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的“四大寵臣”裡面,比起鄂爾泰、田文鏡、張廷玉,李衛的結局應該算是不錯的。
李衛
李衛是江南銅山人,捐資為員外郎,被授兵部任職。說白了就是家裡有錢,舞文弄墨不在行,但是又想當官,通過科舉肯定是沒希望的,乾脆花幾千兩銀子買了個五品官。
康熙五十八年,李衛被調入戶部任郎中。就這麼個郎官,他卻有勇氣頂撞親王。當時主管戶部的親王特別貪婪,每經手一千兩銀子就要提成十兩當回扣。
李衛不畏親貴,就將這些“回扣”裝在一個櫃子裡,外面寫上“親王贏餘”,放在戶部走廊,讓來往的官吏都能看到。那位親王被折騰得十分難堪,再也不敢吃回扣。經此一事,李衛在京師名聲大噪。
當時的胤禛還是雍親王,就已經十分欣賞李衛,只是覺得李衛“尚氣”,提醒他注意改正。這段相識,也為李衛日後官運亨通奠定了基礎。
雍正登基後,李衛被授予直隸驛傳道,還沒來得及上任,就被改任為雲南鹽驛道。次年,又被升為雲南布政使。
雍正
治理雲南期間,李衛手腕強硬,得罪不少當地勢力。雲南的地方官上奏彈劾李衛,都被雍正所包容,僅僅只是糾正他的過失。
沒過多久,李衛又被調任浙江總督,還負責監管兩浙鹽政。
在浙江任職期間,李衛針對鹽盜猖獗的問題,採取許多整頓措施,使私鹽明顯減少;對雍正的政令,李衛不折不扣地貫徹,比如查抄查嗣庭(金庸的先祖)、汪景祺案,朝廷下令停止浙江人的鄉試和會試,李衛嚴格執行。
後來與“觀風整俗使”王國棟一起上奏,說浙江讀書人已經痛定思痛,學風已大為改觀,雍正採納李衛建議,重開浙江的鄉、會試。
雍正在追繳各省虧空時,李衛既嚴格執行雍正的旨意,也照顧浙江百姓的心裡感受,在追繳期間沒有擾民,讓百姓很是感動。後人評價他的這段經歷是“蒞政開敏,令行禁止”。
雍正十年後,李衛調任直隸總督,仍敢秉公辦事,鄂爾泰的弟弟鄂爾奇有不法行為,李衛照樣彈劾,還受到雍正的表彰。
李衛在雍正朝的經歷,與《雍正王朝》的情景有某種契合度,劇中的李衛原本是叫花子,代表了廣大勞苦民眾。在雍正的栽培下,李衛鹹魚翻身,由一個地地道道的叫花子,做到兩江總督。他的缺點,同樣被雍正所包容,許多別人不敢做、不能做的事情,他卻能出面處理,比如科場舞弊案,連親王都束手無策,最後李衛帶兵查抄考場。
劇中,李衛的一生,由忍飢挨餓,到脫離低階趣味,完成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他的出仕,也寓意了雍正改革所代表的是廣大貧困百姓。
到了乾隆朝,李衛本色不改,連誠親王府的人都敢於得罪,受到乾隆的嘉獎,被賜予四團龍補服。這是王爺才能穿的衣服,整個清代獲得賞賜的才73人,也是乾隆第一次拿來賞賜大臣。至此,李衛也迎來了人生的高光時刻。
乾隆三年,李衛病重,乾隆派御醫探望,但依舊不見好轉,沒過多久就見了先帝,享年五十一。
在皇權時代,皇帝翻臉比翻書還快,臣子稍不留神,就會從天堂跌落地獄。後來,乾隆到浙江遊玩,看到西湖花神廟裡立著李衛神像時,口風就與之前截然不同,先痛罵一頓,然後下令搗毀其神像。李衛生前,在官場上能夠平安地走完一生,實屬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