更何況大家都不是傻子,資源是有限的,一共就這麼點兒地兒,北方士族來到南方,必然要分薄南方士族的利益,兩者當然會產生衝突。有一件事可以說明當時局勢的嚴峻,司馬睿南渡來之後,整整一個多月,當地的名門望族竟然沒有一個來拜見他的。還是王導給他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讓他坐上高大的車輦,自己和兄弟王敦在後面騎著馬緊緊跟隨著他,同時讓侍衛們擺出儀仗來,營造出一種巨集大的氣勢,從而折服了圍觀的當地士族。王導又建議司馬睿徵收當時南方的出色人才作為自己的幕僚,由此籠絡了人心;除此之外,他還積極的與南方士族結交,即使受到委屈也不以為意。大家都知道那時候各地都有自己的方言,特別是南北方的方言,差距是非常大的,王導為了積極的適應當地環境,就放下自己的架子,開始學習當地的方言也就是吳語。
曾經有個人去拜訪他,當時是夏天,王導用自己的腹部貼著彈棋局來取涼,不斷的說"何乃渹(音hong)?"這幾個讀音出自於吳語,意思是為什麼還是這麼冷,後來這個人退出之後,有人就問王導說了什麼,他回答說沒有什麼奇怪的地方,不過是在說吳語罷了。這看起來是小事,其實是王導放低姿態,積極融入南方的表現,正是因為他的一系列作為,南北的矛盾逐漸有所緩和,這樣才換來了東晉朝廷的一時安穩。
不僅是出色的政治家,王導在品德上也頗有過人之處。西晉還沒有滅亡的時候,有一個富翁名叫石崇,性格非常殘酷,他當時豢養了很多侍女,等到別人到他家做客,他就讓這些侍女來勸酒,如果客人拒絕,他就會殺了勸酒侍女。有一次王導和他的弟弟王敦拜訪石崇,王導其實根本沒有酒量,但是為了不牽連侍女,他選擇喝酒,而且喝得滿臉通紅;而王敦的情況不同,他本來能夠飲酒,但是他不願意為侍女而遷就自己,所以石崇連殺了三個侍女,王敦也不飲酒,王導勸他憐惜一下這些侍女,王敦卻始終認為石崇是在殺自己家的人,不關他的事。從此事可以看出兩人格局的不同。後來王敦反叛後病死,王導卻一直忠於晉室,他們在此表現出來的性格差別,也許就是他們日後命運不同的原因。
王導還曾經鬧過一個小笑話,他的夫人名叫曹淑,性格比較好妒,只要看到他周圍有比較俊俏的人,即使是男子也要將其辭退。王導沒有辦法忍受,就在他處私建了一個別院,然後藏了不少妾室,還生下了好幾個子女。有一天這件事被曹淑知道了,就帶領大批奴僕,拿著刀向那處別院趕去。王導聽到這個訊息特別著急,下令車伕駕著牛車也上那邊奔去,結果他又嫌牛車奔跑得不夠快,於是就用長長的拂塵抽打牛,不巧拂塵還不夠長,所以還打不到,真是非常狼狽。值得慶幸的是,他最終趕在自己夫人之前到達了別墅。維護了妾室和子女。這件事傳出之後,有個人因此而嘲諷他,和他開玩笑,對他說朝廷要給他加九錫,王導有點欣喜,有點莫名其妙,說怎麼會這樣呢?那個人就說其他的不知道,但是據說好像有比較長的拂塵和欄杆比較短的牛車,此言讓王導大為尷尬。
這樣一位英明的人物,晚年的時候卻以糊塗著稱,送給他的檔案,他經常看也不看就簽名了。其實王導的"糊塗",很早之前,在他於揚州擔任刺史的時候就有所表現,當時他派人到地方上去考察官員政績。其他人回來後向他進行了詳細的彙報,有一個名叫顧和的人卻沒有說話,問他原因,原來他是認為王導在輔佐朝政的時候,對朝中官員十分寬鬆,現在卻對那些地方官要求嚴苛,顯得沒有必要。王導聽到這番言論後,不但沒有生氣,而且認為他說得有理。於是眾人努力了很久的一次考察,就此功虧一簣。
而針對他晚年的糊塗,王導也有一番說辭,他曾經這麼說,人們說我糊塗,但是將來人們會懷念我的糊塗的。為什麼他有這樣的自信?個人認為,是因為他知道以當時的情況,國內矛盾實在是太大,即使是他籌劃了幾十年,也不過是勉強維持著平衡,這種情況下如果真的要嚴峻治理,事事認真,有很多小矛盾就會引出大問題,到最後就會不可收拾。在君王昏庸,朝中無人的情況下,能夠維持表面上的平靜就已經很好。而且以當時的局勢,雖然有很多問題,卻還可以勉強支撐。如果他還年輕,那麼還有一點一點對其進行糾正的精力,而在他年老之時,如果出現什麼波折,是他無法應付的,那時候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惹出大亂子,這時候,"糊塗"反而成了一個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