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秦漢三國晉統一,南朝北朝是對頭,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滄海桑田,朝代更替,歷史在這片大地上留下了許多頗有獨特韻味的沉澱。世人皆言“歲寒知松柏,患難知真情。”

每逢江山蕩板,神州傾頹之際總是英豪輩出之時。天下不定,則百姓不得安居,而此時渾水摸魚,或許便能奪得天下的權柄,定鼎中原。

明朝末年,天下動盪,各地烽煙四起,這個封建王朝只延續了兩百多年但直至最終,他們以一個朝代踐行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誓言,皇帝以身殉國,臣子戰死沙場。雖已內憂外患,但他們的自身氣節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厚的一筆。

明清交替之時,即使頂著內憂外患的壓力,明軍也與清兵交戰了十幾年之久。清軍雖勝,但明魂仍存。無數忠臣烈士的精神不斷激勵著後輩們前行,反清復明的鬥爭不斷刺痛著得勝者的神經。而在清朝建立了三百多年後,明末名將孫承宗的遺言竟然一語中的。

文武雙全孫承宗

孫承宗,明末著名將領,但他不僅僅是一名普通將領,他還身兼教育家,學者和詩人的多重身份,更是當時明末時期的文壇領袖。

在當時,文人武將互相輕視,矛盾時常存在,文臣往往嫌棄武將的“舉止粗魯,徒有匹夫之勇”而武將則看不起文人“矯揉造作,只逞口舌之利”。

孫承宗其人是萬曆三十二年的進士,後被授予翰林院編修之職。無可爭議的文臣一員。他先後歷任多職,均做出了不菲的功績,但卻在任兵部尚書時的成就最大。

原來,孫承宗自小便學習武術,不僅文采斐然,更有一身好武藝,文臣才氣武將豪情匯與一身。

在他擔任兵部尚書之際,他初步展示了他的另一面才能,孫承宗不僅兢兢業業的負責工作,還在閒暇時與低階軍官們交談詢問防務問題,認真總結修正,為明朝的邊防事務提出了許多的寶貴意見,這些意見不僅大大鞏固了明朝的邊防力量,還為後世子孫提供了寶貴經驗。

臨危受命,力挽狂瀾

表現出治世之才的孫承宗本應該治國輔政,展一身抱負,可惜生逢亂世,大廈將傾,最終卻將一生奉獻於邊關。

清兵叩關成了當時明朝的重要轉折點,也成了孫承宗一生的轉折點。清兵兵臨城下,邊關將領卻棄城而逃,戰局一時糜爛至極,明朝瞬間陷於水深火熱之中。

而值此之際因局勢所迫,孫承宗,一個文臣卻穿上了武將的鎧甲擔上了帶兵打仗的職責。朝中大臣們原本希望知曉兵事的孫承宗能守住國土穩定局面,給朝廷爭取時間穩定政局。卻沒想到明軍在孫承宗的帶領下作戰頑強,硬生生的打破清軍的不敗神話。

使得有他在的戰場,清軍寸步不可進。無論陷於何種險境只要孫承宗一出現,明軍就可奮勇殺敵,人人皆可將生死置之度外。

或許孫承宗自己都沒想到,臨危受命之下卻能與外敵十年之久,孫承宗統領下的邊關明軍硬生生將明朝從泥沼中拉了回來。

可惜崇禎皇帝雖然勵精圖治,但卻也剛愎自用,疑心重重。孫承宗自然是邊關柱石,國之棟樑,但他也太過功勳卓著,最終一腔熱忱的孫承宗只得被閒散擱置。

無可奈何之下,孫承宗告老還鄉,即便他文武雙全,也無力阻擋一個王朝的傾頹,而面對清軍的不斷進攻,失去了主將的明軍根本無力阻擋,歷史的車輪滾滾而至,年邁的孫承宗已然看透,局勢已無可阻攔,卻仍願為國盡忠。

後來,面對皇帝請他出山抗清的請求,孫承宗義無反顧的接受了,雖然當年大敗清軍的名將已老,但胸中的志氣尚存。

雖千萬人在前,亦往!可惜這次孫承宗沒能再次告老,全家三十四口人皆喪於清兵之手,孫承宗臨死之前留下遺言:“只要我孫氏還有一人在,就必滅清!”這位老將,最終以生命為自己忠心的國家殉葬。何其壯哉!

而伴隨著孫承宗的戰死,明朝已無轉圜之力,最終崇禎皇帝自縊而死,明朝覆滅,清朝雖然建立,但反清復明的鬥爭卻延續了下來。

雖然只是些小打小鬧,卻不斷挑動著勝者的精神,在不斷的清理之下,明朝的復辟勢力已所剩無幾,清朝似乎能穩坐江山了。

但清政府或許沒想到,幾百年後,全中國的進步青年會在一個名為孫中山的年輕人領導下一舉推翻帝制,將壓在人們身上的封建大山徹底推倒。

孫姓後人滅清帝

封建帝制在我國已延續了兩千多年之久,在這兩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不乏能人志士進行起義以期建立一個百姓安居生活富足的國家。但最終人民始終處於被壓迫的地位,而在無數次起義中,只有這一次是真正的,徹底的。

孫中山先生領導辛亥革命將封建朝代徹底瓦解,使得後人能夠不再受壓迫之苦。這是多麼令人敬佩的豐功偉績,但這樣的豐功偉績之後,卻是無數革命先烈的無私奉獻。

孫承宗一心想要覆滅清朝,而孫中山先生不僅覆滅了清朝更消滅了帝制,使得中國可以擺脫落後,走向光明的未來。

偉人曾在«紀念孫中山先生»一文中稱讚,孫中山是中國革命民主派的旗幟,在中國歷史上孫中山先生不僅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更是我們引以為豪的民族英雄。

孫中山先生為了革命顛沛流離,捨己忘我的精神與孫承宗保家衛國的志願彷彿不謀而合,秉承了人民意願的孫姓後人,將清朝連同封建帝制一同掃除,讓新時代的曙光照進了中華大地。冥冥之中,孫承宗的臨終之言真的實現了。

小結:

事物是不斷髮展的,朝代更迭,自有定數。明朝因為皇帝的自大,朝臣的無能最終消散於世間,清朝又因故步自封,不思進取而被徹底推翻。

但無論是哪個朝代,都有孫承宗、孫中山這樣的有志之士擔起時代的責任。但與孫承宗不同的是,孫中山先生有著眾多的志士同仁與他一起撥開雲霧,挽救神州大地,他們一起推翻舊時代,帶領人們走向新時代,在中國近代的歷史上,他們的身影格外分明。

孫承宗為護國而欲滅國,而孫中山先生是為救國而滅國。他們都有著過人的膽魄和眼界,但孫中山先生無疑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他堅定無畏,他信念十足,屢敗屢戰,屢戰屢敗,即使經歷再多磨難,他也一直帶領大家繼續前進。

孫中山先生為了改造中國耗盡畢生的精力,在中華民族的豐碑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也為政治和後繼者建立了堅固而珍貴的遺產。

雖然孫中山先生已不在人世,但他所留下來的革命精神卻一直教育和激勵的後人,天下為公,孫中山先生以自己的一生踐行了他的理念。

11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日本為何不出兵進攻蘇聯?不是日本不想進攻,而是蘇聯太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