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這句話出自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之口。北宋末年,女真族誕生於白山黑水間,日益強大崛起。由於不滿足到契丹人控制,受待到羽翼漸豐之時,發動了三次滅遼大戰。

公元1127年,金國人攻破北宋都城汴梁,俘虜徽、欽二帝,更是將3000多位北宋皇室成員,押往北方五國城。

因此,北宋末年至南宋中期這段時間,由女真族演變而來的金國,其實力不容小覷。再加上完顏阿骨打的孫子完顏雍,於公元1162年登基即位之後,又對金國實施了徹底的漢化改革。

任誰來看,當時的金國似乎已打遍天下無敵手。可奇怪的是,金國或許成也漢化,敗也漢化。此外,金國的崛起滅亡與一本書是有很大關係。

那麼這本書到底有何神奇之處?

北宋元豐七年(公元1085年),由司馬光主持編纂的《資治通鑑》基本完稿。公元1092年,這部共有400萬字的名著,正式與世人見面。

《資治通鑑》甫一問世,便受到宋哲宗的喜愛。且宋神宗與宋哲宗這兩位皇帝,都將《資治通鑑》作為宋朝官員必讀書籍之一。甚至《資治通鑑》中的某些細節,還被當做科舉考試中的題目。

建炎三年(公元1130年),完顏宗弼率軍攻佔杭州,宋高宗趙構忙不迭乘船跑到金陵。完顏宗弼領軍進入杭州之後,也沒閒著,讓手下兵卒找尋《資治通鑑》。

由於金國擅長騎兵作戰,此次完顏宗弼率領的大軍,並沒有攜帶太多輜重,即使攻佔杭州之後,也沒有掠奪太多財物。可是金國人返程途中,他們卻帶上了好幾部完整版的《資治通鑑》,興高采烈的返回上京會寧府(今哈爾濱)。

那為何金國人對這部書這麼感興趣?原因無他,金世宗完顏雍即位之後,他想效仿孝文帝拓跋宏,自下而上的是漢化改革。可金國並非中原正統政權,他們想進行漢化改革,困難重重。

思來想去,完顏雍認為,從宋朝那裡得到一本現成的參考資料便是再好不過。大家想想,《資治通鑑》這本足以與《史記》媲美的中原書籍,便成為完顏雍日思夜想的"漢化神器",隨後也就發生了本文開頭的那一幕。

完顏宗弼攻陷杭州後,掠奪了數套完整版《資治通鑑》,完顏雍得到《資治通鑑》後,立馬將其奉為經典。從此金國的軍政體系,從此前的尚武精神,偏向了專注儒家史學經典。

然而,女真族之所以能先後攻佔遼國,滅亡北宋,並非因為他們有多麼深厚的文學底蘊。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金國人敢打敢拼軍事素質過硬。完顏雍效仿孝文帝進行改革的初衷是好的,可完顏雍卻高看了女真族人的整體素質。

所以金國經歷漢化改革後,還削弱自身戰鬥力,更導致這些皇室成員日漸腐朽墮落,重影響了金國軍政體系的運轉。

有不少讀者會奇怪了:"為何孝文帝集合之後,會帶領北魏走向富強?完顏雍的這次改革,卻等於搬起石頭砸自己腳呢?"

其實,完顏雍想加金國政權軍事力量,還要效仿中原文化,做到文武兼濟。可是滅掉北宋之後,金國已經有多年沒和敵對爆發大戰,長期的和平也讓金國人心生懈怠。

完顏雍又開始重視科舉考試,過分推崇中原文化,使得那些金國人皆棄武從文。俗語說得好"由奢入儉難",金國人此前過慣了苦日子,面對各種勁敵包夾也是毫不畏懼。一旦他們掌權,並佔據大片地盤之後,便沒有了上進之心。

完顏雍在位時,還能鎮住內部那些宵小之輩。等到他去世後,金國也迅速墮落腐朽,與北宋末年的政治環境差不多。歷史愛好者清楚,《資治通鑑》這本書其實不太適合當作正統的參考資料。《資治通鑑》更像是一本教人規劃未來,以及掌握一些為人處事之道的書籍,並不具有太多實際參考意義。

金國人卻不管不顧,尤其是完顏雍去世之後,女真族大臣個個會漢語,還十分提倡與漢人通婚。所以說,完顏雍的此次漢化改革,有些矯枉過正,沒有將基礎打牢,貿然引進一種新文化,也使得金國迅速腐朽。

筆者再和大家說個小插曲,1130年,金國人得到幾套《資治通鑑》後,還覺得不滿足。他們又在1130年5月,從中原搶奪了《資治通鑑》原版印刷版。這些印刷版總共有7000多塊,每塊有20多斤那麼重,一共要裝40輛大車。

據說當時完顏宗弼,命1000多金國士卒押解這些雕版,從杭州經過浙江、安徽、山東、河北,還要跨過長江、松花江,一路翻山越嶺回到了會寧府。得到原版印刷版後,金國開始大量發行這套史書。

《金史·赤盞暉傳》:赤盞暉"載《資治通鑑》版以歸。

金末帝完顏守緒,還將《資治通鑑》當作自己每日必讀書籍,要請專門的漢人老師輔導自己閱讀這本書。公元1232年,金哀宗完顏守緒倉皇逃到歸德,至此,金國也正式滅亡。

12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古代嫁最遠的女人,路上走了整整2年,丈夫去世都沒等到,她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