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亂世出名將,每一個朝代的開國人物,大都能被後人崇敬仰慕。然而,在我國封建王朝的歷史中,王朝的權力名義上都歸於皇帝一人。權力的集中是每一位帝王都在努力達到的境界。

在這裡,小編忍不住嘮叨幾句。很多人都在批判中央集權的弊端,但與西方歷史想比,小編認為,這種集權方式,反而是比較人性與合理的。眾所周知,西方的歷史,其實是神權與王權相互爭鬥下的血淚史,很長的一段時期內,王權都被壓制在神權之下。而這種神權,很多時候是很任性的,往往神權至高者的一句神諭,就能讓無數人走上絞刑架。

憑藉著一部人為編制的聖經,就能決定很多人的生死。歷史上轟轟烈烈的獵殺女巫事件,表面上看是因為黑死病導致的結果,但扒開表象,深入探究,何嘗不是神權者的臆想。女巫很多其實就是利用草藥治病的人,如果這人是女巫,就會被送上絞刑架。如果不是女巫,也會送上絞刑架,因為,神會判斷這個人是不是女巫,能在行刑之後不死,才能證明不是女巫,如果你死了,就證明是女巫。也就是說,結局只有一個:死。

1,兵聖——孫武

大家對《孫子兵法》是不是如雷貫耳?孫武,字長卿,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今山東省北部)人 。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尊稱兵聖或孫子(孫武子),又稱“兵家至聖”,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

他經吳國重臣伍員(伍子胥)舉薦,向吳王闔閭進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為將。他曾率領吳國軍隊大敗楚國軍隊,佔領楚國都城郢城,幾近覆亡楚國。

而之後闔閭去世,夫差繼位,吳滅越,勾踐臥薪嚐膽,吳國面臨越國的反撲,伍子胥被太宰嚭誣陷自殺。好友的去世,讓孫武心灰意冷,不再為吳國的對外戰爭謀劃出力,轉而隱居鄉間,修訂其兵法著作。

孫武在軍事科學這門具體科學中概括和總結出了異常豐富、多方面的哲學道理,確立了他在春秋末期思想界中與孔子、老子的並列地位,被並稱為春秋末期思想界上空的三顆明亮的星體。孫武的軍事理論並非沒有缺點、錯誤的東西,但遠遠超出了同時代的兵法著作,也以其卓越的見識深深影響了後世,受到古今中外軍事家的廣泛推崇。

2,政商奇才——范蠡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華夏族,楚國宛地三戶(今南陽淅川縣滔河鄉)人。春秋末期的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和道家學者。曾獻策扶助越王勾踐復國,興越滅吳,後隱去。著《范蠡》二篇,今佚。

范蠡為中國早期商業理論家,楚學開拓者之一。被後人尊稱為"商聖","南陽五聖"之一。雖出身貧賤,但是博學多才,與楚宛令文種相識、相交甚深。因不滿當時楚國政治黑暗、非貴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國,之後被拜為上大夫,輔佐越國勾踐。他幫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一雪會稽之恥,成就霸業,又被封為上將軍。功成名就之後急流勇退,化名為鴟夷子皮,遨遊於七十二峰之間。期間三次經商成鉅富,三散家財。後定居於宋國陶丘(今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南),自號"陶朱公"。

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後代許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尊之為財神。范蠡是範姓始祖範武子的玄孫,並被視為順陽範氏之先祖。

3,身殘志堅——孫臏

孫臏(生卒年不詳),其本名孫伯靈(山東孫氏族譜可查),是中國戰國時期軍事家,華夏族。出生於阿、鄄之間(今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北),是孫武的後代。

孫臏曾與龐涓為同窗,因受龐涓迫害遭受臏刑,身體殘疾,後在齊國使者的幫助下投奔齊國,被齊威王任命為軍師,輔佐齊國大將田忌兩次擊敗龐涓,取得了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的勝利,奠定了齊國的霸業。

唐德宗時將孫臏等歷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將供奉於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宋徽宗時追尊孫臏為武清伯,位列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孫臏晚年辭官迴歸故里,在月厭河畔建一花園著書立說。當時,齊王經常派員到此探視孫臏這位曾一度為齊國建立了卓越功勳的一代兵師,並在花園東北建起了供官員歇宿的驛館。

在民間,有五個行業尊孫臏為祖神。分別是制靴業、製鞋業神,皮革業神,燒炭業神,豆腐業神,泥塑業神。

4,秦朝開國大將之一——王翦

王翦,字維張,頻陽東鄉(今陝西省富平縣)人。王翦年少的時候喜歡軍事,隨侍秦王嬴政。率軍攻破趙國都城邯鄲,掃平三晉地區,攻破燕國都城薊,又消滅楚國。王翦與其子王賁,成為秦始皇統一六國、開疆擴土的最大功臣。因功績卓著,拜太師,封為武成侯。

統一各國後,急流勇退,沒有輔佐秦始皇建立德政,鞏固國家根基。和白起比較,可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憑藉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與白起、李牧、廉頗並稱"戰國四大名將"。後世尊王翦為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共同始祖。

王翦的成就事件有:計殺魏齊,平定叛亂,剷除呂氏。王翦本人也相當知進退,在率兵攻打當時地域最為廣闊的楚國時,王翦要帶走秦國舉國之兵,擔心秦始皇放心不下,因此在出發前主動向秦始皇出示嚮往富貴之心。

在滅楚後,天下被秦國統一已經是不可阻擋了,當時除了燕國和齊國,其餘各國都已經被消滅,王翦卻在此時堅決隱退,不去爭奪最後的功勞,這位深知天之道的秦滅六國首席功臣最後得以善終。

5,"漢初三傑"之一——張良

張良,字子房,潁川城父人。秦末漢初傑出謀臣,西漢開國功臣,政治家,與韓信、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

張良先輩在韓國任過五代韓王之國相。力勸劉邦在鴻門宴上卑辭言和,儲存實力,並疏通項羽季父項伯,使得劉邦順利脫身。 憑藉出色的智謀,協助漢王劉邦贏得楚漢戰爭,建立大漢王朝,幫助呂后之子劉盈成為皇太子,冊封為留侯。

精通黃老之道,不戀權位。晚年,跟隨赤松子雲遊四海。張良去世後,諡號文成。《史記·留侯世家》專門記載了張良的生平。漢高祖劉邦在洛陽南宮評價他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12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周穆王與西王母瑤池相會成美談,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終喪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