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當中,小說中寫的是為了給關羽報仇,於是劉備就很心急的發動了這場戰爭,但是這要是換做是諸葛亮的話,想必他不會這麼操之過急吧,反而會很穩重,但是戰爭的勝負在這裡可能還是個懸念,而且可能他勝算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
諸葛亮這個人,相信小夥伴們已經是熟悉的不能再熟了,他的很多經典片段三國迷們簡直不要將他扒的太透。他最大的優點不是軍事實力和超強的占卜預知能力,而是處事不驚,遇事穩重,這是他成功的關鍵因素所在。因此就憑這一點,劉備他犯了這樣打仗基本上不可以犯得錯誤,連營700裡,導致最後的敗局,這擱到了孔明身上是絕對不會的。
因為這樣不光是會引發火燒營寨的危險,其實,這跟曹操在赤壁之戰上犯得錯誤很一樣,他的想法是將這些兵力可以得到最大可能的利用,因此這樣分散開可以各個節點可以都有兵力把守,但是正是這樣的戰略,也讓整個軍隊很分散,沒有一個凝聚點。陸遜正是抓住了這麼一點優勢,才想到這一招各個擊破。畢竟整支軍隊被折磨拆分開,就是他在送給人家陸遜的機會。
而且當初蜀漢這邊的其實並不支援他作戰,尤其以趙雲和諸葛孔明他們倆的反對聲音更大。畢竟當時的蜀國確實沒有很多的兵力了,之前因為荊州一事上,就損失了很多能將,尤其是關家父子的戰死,讓國家直接拔掉了一個翅膀,現在這種情況下又要去攻取東吳,時機根本不成熟,這樣貿然出兵肯定是敗的機率更大。
諸葛孔明是被傳得很神的一個人,其實他的軍事才能並沒有謀士能力要高,他多的一點就是他的主公更加的穩重。三國當中,可以說數東吳的水兵是最厲害的,不管是船隻建造,還是水軍的訓練上來說都是數一數二的位置上,其他兩國在這一點上根本是比不上的。但是你知道這劉備用了個什麼樣的策略,就是讓水軍上岸作戰,可能他是想反其道而行,但是這樣也讓自己的軍隊實力銳減,本來不多的兵力還讓實力減少。
其實說句不好聽的,他這一招太菜了,要是換作一個正常人,根本不會這樣用兵,更不用說像孔明這麼精明的人了。真的要是換做是孔明,最有可能的是跟陸遜玩虛的,像當初的空城計玩的,讓司馬懿懷疑的不敢前進半步,這就是孔明的厲害之處。如果說正面戰場上沒有戰勝的可能性,那麼就換一種方式,玩智謀。
這就轉化到了孔明很擅長的一方面,要知道陸遜算是最後一個東吳大都督,而且此時的他們也陷入到了很嚴重得內耗當中。因此抓住時機才是最重要的,比如可以離間陸遜和孫權,因為孫權現在對東吳門閥很是反感,自己很多的決定都是因為他們而做不了的。諸葛亮可能會抓住這一點進行內部擊潰,而不會硬碰硬。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孔明不會像這個主公一樣那樣衝動,畢竟關羽的死對他而言是死了一個同僚大將,還沒有發展到了劉備那種死了兄弟的地步,可能有時候就是親情這種感情也是劉備的一個牽絆,更加容易自亂陣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