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時期,西方人曾流行一句話:到中國可以不看三大殿,但不可不看“辜鴻銘”。
辜鴻銘(1857年7月18日——1928年4月30日)祖籍福建省惠安縣,生於南洋英屬馬來西亞榔嶼。博學中西,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臘、馬來西亞等九國語言,獲十三個博士學位,是滿清時代精通西洋科學和中國國學。十歲跟著養父母布朗夫婦來到英國,十四歲到德國學習,後回英國被愛丁堡大學錄取,
成績優異,獲得文、哲、理、神等13個博士學位,得到校長、哲學家卡萊爾的賞識。他還將《論語》、《中庸》、《大學》譯成英文,在海外發行
,並著有《中國牛津運動》(原名《清流傳》)和《中國人的精神》(原名《春秋大義》)。
回國後被湖廣總督張之洞委任“洋文案”(就是外文秘書)。
他又如何被稱為怪才呢?他才思敏捷,天才學霸,做事古怪,語言尖刻,罵人不帶髒字。
有一天、辜鴻銘乘坐巴士,中途上來幾個英國年輕人,見辜鴻銘土頭土腦,就品頭論足,很是沒有教養,辜鴻銘不露聲色的從懷裡拿出一張英文報紙,故意倒著看了起來,這下可笑壞了幾個英國的青年人,一個個笑的,前仰後合,就差在車上打滾了,“快看看這個土老,連英語都不懂,還假裝看報紙,看看他把報紙都拿反了,還看那,太滑稽了,太可笑了。”辜鴻銘等他們放肆完了,用他流利典雅英語說到“英文這玩意實在太簡單了,不倒過來看,還真沒有什麼意思!”那幫英國青年聽了大驚失色,趁巴士到站趕快下車,溜之大吉。
1889年(光緒十五年)俄國沙皇太子來中國遊覽,隨同來華的,除了太子的親戚希臘王子外,還有王公大臣十餘人,他們乘坐俄國的軍艦到達漢口,湖廣總督張之洞帶領文武官員到碼頭上迎接,辜鴻銘負責翻譯,晚上張之洞設宴款待皇太子一行,席間俄國太子與希臘王子用法語、俄語交談,辜鴻銘都能翻譯,另俄國太子驚訝的是,當他看見張之洞吸鼻菸時,希臘王子覺得好奇就用希臘語問俄國太子,老頭吸的是什麼東西,辜鴻銘就示意張之洞將鼻菸遞給他們看看,這樣兩位王子十分欽佩和震驚!臨行時,俄國太子緊緊地握住辜鴻銘的雙手,認為他的確是中國人的驕傲,還送了一塊金錶給辜鴻銘。到了上海,逢人就講:“張之洞手下有個語言天才。”
他提倡納妾,建議外國男人也要納妾,惹得一群歐洲娘們找他理論,說:“女人的耐力要好於男人,應該女人納幾個男人。”他不慌不忙的拿起一個茶壺說:“大家見到的是一把壺配四、五個杯子,誰見過一個杯子配四、五個壺的。”
說的那些歐洲娘們啞口無言了。
當時大家都知道辜誰都敢罵,慈禧過生日,他寫了一副對聯“天子萬年,百姓花錢。萬壽無疆,百姓遭殃。”袁世凱“駕崩”,舉國哀悼,他請了個戲班子,在家唱了三天堂會。胡適作為北大最年輕的教授,用英語朗誦了一首詩,他說:“是英國下等人的發音。”李鴻章,張之洞、曾國藩也都無一倖免。
1905年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來中國訪問,(就是在哈爾濱火車站,被安重根擊斃的那個人)
在武昌見到了辜鴻銘,辜送了一本《論語》給他,伊藤問辜說:“孔子在兩千多年前的思想,在今天20世紀行得通嗎?”辜回答:“孔子的思想就像數學家的加減乘除,兩千多年前,三三得九,現在還是三三得九,總不能改成八吧?”弄得伊藤啞口無言。
辜鴻銘還是個風流的老頭,他的妻子淑姑不但人漂亮,還有一雙“三寸金蓮”,辜對女人的小腳有著特別的嗜好,尤其喜歡小腳的臭味,聞到漂亮女人的“三寸金蓮”時,就文思泉湧,神魂顛倒
。他還總結了小腳的七字妙語即:瘦、小、尖、彎、香、軟、正。他還說“女人之美,美在小足,小足之美,美在其臭。食品有臭豆腐和臭蛋才能勉強與臭小腳相比。”這種戀足嗜好,古已有之,可是能達到他這種近似瘋狂的地步,真是荒謬絕倫,簡直是變態。
1928年4月底奉系軍閥張宗昌想要委任他為山東大學校長,但因其染病,請醫生來看不見好轉。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