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自建立起,稱得上是無處不匪,無年不盜。從1911—1949年,幾乎所有的報紙和雜誌上都充斥著盜匪在鄉村製造騷亂和傷人的報道。各地方頻頻剿匪,但都治標不治本,土匪的數量有增無減。1930年,據保守估計,全國土匪總人數達2000萬。當時的地方公文甚至吐槽:“國將不國,各地淪為土匪世界。”當時的土匪為何如此之多?為了生計出賣道德,自我放逐於主流社會之外的土匪,真能過上好日子嗎?
一、土匪並非天生為匪
任何時代土匪產生的主要原因,都離不開“吃不飽”三個字。以河南為例,地處各省交匯地,經濟和民生高度依賴農業,近代以來河南飽受戰爭饑荒的影響,成為民國時期匪患頻發的重災區之一。
起初,1911年到1925年間,河南匪患還是區域性的,主要集中在西南部地區。那裡山巒起伏,物產稀少,生產力極為低下,但地租卻又十分昂貴,地主要求田裡收成的60%都要上繳。年景不好,人們只能吃尚未成熟的莊稼,甚至以糠、樹皮和長在石板上的苔蘚、脫落的鵝毛充飢。飢寒交迫下每個農戶必有一個或更多的成員淪為歹人,否則活不下去。
老照片:河南饑荒時啃樹的人
到了1925年,軍閥混戰和連年饑荒終於使河南徹底淪落為匪省。比如,豫西的洛寧縣土匪數目令人生畏,高達6700人,佔全縣總人口的3%。在河南的其他地方,無數和洛寧情況相仿的貧困地區將繁華的集市和城鎮包圍起來,這些較為富裕城鎮的居民長期生活在恐懼之中。他們開始用泥土、磚石起牆築壘,隨時準備堅決抵抗。黃昏一到,這些城鎮就會緊閉城門,日出之前,嚴禁行人出入。民國時河南的遭遇則是其他省份的縮影。
二、土匪的業務分工
幹好土匪絕非易事,只有不斷開拓業務才能滿足最基礎的溫飽。我們在影視劇中常見的土匪業務就有丟條子和攔路搶劫。“丟條子”指的是土匪在探得可打劫物件的家底後,發書信進行勒索。這一業務在東北稱為“下片子”,而在河南則叫“巴帖子”、“飛葉子”等。攔路搶劫則是自古以來土匪們的看家本領。從其稱呼“響馬”、“棒老二”、“刀客”中就可略見一二。攔路通常是那些小股匪徒的生財手段,其中不乏以小博大的能人。廣東仁化匪首周文山才出道的時候都是獨自搶劫。他事先用繩將山道旁的小樹木拴連在一起,待行人經過時,便扯起繩索,使樹枝茂草瑟瑟搖動,發出沙沙聲響,令行人驚恐不已,他則乘機搶其財物,遁入山林。
陝西匪洞
除了傳統業務,民國的匪徒們還與時俱進,發明了“保險稅”。大名鼎鼎的馮麟閣起初以土匪發家,他利用百姓久經社會動盪,迫切希望安居樂業的心理,與地盤內的富戶、士紳、貧民籤協議,由他出面保護地方秩序,抗禦外匪及官軍侵擾,而由地方支付相應的保險稅,以充作其匪幫的日常開銷。張作霖在發展勢力時也借鑑過這個方法。
鄉村治安隊
土匪隊伍作為作戰組織,最高職位往往授予軍事指揮者,按土匪行話叫做“炮頭”,在一支土匪隊伍中,常設有好幾個“炮頭”,他們負責率領匪徒們作戰,指揮撤退以及其他軍事行動。次於首領們地位的要屬文職人員。由於大多數土匪沒有受過文化教育,敲詐、恐嚇,張貼各種告示,以及宣佈公文等活動常常難以開展,因此每個匪股都有一名文人,稱作“白扇”,他們偶爾客串下謀士的角色。
在具體的行動中,土匪的分工更是細化。為避免在行軍時遇到敵軍的包圍,有“巡冷子”負責沿途大路上的外圍警戒哨,隨時高聲呼喊進行通報。在戰鬥中負責攻打守軍大門或圍牆的土匪被稱為“扛扇”。負責在夜戰中舉火把照明的土匪則被稱為“抱火”。就是有了嚴明的組織等級和作戰分工,一些老牌土匪勢力才能在行動中做到井井有條,從容有序。
土匪隊伍中甚至還有內務人員,大多數首領一般都帶有自己的耳目,這種人叫做“稽查”,他們的任務是在日常中留意基層嘍囉的言論和各種訊息,隨時向首領通報,以保證隊伍的純粹性和匪首的個人利益。
三、土匪們的日常生活
在民國當土匪實非易事,溫飽是這個行業從業者的最高目標。土匪的食物一般包括生小米、高粱餅和煮玉米粥一類,在南方有時能吃到大米。要是知道晚上能吃到豐盛的食物,土匪們會興奮得“像孩子一樣”。
相對物質條件上的匱乏,土匪們更擅長在精神世界尋找樂趣。有的愛打飛錢。將一串銅幣掛於樹上,擊錢者在百步之外擊錢,擊中為勝,錢也歸他。有的匪夥在打劫成功後喝酒玩行酒令。行酒令時,邊喝酒邊划拳邊唱行酒詞。北方的酒令詞多以數數為主,南方以敘事見長。酒令詞通常是以祝福希冀為內容,例如“當朝一品卿,兩眼大花翎,三星高照四季到五更。……十全福祿增”等。
影視劇中的土匪
以殺人取樂也是土匪的愛好。有的匪夥殘忍至極,以鞭撻人票或犯禁者發洩獸性,有時還滅絕人性地生剝人皮,食人肝膽,飲酒作樂。但多才多藝與土匪的兇殘並不衝突。有的土匪根據民歌曲調,把民間流傳的一些故事編成小品、劇目,聊以解悶和寄託思親之情。這些戲目曲調多淒涼、悲壯、抑鬱,但有時卻充盈著對異性的調戲和淫邪的詞彙,如《梁山伯與祝英臺》《西廂記》等。
但如果說有哪一項娛樂活動是全國土匪們的共同愛好,那一定是吸食鴉片。土匪們大多時間裡都處於精神緊繃的狀態下,官軍的步步緊逼,等待贖金時的焦慮,有上頓沒下頓的危機感,足夠讓這些人“人均抑鬱”。因此抽食鴉片便成為打發時間、緩解情緒的不二之選。
鴉片煙槍
文史君說
民國時期匪患的蔓延本質上是近代中國經濟蕭條,戰亂頻髮帶來的惡果。在傳統道德和家庭教育的規約下,仍然有數不清的青年選擇落草為寇。正如《中國小說》中說的那樣:“儘管命中註定他們寡廉鮮恥、尋釁滋事,但是他們又信守條約、臨危不俱……他們棲身於山洞獸穴,當正義遭到褻瀆,權力被惡人操縱,法律又過於孱弱之時,就會造就出一個慘無人道、欺壓凌辱人的時代,這是合理的。”
參考文獻
冉光海:《中國土匪》,重慶出版社 2004年出版。
思飛:《民國時期的土匪》,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