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許多喜歡接觸歷史的朋友來說,歷史虛無主義這個詞想必不會陌生。正所謂“欲亡其國,必滅其史”,歷史虛無主義對於人們正確認識和理解歷史方面造成了阻礙,進而混淆、模糊、淡化和篡改歷史事實,是一種危害性的社會現象。那麼,究竟什麼是歷史虛無主義,他是怎麼產生的,又是怎樣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了影響呢?
一般認為,現代意義上的歷史虛無主義出現在啟蒙運動時期,也就是17~18世紀,隨著文藝復興時期自然科學的發展,使得一些歐洲人開始逐漸脫離傳統宗教和君主思想,於是便掀起了一次思想解放運動。而在這一過程中,由於科學的發展,使得許多原有的宗教價值觀被推翻,人們開始否定之前的君主制和宗教制度,並由此發展出了防抗和否定宗教封建體制的歷史虛無主義。
關於虛無主義的具體定義,一直以來,在哲學和歷史學等方面都有著廣泛的爭論。不過拋開各種晦澀的哲學定義,我們現在更加推崇的馬克思和恩格斯對於它的一針見血的解釋:那就是虛無主義是資本邏輯下的必然產物。恩格斯認為:資產階級把一切都變成了商品,對於歷史學也是如此。資產階級的本性,他生存的條件,就是要創造一切商品,因此歷史也可以作為一種商品而被創造。馬克思也指出:資本會為了獲取利潤而消除一切神聖和崇高。也正因如此,在虛無主義的思潮之下,所謂的“西方中心論”被創造出來。從各種意義上來說,西方中心論就是歷史虛無主義中“虛無”的評判標準。該理論認為,白色人種在文化、智力和道德方面佔有優越性,西方資本主義的制度框架和價值理念具有優越性,可以用西方的思維方式和話語模式解釋非西方的問題。而隨著19世紀西方在全球的殖民統治達到了高潮,這套西方中心論也隨之深入到各個國家,在當地形成了一種新的歷史虛無主義。其主要方式就是在西方中心論的基礎之上,逐漸淡化和否定當地歷史,形成非西方等於落後的形象,鼓勵人們全面模仿西方進行發展。
而對我國形象頗深的就必須說道俄國的歷史虛無主義了。喜歡接觸俄國文學的朋友,對於19世紀中後期的俄國文學在批判俄國價值觀上一定深有體會。比如屠格涅夫的《父與子》中,主人公巴扎洛夫作為當時新興的知識分子,就是一位歷史虛無主義者。誠然,在當時落後的歷史背景之下,歷史虛無主確實能被視為一種改變的道路,作為一種求變的手段,有著其積極的一面,但是在20世紀初,歷史虛無主義在進入我國後,逐漸演變成了一種極端的思想。在20~30年代,俄國的歷史虛無主義傳到中國,以胡適為首的知識分子開始全盤否定中國傳統文化,認為中華文化在任何方面都是落後的存在,因此必須全面接受西方思想,並提出了全面西化的設想。不過,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對歷史虛無主義持批判態度。例如陳獨秀曾指出其極端特性,認為在歷史虛無主義的影響下,性格高尚會發狂、自殺,而性格卑劣者則會墮落,最後馬克思主義者關於歷史虛無主義的認識上取得了共識,“虛無主義”被從革命話語中剔除。
從現在視角來看,當時歷史虛無主義者最大的問題就是混淆了主次關係,面對當時弱小的中國,很多人都只是只看標。不顧本,就像陶行知對胡適被評價:只捉住幾個小鬼,卻放走了大妖精。事實上,當時中國問題的根源,在於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本質,而中國最大的敵人就是企圖侵佔我們的列強們。之後,伴隨著全面抗戰的爆發以及新中國的建立,歷史虛無主義逐漸退出了歷史的主流。
直至上世紀80年代,伴隨著國內改革開放和蘇聯的式微,各種西方理論的方法湧向了我們,使得國內的歷史虛無主義再次成長了起來。“告別革命”,“美化侵略”,“全盤西化”等論調再次出現。這些歷史虛無主義從一開始就是在全盤否定中國的方方面面,從匈奴文明,漢人野蠻到滿清的禮儀天下,從國軍血戰沙場、共軍遊而不擊到“美國從沒對中國做過壞事”等等,都體現了同一種價值觀。
伴隨著國內改革開放的步伐不斷邁向深水區以及歷史的接力棒逐步交到生長於新時代的年輕人身上,我們需要警惕歷史虛無主義,需要果斷與歷史虛無主義劃清界限,需要勇敢向歷史虛無主義亮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