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劍 2020/12/21,22;2021/1/1,4
關鍵詞:文明的發展結構、打斷、禁錮、中華文明
儒家認為秦始皇殘暴,使秦二世而亡,不可取;但史家一般認為始皇帝一統天下,統一度量衡、書同文、車同軌,百代皆行秦政治,確有萬世之功!吳思教授也有一個“暴力濃度論”,認為戰國時期各國暴力濃度(軍隊占人口總量比)太高,秦一統後社會暴力濃度下降,於社會有利。更有許多粉絲認為:秦始皇不僅前無古人地統一了六國,第一次奠定了中國版圖,而且居然還是真正一個功臣也沒殺的好皇帝,又是帝王世家,而且年齡還不大,顯然還挺帥!——哇,實在太令人暈眩了……
我以為這些說法各有道理,但都沒到關鍵,始皇帝一統六國,其最大效用其實是:
打斷和禁錮了華夏文明的發展!
下面我分幾個方面來說明這個問題。
一、什麼是文明的發展?
有人當然會認為:一統天下之後,中國從此成為一個整體發展,避免了無休止的內耗,據說是長期處於世界發展水平的前列,怎麼說是禁錮了發展呢?
這就有賴於澄清“發展”的含義,以及提出“文明的發展結構”這個延展概念了。
什麼是發展呢?發展是指人類文明本身的發展,即——人類對世界的認識水準和運用水準的發展。對世界的認識水準,指思想、科學;運用水準,指基於對世界的認識而設計、製造出來的機器、技術、建築和社會體制等等。
如果發展就是指領土大小,那麼中國歷史上的發展巔峰就是元代(當然人家未必承認它是中國的朝代),現在世界上發展的最好的國家就是俄羅斯了。敢問這樣的認知符合哪怕是我們的直覺嗎?
現在地球上有三大世界級文明:西方文明、中華文明、伊斯蘭文明,或者再加上一個印度文明。現代文明的主體大家都知道是西方文明。我們放眼望去,現代文明中的人造之物,屬於非西方文明創造的,有幾個?而為什麼其他文明對現代文明的貢獻如此之小呢?這是因為它們沒有發展起來,以至於今天它們在事實上是處於只能追趕和融入現代文明的位置了。
它們沒有能夠發展起來的原因是什麼呢?
二、一個文明的高度,是由此文明的發展結構決定的!
一個文明沒有能夠發展起來,是由此文明在歷史上所形成的發展結構所決定的。
什麼是文明的發展結構?
任何文明的發展,都是基於其所在的人類社會平臺而進行的,這個支撐文明發展的人類社會平臺的結構,就是文明的發展結構。
在這裡要特別提請注意的是:
這個文明發展的平臺的結構,決定了文明發展的狀態和高度本身!
……一個文明會發展成什麼樣子,去考察這個文明的發展平臺的結構本身就能知道了。很多原始人群在深山老林裡發展了幾千年仍是原始部落形態,就是由其發展平臺的結構決定的;西方文明成為了現代文明的主流,也是由其發展結構決定的;中華文明和伊斯蘭文明雖然是世界級的文明,但沒有為現代文明作出多少貢獻,這同樣是由其發展結構所決定的。
秦始皇對中華文明的發展起到了什麼樣的根本作用呢?——他改變了中華文明的發展平臺的結構!
但他作出的這個改變不是促進文明發展的作用,而是打斷和禁錮文明的發展的作用!這便是我們中華文明的最大悲劇。
三、文明所在的社會平臺的結構決定了文明發展的動力和方向,於是也就決定了高度!
我們都知道中華文明發展的巔峰是春秋戰國時期,自秦一統之後,中華文明再也沒有過那樣輝煌的百家爭鳴的時代了!這個華夏文明的巔峰時期是怎樣到來的呢?
——它是由西周封建諸侯而基於華夏的地理和資源環境所發展過來——孵化出來的!
——這個事實,就形成了一個“文明的發展結構”。
周王室封建諸侯之後,各諸侯國具體怎樣發展,王室是不管的,各諸侯除了要對周王室盡繳納貢賦、朝覲述職、出兵勤王等義務外,是一個自由發展的狀態,而到東周時期則更自由了。這樣,大周就形成了一個周王室為天下共主,各諸侯因地制宜、相互競爭的發展格局!這當然就是一個發展結構,這個結構在西周時有聯邦制的味道,在東周時則是各國自由競爭,而以周王室為契約的邦聯制或曰諸侯叢集格局。
注意,在這個發展結構下,文明發展的動力是多頭的!文明的發展結構決定、等於文明發展的動力的狀態。即,社會是什麼結構,文明就會相應具備什麼樣的發展動力!
從西周到東周,華夏文明發展的動力源既來自於各諸侯國本身的需要和內部各階層、各群體的需要,又來自於各諸侯國之間的相互競爭的需要,當然也來自於周王室的需要…然後作為諸侯國,你還會因為與他國競爭的需要而調整自身的發展需要……
在這種多重需要所形成的多重發展動力的格局下,最終才催生出來了我華夏百家爭鳴的璀璨文明。
可見,文明所在的社會平臺的結構是如何地重要!它決定了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有哪些,決定了這種動力的性質,於是也就決定了一個文明的未來與可能達到的高度!
現在,我們看看原始森林裡的某個原始部落何以幾千年都還是原始部落呢?——因為它所在的平臺的結構導致它除了維持住部落的存在這個需要以外,根本就沒有產生別的發展需要啊!
中華文明是在周代成形的,而不是秦以後才成形的,這是個歷史常識。秦以後的中國,一直到現代,我們中國人的精神文明無論達到何種高度,都可以、都會要追溯到春秋戰國那個文明的巔峰時代去!但後代的中國,無論是文明,還是具體的人本身,卻都難以達到那個時代的高度了……
四、秦一統六國使華夏文明的發展結構由聯邦競爭制變成了單一集權制,決定了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中央集權的需要不能適應社會的其他需要的矛盾!
為什麼秦以後的中華文明再也達不到百家爭鳴時期的那個高度呢?就是因為秦一統六國,使中國社會的結構由聯邦競爭制變成了單一集權制了!
單一集權制的社會結構有利於國家的統一,但卻不利於文明的發展!為什麼呢?
因為社會結構的變化意味著的是文明發展的動力的變化!
單一集權制的社會結構下,不再存在各諸侯國本身和內部的發展需要這種動力,也不存在各諸侯國相互競爭的這種發展動力,更不存在因為相互競爭而調整自身需要這種發展動力了…新的動力——基於中央朝廷本身的存在需要而產生的統一與集權的動力,則空前強大起來!
秦以後的中國社會再也無法回到各諸侯國相互競爭的格局去了,因為各諸侯被消滅了,而重建諸侯則又會影響帝皇集權。所以秦始皇一統六國、中央集權,是一個有去無回的事件…從他開始,華夏文明的發展結構,再也回不去了,而自他以後的中華大地的發展路徑,就一直是一統~分裂~一統~分裂~…的迴圈。
對這個發展路徑,古代百姓稱之為“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古代文人稱之為“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後人稱為所謂“歷史週期律”…其實這些說法都不到實質。實質是秦一統之後,我中華社會的主要矛盾就成了中央集權的需要不能適應社會發展所產生的其他需要的矛盾,二個需要不斷地鬥爭~平衡~鬥爭~平衡,於是我中華大地就形成了這種不斷統~分~統~分的路徑依賴現象!
當然也賴此中央集權,中國社會才呈現為一種國家及其所需要的相應文化能夠一直持續存在的狀態…這,才是中國幾千年歷史沒有斷絕的原因。當然,你也可以稱之為這是始皇帝的偉大貢獻。
但對於文明而言,這是一種禁錮。而禁錮之前,則是對原有文明發展路徑的打斷!如果我華夏文明繼續葆有那些發展動力源,則後世流行的諸子百家何至於只剩下儒、法、道、兵等服務於統治需要的區區幾家呢?我們對於國家發展、文明的發展的含義何至於如此之單調呢?我們對於現代文明的貢獻又何至於如此之稀少呢?我們去看看楊、墨、名、農等諸家學說的思考,確實是比流行的那幾家要深刻多了,對老百姓要有用的多了,也更接近現代思想多了!
因此,秦始皇,他打斷和禁錮了中華文明的發展!
五、諸侯相爭,並不必然導致統一,也可以導致契約!
有人認為戰國相互攻伐,其結果是必然統一,不由秦統一也會由楚統一或齊統一,難道秦統一就特別罪惡了嗎?
其實,各國即使相互武力征伐,統一也未必不可避免。征戰的結果本來就有徵服與和平兩種,若武力達成平衡狀態,則各國之間的關係就會以條約的方式來維持。條約/契約達至和平的關係較之暴力征服關係,本身就更文明。當然更有實力的力量往往都不相信條約,這是一個問題,但誰心裡都知道,憑藉自己力量大而不守信恰恰是不文明而不是文明。沙俄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聲稱自己若活到二百歲就一定可以統一歐洲,但她若統一成功了人類文明絕對進入不了現代階段。
其二,應該承認的是,無論由誰統一,其所導致的都是社會原有結構的變化,也由此而會影響文明的發展動力的變化,再接著而影響文明的發展方向和高度。但也應該承認的是,由不同的文明統一,則被統一者會遭到不同的文明的待遇。這就是說如果統一不可避免,那麼被統一者肯定是願意被更文明的力量統一的。秦文明恰是七國之中最落後的文明,孔子周遊列國時獨不西行入秦,秦一統於中華之不利性質,是顯明的。
最後,統一與一統是有區別的,難道周天子就沒有統一華夏嗎?只是周天子的統一是允許各地自行發展、自擇官吏的,而秦始皇的統一則各地的治理都由朝廷派遣官吏,又要求各地都要以吏為師,至於後代的大清則更是要求連發型衣冠也要照他們的樣式來,金錢鼠尾記得嗎?於是充分地斷絕了文化的多樣性和發展餘地。
六、統一後的發展,思想的創新力消失了!
有人說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車同軌書同文,一地受災全國能救,不好嗎?不香嗎?對百姓不是有好處嗎?
答曰:看似好,其實並不好,尤其是在那個文明的起始階段統一非常不好。
文字不統一的話,翻譯、鑑別、交流這類文化活動就出來了,而這些文化活動都是有利於加強文化人對文字、概念的含義的確認和思考的。大家同在華夏,交往頻繁,有些門檻有些區別會更容易導致相互鑑別、交流乃至文化攻擊,《呂氏春秋》就反覆嘲笑過楚國的治理方法,而這些活動都是有利於人們的思考的,也就是說有利於思想的創新和發展的!
而且就文字的寫法來說,拿各國的寫法一比較就可以知道,秦國的寫法稱得上最醜,楚國的寫法就優美活潑的多!如果各諸侯國自由發展的話,最後完全可能是那種最便利、最美觀的文字被人們所選擇和採用!這不好不香嗎?哪怕是現在得以留存下來的粵語、閩南語的歌曲,聽起來不是別有美感嗎?而這就是一種文化價值。而且那時候的商賈就是從楚到晉,從吳到秦到處販運的,他們有覺得各國文字在寫法上有些差異非常不便嗎?
統一之後,很多文化交流活動消失了,而文明的存在和發展本身要依賴相應的文化活動。缺少了這類活動,社會也就失去了對思想的承載和傳播平臺。於是後人中即使有思想卓越新奇優異者,也只能束之高閣,無流傳與適用之處了!事實就是這樣,中華歷史上藏之名山蒙塵生灰的奇思妙想,誠不知有多少!
至於一地受災全國能救之類的想法,很多其實是想象出來的,小國就救不了災了嗎?新加坡那麼小,受災了就會毫無辦法嗎?更現實的情況是:官家離百姓越近,就越容易與百姓利害相關;而離百姓越遠,就越容易“何不食肉糜?”。
七、統一之後,對外的防禦力與同化力也降低了!
又有人認為秦一統六國之後為中華民族贏得了生存空間云云…這就更奇怪了,趙、燕、吳、楚等國不是華夏民族?沒有生存空間嗎?單說戰國時趙、燕向北方拓展的疆域,多個王朝的末期就都沒有能守住!而且在戰國時期,各國不僅文明各具而且軍備強盛,周圍那些遊牧部落的力量哪有資格進入我們的視野來與我們相爭?一個趙國就足以令他們束手了。至於吳思先生所說的軍隊占人口比例的“暴力濃度”其實也難說是大問題,一來兵器技術的發展同樣能促進生產工具技術的發展;二來軍民本可互換,譬如韓國的男性都要服兵役,它經濟就發展不起來了麼?三來,這種暴力濃度的降低理應透過協約和平的文明方式達到,而不是透過消滅對方而達到啊!
反而一統之後,中國之外一個幾十萬人的遊牧力量就能時常深入中原,甚至還一而再,再而三地一統中國!原因並不奇特,就是中央集權的一統式的管治方式導致各地的官吏與民眾的關係分離如油與水,中國的力量是變弱了而不是變強了!以至於後來華夏農耕文明被遊牧部落所征服,就只能以“他們被我們同化了”來自我安慰了。
八、人類文明的終極發展結構就是民主!
西周聯邦式的治理結構,決定了華夏社會具有了多重發展動力,孵化了春秋戰國時期我華夏的璀璨文明,惜乎至秦戛然而止。但這並不是說我們要回到戰國時代去,因為在現代,我們有了更好的治理社會的方式:民主!
民主制度在本質上意味著的也是社會結構的變化,當著民眾能夠在權利平等的法律原則下自己作主的時候,社會的發展主體才是最多的,發展動力也才是最廣泛和普遍的!
當然現在有人人云亦云地、想當然地認為民主效率低,辦不了大事,好象他們辦了很多大事一樣的…但他們一來把自己當成了國家的當然而且必定英明和廉潔的治理者,而把民眾當成了無智商不能講道理的物件,好象他們是聖人,而民眾則幾乎不是人,這本身就荒唐無稽;二來他們也不懂代議制、人大制度和群眾路線的含義…所以他們整個就是一個荒唐,會既搞不好專制,又搞不了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