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53年,奧斯曼帝國在蘇丹穆罕默德二世的率領下,攻陷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標誌著延續了一千多年的拜占庭帝國正式滅亡,也是歐洲中世紀結束的標誌。
君士坦丁堡是一座呈三角形的城市,北面和南面分別是“金角灣”和“馬爾馬拉海”,西面則是一片開闊的陸地。拜占庭帝國歷代皇帝不斷擴建和加固西面的城牆,使之堅不可摧。
穆罕默德二世為了攻破這道“堅不可摧”的城牆,專門製造了一種巨型重炮,僅僅將這些重炮從西邊的亞得里亞堡運到君士坦丁堡城下,就花費了兩個多月的時間。然而,這些巨型重炮的轟擊,並沒能幫助奧斯曼帝國的軍隊攻入君士坦丁堡。
西面地面進攻的不利,讓穆罕默德二世不得不改變進攻策略,從北面的金角灣發起海上攻勢。然而,金角灣與博斯普魯斯海峽之間的一條鐵鏈將奧斯曼人的艦隊攔在了金角灣之外。但是,穆罕默德二世想出了一項天才的計劃,使用無數塗滿了油脂的圓木和無數的水牛,一夜之間將他的艦隊從博斯布魯斯海峽越過加拉塔“GALATA”的山嶺,搬進了金角灣……
第二天的清晨,拜占庭人被眼前的一切驚呆了,他們望著奇蹟般出現在金角灣水面上的奧斯曼帝國艦隊,知道君士坦丁堡的末日終於來臨了……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