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北宋,不得不提到這樣一個家族,楊家將。當時,楊家名將可謂一口金刀八杆槍,令遼兵聞風喪膽,對宋朝可謂居功至偉。這麼一個龐大的軍事家族,為何在北宋最後的戰役上,沒有大顯身手呢?
楊家將
1127年即靖康二年金軍再次南下北宋都城汴京,這次僅僅以六萬人馬就攻破了號稱百萬人口數十萬兵馬的汴京城,擄走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及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三千餘人,押解北上,東京城中公私積蓄為之一空。
靖康之恥後,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倖免於難,在南京應天府繼承大宋皇位,為了延續宋朝皇統和法統,定國號仍為宋,史稱南宋,後定都臨安。
靖康之恥導致了北宋的滅亡,深深刺痛漢人的內心,南宋名將大將岳飛曾在在《滿江紅》中提到:“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靖康之恥
在民間傳說中的楊家將可是驍勇善戰,在當年和遼國的戰爭中大放異彩,郎八虎闖幽州、血戰金沙灘、穆桂英掛帥、楊門女將、十二寡婦徵西、佘太君百歲掛帥、楊排風……一個個栩栩如生的愛國者形象,後來的楊家後代不是居住在天波府嗎?這樣的家族也應該是人才輩出啊。
其實不然,真實歷史上的楊家將的軍威只有楊業、楊延昭、楊文廣三代人而已,確切的說,只有楊業和楊延昭兩代戰績輝煌。
楊業本名叫楊重貴(?—986年),原名重貴,又名楊繼業,幷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名將。他本來是北漢人,年少英武的楊重貴很受劉崇的看重,他以楊重貴為養孫,改名為劉繼業。劉繼業戰功卓著,所向無敵,國人號稱無敵。
楊業
後來北漢滅亡,歸順北宋。宋太宗素知劉繼業威名,授予他左領軍大將軍,鄭州防禦使。劉繼業歸宋以後,複本姓楊,單名業。
自此以後,楊業把畢生精力都用在對抗遼國上,最後被擒不屈,絕食三日而死。
楊延昭正好處在北宋對遼國進行防禦的時期,他為保衛宋朝的邊防而奮戰,贏得了百姓的愛戴,延續了楊家將的威名。
楊延昭
歷代楊家將傳說中,以為楊延昭是楊業第六子,故稱楊六郎。但是據史所載,楊延昭應為長子。史書上記載,楊業的兒子除延朗外,還有延玉、延浦、延訓、延環、延貴和延彬。
楊文廣在楊家將的故事中,是楊宗保與穆桂英之子,歷史上的楊文廣卻是六郎楊延昭的兒子。
作為楊家將的第三代,楊文廣並沒有建立能與他祖輩父輩相提並論的功績,因為此時北宋已經與遼國議和,而對西夏的政策也在和戰間搖擺,只是防禦。
楊文廣
但是楊文廣繼承了楊家將世代忠心報國的傳統,沒有忘記收復幽燕,平定北方的理想,還在為這個奮鬥了三代的目標努力。但是此時的宋朝積弊已深,而且修文偃武的風氣已成,諱言用兵,楊文廣的理想,是很難實現的。
此後到北宋滅亡時的三代人大都沒有太有名的人才,慢慢都搬遷出了天波府,天波府漸漸成了楊家拜祭祖先的祠堂,到徽宗時期已經完全沒落,子孫也只是一般軍官,威名早已是昨日黃花。
天波府
在北宋這樣一個以兵變發家的王朝,自打建國起就對將領懷有戒心,因此縱觀北宋一朝幾乎沒有出名的將領,似乎只有一個狄青。
有人總結兩宋,北宋有相無將,南宋則是有將無相。
-
1 #
-
2 #
楊保頭。呼保腰。岳家保個尾巴哨。
-
3 #
把小說當歷史看,這是老百姓的通病。
如果大家覺得不錯的話,可以點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