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1763年以來的兩個半世紀,僅有的一段全球海權不是被一個國家壟斷的年代,就是兩次大戰之間的二十年停戰期。公共海權如何產生,它的平衡如何維持,又如何被打破?

古代航海技術十分落後,人類活動侷限於近海地區,因而不存在海權。

16世紀初誕生了最初的兩個海洋帝國:西班牙和葡萄牙。16世紀因而被稱作“伊比里亞世紀”。但西、葡對海洋的認識還停留在簡單的交通線階段,不注重控制海洋本身,把海洋看作陸地的附庸。縱橫海洋一個世紀後,它們最終付出了海權旁落的慘痛代價。

1598年的伊比里亞帝國(西班牙-葡萄牙當時處於王朝統一時期)。由於戰略短視,從這時期起,西班牙、葡萄牙逐漸由海權帝國向陸權帝國轉化。

在重商主義指引下,荷蘭、英國和法國從17世紀起逐鹿大洋一個半世紀,最終,英國通過接連三次英荷戰爭擊潰了荷蘭海軍,1763年又在七年戰爭中戰勝法國,奪取了全球海洋霸權。

之後的一個半世紀,日不落帝國統治著波濤,沒有一個國家能夠撬開英國海權的一條縫隙。1890年,英國制定“兩強標準”,規定英國海軍實力應相當於任意其他兩個強國之和。到世紀末,英國甚至開始討論起“三強標準”。這是英國制霸大洋最直接的表徵。

全盛時期的英國陸地總面積超過3000萬平方公里,不僅是海洋霸主,陸地面積也超過了蒙古帝國,居世界歷史第一位。

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真正的海洋帝國,它建立了不同於大陸帝國的霸權規則。大洋廣闊無垠,沒有供人類長期生存的條件,因此控制海洋和控制陸地具有截然不同的性質。制海權並不意味著把每一寸海洋控制起來,而是指海洋態勢感知、航線控制、港口封鎖和海底資源開發能力。因此,海權國家不像陸權國家那樣跑馬圈地,把領土和勢力範圍在地圖上畫得清清楚楚,而是注重對海洋開發利用權和海上航行規則的掌控。19世紀起逐步制定的海洋法規,是典型的海權思維的產物:離岸3海里外皆為公海,各國船舶都可以自由航行、捕撈開發。各國必須對外開放,實行自由貿易。英國海軍靠著眾多巡洋艦和少量主力艦,以眾多的海外殖民地為依託,巡航四海,維護世界秩序。

這次海戰奠定了英國在工業時代繼續維持海上霸權的基礎。

然而,英國獨霸海洋的現實與開放包容的海洋理念實際上是格格不入的。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法國、德國、日本、美國等新興國家紛紛對英國海權提出挑戰:既然海洋的開放的,那“寇可往我亦可往”,憑什麼不能用自己的艦隊維護海上秩序呢?各國既然擁有主權,那就有權實行貿易保護主義,憑什麼一定要對外(主要是對英國)開放呢?各國都有海外殖民地,本土與殖民地間聯絡為什麼一定要依賴英國?石油等海洋資源開發在19世紀成為現實,海底鋪設了電纜,這些要靠什麼來維護?面對德國等爭取海權的逼問,英國無法在意識形態上戰勝對手,只好以加強軍備、武力“維穩”作為迴應。

☝1907年,由16艘主力艦組成的美國“大白艦隊”進行了環球航行。這是美國企圖挑戰英國海上霸權的一次重要示威行動。

19世紀末、20世紀初,造船、航海等技術發生突飛猛進的變革,魚雷、潛艇、飛機、無線電的出現挑戰著傳統艦隊。依賴傳統艦隊維持霸權的英國海軍,一百多年來第一次面對著軍事意義上的挑戰:新技術和新戰術使英國積累了上百年的戰爭經驗變得過時,成本高昂的皇家海軍面對著各種廉價新式武器的不對稱威脅。儘管海軍大臣費舍爾的改革恢復了英國海軍的戰鬥力,開創了無畏艦時代,但這時世界經濟格局已經出現重大變化,美、德工業實力超越了英國,法、俄也緊追不捨,昂貴的無畏艦並非英國專屬。這樣,英國海權的危機迫在眉睫。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英國皇家海軍以36艘主力艦的規模繼續穩居世界第一位,但擁有28艘主力艦的德國緊追而上。美國有十多艘主力艦,法國、義大利、日本、俄國、奧匈帝國主力艦數量為個位數。可見,“兩強標準”已經崩潰,英國海軍被迫直面德國海軍的威脅。

但德國對英國海權的挑戰完全是失敗的。在英國海軍集中主力退守本土、對北海實施遠距離封鎖的戰術之下,德國海軍根本找不到出海的機會,窩在港口裡做了一支“存在艦隊”,連李鴻章的北洋水師都不如。當德國瀕臨失敗的時候,這支艦隊反戈一擊,發動基爾水兵起義,給威廉二世皇帝補了一刀,讓他好安心退位。不知道這位皇帝看到投入巨資的艦隊竟然發揮了這樣的作用,他的心裡有多少句MMP想說,又能不能體會看到袁世凱逼宮時攝政王的心境。

然而,“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為了打敗德國海軍,英國海軍主力盡數回國,海外艦隊實力大為衰減,不得不依賴法、意保護地中海航線,讓日、美守住太平洋地區。義大利打敗了奧匈帝國海軍,控制了東地中海;日本擊敗了駐守青島的德國艦隊,並藉機奪取德國其他太平洋殖民地,企圖成為西太平洋的霸主。這樣,英國維持了一個半世紀的海權霸業轟然崩潰,大洋成為了五大國爭雄的戰場。

一戰結束後,各國都不想繼續打仗。在肢解了龐大的德國海軍後,大戰勝國之間開始著手製定新的海洋規則,由此產生了世界上第一個全球性裁軍條約——華盛頓五國海軍條約。條約規定:英、美、日、法、意五國間海軍實力對比為5:5:3:1.75:1.75。這樣,英國不僅達不到兩強標準,甚至連一強標準都沒了——它的海軍實力被壓制到與美國相當。

《華盛頓條約》確立了大國海軍的實力平衡,但這種平衡極為脆弱。

一, 軍事實力背後的經濟實力不平衡。一戰後,美國的經濟實力超過英國數倍,一旦有需要,可以馬上開啟龐大的造船機器,迅速超越英國海軍的實力。雖然德國戰敗、俄國內亂,但兩國工業潛力還在,隨時可以恢復海上力量。英國已經缺乏維持海上霸業的經濟實力,不得不靠著條約強制各國承認英國的權利。

二,條約制約效果有限。艦艇不是核武器,不具有“恐怖平衡”特徵,因此五國軍力平衡很容易被打破,各國沒有認真守約的動機。由於新技術的發展,單單限制艦艇數量、噸位、火炮口徑等指標並不能真正實現海軍力量的平衡,新型艦艇與同等規格的舊式艦艇在戰鬥力上表現出巨大的差距。

三,海權在維護世界和平方面作用下降。貿易保護主義盛行、殖民體系逐步瓦解,使海權的價值迅速下降。鐵路、航空交通的發展和石油等礦產資源的開發提升了陸權的重要性,單單採取海權手段並不能壓制陸權國家的擴張,而陸權國家實力提升反過來有助於其建設艦隊、爭奪海權。

英國無奈交出海權,大洋變成大國的公有物。此後,各國開始積極劃分海上勢力範圍,就像它們在陸地上做的那樣——地中海是法、意的地盤,太平洋是美、日的地盤,英國在大西洋和印度洋維持優勢地位。海洋規則迴歸到了大航海運動初期的局面,各國都在忙著“跑船圈海”。

☝太平洋勢力範圍劃分(1939年)。當時中國不少地方已經被日本侵佔。由於海洋勢力範圍從未被正式確認過,此圖僅供參考。

歷史事實表明,公共海權時代十分不穩定。公海規則在戰間期沒有受到破壞,各國商船乃至軍艦繼續在海洋上隨意航行,使各國劃定的海上勢力範圍變得毫無用處。大洋寬廣無垠,在那個飛機初步發展,無線電常常不靈,沒有衛星偵察和導航的年代,要想真正控制一片海區事實上是不可能的。因此,公共海權的參與者們不得不耗費遠大於收益的成本來維護各自的海上勢力範圍。

各國,尤其是太平洋兩岸的兩個大國很快明白,海洋的主人只能有一個。爭奪海權的戰爭在太平洋爆發了。和一戰不同的是,太平洋戰爭的雙方都沒有把艦隊窩藏在港口裡,而是積極出手,與敵爭鋒,上演了迄今最波瀾壯闊的海上決戰。

美國贏得二戰海上戰爭的勝利,根本原因是它有200多艘航母,而日本只有25艘。

二戰的結果早已眾所周知:陸地上,蘇聯作為主力攻滅了納粹德國,成為最強陸權國家;美國擊潰了“大日本帝國”,成為海洋的新霸主。戰爭結束時,日本25艘航母只剩3艘,英國還有二十多艘航母,而美國航母數量達兩百艘。靠著超強經濟實力支撐起來的強大艦隊,美國順理成章地成為海洋的新霸主。同樣擁有核武器的蘇聯花了半個世紀也沒能打破美航母艦隊對海洋的封鎖。

新的海權規則部分地照顧了新獨立國家的意願。領海範圍延長到12海里,還設立了200海里專屬經濟區。但是,更加遼闊的海洋仍然屬於公海,而經濟學家早已提出的“公地悲劇”問題正日益成為嚴峻的現實。由海洋法規引發的爭議實屬不少,美國為維護這種規則,已經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藍色星球70%的面積,已經被盎格魯撒克遜民族統治了兩個半世紀。期間,只有二十年左右的時間,羅馬人的後裔和東瀛海島民族一度參與過對海洋的共治。可以說,大海只能有一個主宰,成了一條鐵一樣的規則。未來的世界會如何呢?公共海權的時代會不會重新到來呢?

☝蘇聯的教訓是:核武器時代,海上常規力量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面對兩個半世紀來單一海權第二次瓦解的機遇,新興力量大有可為。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和珅的後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