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年,金朝與宋朝以"海上之盟"聯合攻打遼國。宋按約攻打燕京及西京地,結果大敗。另一方面金軍大勝,佔領了遼國大部分地區。遼國的守將張覺投降金朝並被封為臨海軍節度使,平州知州。
可是好景不長,金朝聽說張覺心懷異志,想叛逃,金太祖就派遣使臣去傳諭,詔書說:“平山一郡今天是南京,節度使現在是留守,對你的恩澤也夠厚重的了。有人說汝等暗中有另外的企圖,為什麼要在這農忙時節就互相煽動?這不是去危就安的計策。告訴你們朕的意見。”
那時金太祖每收一座城邑,往往遷移那裡的百姓來充實京師,民心大多不安寧,所以當時張覺在降表中曾說到這情況。到把燕京給宋國時又遷移城中百姓,只把空城給了宋國,遷移的人必從平州經過,所以張覺因為這件事要作亂。
1123年5月,左企弓、虞仲文、曹勇義、康公弼到廣寧去,經過平州,張覺感覺時機到來,就派人在林中殺死了他們,並佔領了南京叛離金朝而投降了北宋,北宋自然高興地接納了張覺。金朝這邊炸開了鍋,金太祖下詔告訴南京官吏,說:“朕當初暫住燕京,嘉獎你們官民率先來降附,所以才把燕京升為府級作為南京,削減徭役,減少賦稅,恩惠也到了,何苦再當叛徒奸逆?現在想進軍攻取南京,卻是農忙時節,不忍心因為一個惡人而危害到眾百姓。況且遼國已舉國為我所有,你那裡孤城自守,終究有什麼作為?今天只對首惡分子治罪,其餘的人一併釋放。”意思很明確,就要張覺一個人,以解心頭之恨。金朝就派軍隊攻打南京,想抓住張覺,但當時正值夏天雨下的很大,軍隊很難前進,金軍就退兵駐紮。休整好了以後繼續攻打南京並且打敗了張覺的軍隊,張覺見機不妙攜軍邊打邊逃,並在兔耳山這個地方屯兵,以待金兵再犯。可是這次張覺充分利用地形等因素想做殊死抵抗,結果卻莫名其妙大敗了金軍,張覺趕緊向北宋報捷邀功。北宋高興的不得了,白白送來了這麼一大波福利,於是就在當地組建了軍隊,並任命張覺為節度使,還拿出銀子數萬兩、絹數萬匹犒賞。
金朝聽到軍隊大敗後不幹了,1123年11月,金朝又增派軍隊討伐張覺,金朝軍隊到南京城東二話不說就與張覺軍隊大戰,幾天後張覺軍大敗連夜逃跑,奔往北宋,想尋求庇護,進入了燕京城。金朝就以捉拿叛徒為由,向北宋朝索要張覺。
宋朝想了想先把張覺藏了起來,騙金朝來使說沒有這個人。金朝急了對宋朝連罵帶打,索要的更加急迫,誓要活拿張覺以解心頭之恨。於是宋朝就又出一計,假裝殺了一個相貌類似張覺的人代替張覺交給了金朝,可是金朝有人說張覺說這不是我們要的張覺。最後,宋朝被打的實在不得已,就把張覺帶了出來,並且當著金軍的面數落他的罪狀,張覺聽後感覺氣不打一處來,大罵宋人不容人。宋朝覺得張覺目中無人就殺了張覺,包了他的頭顱送給了金人。當時燕京投降的將領和軍人看到此情此景都流下了眼淚,並且降將及軍卒都解體了,金兵一看高興壞了,乘機攻伐北宋,最終導致了歷史上最大的恥辱史“靖康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