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瀨戶內海位置圖

在日本列島之間有一條狹長的瀨戶內海,它是連線日本本土三大島,同東亞及西方國家交往的海上交通動脈。

大久野島

在瀨戶內海中段,廣島南面海域,有一座宛如落葉的島嶼,面積約70公頃,這個島嶼被稱為大久野島。但是,在上世紀二十年代以後的近30年,這個島嶼突然從地圖上神秘地消失了。

而在這期間,正是日本人在中國東北活動猖獗的時候,他們醞釀著如何挑起中日的爭端,以達到侵吞中國領土的野心。

那麼,大久野島的消失和日本的陰謀侵華有著怎樣的聯絡呢?其背後隱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陰謀呢?

忠海兵器製造所

1929年,日本軍部開始在無人居住的大久野島上秘密建設毒劑生產基地。為掩蓋真相,工廠被命名為陸軍兵工廠、火藥工廠,忠海兵器製造所。

這裡製造了各種高危險性的化學武器,大久野島也就被建成了當時世界第一大規模的化學武器生產基地。日本軍方隱藏大久野島就是為了秘密生產“毒氣瓦斯”這種化學武器。

毒氣製造廠

化學武器是一種以毒劑的毒害作用殺傷有生力量的大規模毀滅性殺傷武器的總稱,包括裝有毒劑的化學炮彈、航空炸彈、火箭彈、導彈、槍榴彈、地雷、航空布撒器和毒劑氣體發生器等。因為這些有毒化學物質多在轉化為氣態後產生危害,所以又被俗稱為“毒氣武器”,也就是俗稱的毒瓦斯。

毒氣的可怕之處在於它可以讓人體的面板腐爛,內臟和中樞神經受損,不僅給人的身體帶來永久性的傷害,還會在精神上造成巨大的創傷。

我們都知道,被稱為魔鬼部隊的731細菌部隊,他們主要是生產細菌武器,這些細菌被生產出來之後,在一段時間內會逐漸消亡。但是化學武器卻不同,它一經生產出來,除非被人為的銷燬,否則就永遠不會自然消失。

弗里茲·哈伯

化學武器的發明者,德國科學家弗里茲·哈伯,因為合成氨而聞名於世,曾獲1918年諾貝爾化學獎,也是最具爭議的諾貝爾獎得主。

因為這位化學家曾經積極為德國研製毒氣彈,還提出大規模的使用毒氣彈及“化學戰”的設想。他的想法被德國統帥部採納。

哈伯曾說,毒氣是一種更高階的殺人形式,只要這個世界還存在戰爭,軍事家們就不會對毒氣置之不理。

日軍的毒氣彈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法德都使用化學武器,有大約100萬人受到了化學武器的傷害而死亡。

1915年4月22日,德軍在戰場上第一次使用了化學武器,造成了與其作戰的法國軍隊約15000人中毒,5000人死亡,首次開創了人類歷史上的化學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並沒有因為化學武器的使用而改變戰局,但是英美等國卻看到了毒氣所產生的巨大的殺傷力。

一戰時士兵和軍犬都戴上了防毒面罩

1929年以後,大久野島上的毒氣被源源不斷地生產出來。據統計,1933年島上的毒氣月產量不過2噸。1937年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後,島上的毒氣產量劇增,1942年達到了月產量450噸。

在大久野島上,高峰時曾有近7000人在工作,如此大的工作量使他們連十四五歲的孩子都應招進來做工,大久野島自此被人們稱為“毒氣島”。

在大久野島的毒氣工廠內,各種毒劑生產裝置一應俱全,裝備日本軍隊的所有化學毒劑都可以在這裡生產。

桶裡裝的全是芥子氣

被稱為“毒氣之王”的芥子氣和“死亡之露”的路易士氣是主要的生產物件,另外還可以生產窒息性毒氣、噴嚏毒氣和催淚毒氣等。

有人曾這樣形容:大久野島是全世界最致命的島嶼。為了應對戰爭,大久野島上的毒氣工廠24小時不停地運轉,而此時為了使毒氣武器能得到大規模的開發和應用,日本海軍也沒有閒著。

從1923年開始,日本海軍也成為了化學武器研究的重要力量,它們相對獨立地進行化學武器的研究和生產,這項任務由設在神奈川縣的相模海軍兵工廠和海軍技術研究所化學部負責。

路易士氣生產車間

據統計,在侵華戰爭期間,相模海軍兵工廠共生產毒氣炮彈約7萬發。在侵華戰爭正式發動前,日軍的化學武器已經達到了很高的作戰能力。

1937年,日本軍方在福岡縣建立了日本陸軍曾根兵器製造所,負責把大久野島生產的毒劑裝填炮彈或炸彈,直接用於戰爭。

為了保密和掩蓋毒氣彈的性質,他們把不同種類的毒氣裝入不同顏色的炮彈中,用顏色來區分炮彈的性質。

侵華日軍在搬運毒氣彈

1933年8月,日軍在千葉縣津田町成立了陸軍習志野學校,專門負責培訓化學戰的軍官和軍士,被稱為練習隊。

這些學員在學習的時候都要經歷法西斯式的特殊訓練,不僅透過教材瞭解毒氣的外形特點、化學性質以及氣味和味道等,還要親身體驗毒氣。

陸軍習志野學校專門培養化學戰軍官和士兵,學期3至6個月,戰爭中增開學期1至2個月的短期培訓班,設立教導聯隊,10000多名在這裡接受化學戰訓練的軍官和士兵成為化學戰的急先鋒。

日本陸軍習志野學校學員畢業照

從1933年到1945年,12年的時間,習志野學校培養了將近3400名化學戰專家,但是這些人在戰時大多都不知所蹤,那麼這些掌握了毒氣戰的高階學員都去了哪裡呢?

1933年,日軍陸軍軍械部第六技術研究所和陸軍習志野學校開始秘密行動,這支部隊隨後在黑龍江齊齊哈爾火車站東4公里處安營紮寨,它就是侵華日軍關東軍陸軍化學研究所,代號“516”。

516部隊雖然從屬關東軍,但是它的地位卻遠比其它化學部和化學實驗部重要,因為實際上它是日本陸軍化學戰研究訓練機構在中國的支部。

日本關東軍516部隊

就這樣,習志野學校培養的這些3400名高階毒氣戰學員都被分配到了516部隊,一群殺人惡魔就這樣被培養了出來。

日本關東軍第516部隊轄區面積有10平方公里,設有生活區、製造車間、實驗區、靶場、迫擊炮部隊五大區域。

516部隊舊址

製造車間主要生產各種供試驗用的玻璃器皿和加工裝填所用的裝置,以及實驗完成的樣品武器。

實驗室是一座鋼筋水泥結構的大樓,設有地下實驗室。在實驗室的南部1公里處,是進行各種化學武器效能測試的試驗場。

日本關東軍516部隊

可以說,日本政府對化學部隊516的掩蓋是非常成功的,因為在抗戰勝利後,很少有人知道516化學部隊,但是它其實與德國的奧斯維辛集中營、日軍的731細菌部隊一樣,滅絕人道。如果731細菌部隊是惡魔的左手,那麼,516化學部隊就是惡魔的右手。

日軍731部隊活體實驗

和細菌實驗一樣,化學實驗有時候也需要活體。516部隊在使用了小鳥、豬、雞、狗實驗之後,覺得這些實驗效果都沒有在活人身上實驗來得直接。

就在516部隊為他們的活體實驗發愁時,他們的好兄弟魔鬼731部隊找上門來,因為這種稀缺的活人,恰恰在731細菌部隊大量存在。於是,這兩個魔鬼一拍即合,他們聯手做起了令人髮指的生化試驗。

731部隊活體實驗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全面侵華戰爭正式打響,這個時候,他們已經迫不及待的想在實戰中使用他們威力強大的化學武器。

據不完全統計,抗戰期間,侵華日軍在山西共實施化學戰301次。抗日軍隊受毒氣迫害,死傷無數,連無辜的百姓也被他們納入了毒害的範圍。

釋放毒氣的日軍

河北省定州市北疃村的烈士陵園,這裡埋葬著1000多名北疃慘案的受害者。1942年5月27日,侵華日軍在這裡使用了化學武器,製造了震驚中外的北疃慘案。

北疃慘案的製造者上板勝,侵華日軍第110師團步兵163聯隊長。正是他率領2000多日偽軍包抄了有定南抗日根據地中心之稱的北疃村,並下令向地道中的無辜百姓釋放毒氣,受毒氣致死的人數達到1000多人。

在北疃村至今還有一口血肉井,在當時忍受不住毒氣侵害的百姓從地道中跑出來後,被日軍殘忍殺害,投入井中。因為殺害的人實在太多,最後以至於填滿了整個深井。

北疃慘案遇害者遺體

北疃慘案造成了大量的平民死亡,當年的《晉察冀日報》稱之為人類歷史上曠古未有的暴行,但是日軍佔領中國的野心並沒有停止,他們在更大規模的戰役中使用大量的毒氣彈。

抗日戰爭爆發後,國民政府西遷重慶。宜昌,這個自古以來的兵家必爭之地,成為日軍進攻和佔領的主要目標。1940年4月30日,日軍發動了“宜昌作戰”,5月至6月間,日軍強攻漢水,直逼重慶。

在化學戰《例證集》中,對宜昌戰場中使用毒氣的情況有這樣一段描述:“在戰鬥中,和紅彈一起使用了一千顆黃彈,也就是芥子氣彈。”在宜昌攻防戰中,日軍發射毒氣彈的毒性是最劇烈的,殺傷中國軍民人數也是歷次化學戰中最多的。

宜昌攻防戰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化學戰也隨之結束。為了掩蓋在侵華戰爭中使用化學武器的罪證,逃脫戰後國際法庭的審判,日軍將大量化學武器進行了緊急處理,並對研究使用化學武器的資料進行了銷燬,妄圖消滅在華使用毒氣的證據。

據不完全統計,從1929年到1945年,日本在大久野島和相模海軍兵工廠共生產了約7000噸毒劑,700多萬發毒氣彈,其中大多數被運到了中國。

近年來,根據各方面的資料重新進行的統計顯示,日軍在中國使用化學武器的次數超過2000次,造成了近10萬人的直接傷亡。

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至1945年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這場戰爭給中國的軍民帶來了極大的傷害和損失。日本為了實現其軍國主義的野心和幻想,不惜採取非人道的侵略手段,使用細菌武器和化學武器。

長期以來,日本的毒氣戰和細菌戰並沒有在國際法庭上受到審判,這樣的情況導致日本的某些勢力拒不承認用毒氣殺害過中國軍民,甚至否認整個侵華戰爭,那麼,日本軍隊踐踏國際法,肆意使用化學武器的罪行又是怎樣被掩蓋的呢?

(未完待續)

專注歷史事件深度研究

14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精通九國語言喜歡聞女人的小腳鼓勵納妾的晚清怪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