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1、什麼時候起只有皇帝能穿黃色衣服

唐朝以前,黃色並不是皇帝的專用色,隋朝士卒的服裝就為黃色,另外普通人也可以使用。

到了唐朝,對黃色進行了細分,其中赤黃為皇帝專用色,而其他黃色則可供流外官和庶人使用,比如檸檬黃。

唐高宗總章元年(668年),規定只有皇帝可以使用黃色,一直持續到清朝。

2、清朝的黃馬褂有三類

第一類“行職褂子”:這種黃馬褂沒有花紋、圖案,在皇帝出行的時候,供隨行大臣和侍衛穿戴,其他時候不得使用。

第二類“行圍褂子”:在每年舉辦的狩獵活動中,表現出色的隨從有可能得到皇帝賞賜,這種黃馬褂只有在跟隨皇帝狩獵的時候才可以穿。

第三類“武功褂子”:因特殊功勳而得到的獎賞,可以在任何隆重的場合穿著。

3、古代為什麼把爭奪天下稱為“逐鹿”或者“問鼎”

逐鹿最早見於《六韜》中:“取天下若逐野鹿,而天下共分其肉。”

《史記·淮陰侯列傳》也有“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的語句,久而久之,“逐鹿”就成了爭奪天下的代名詞。

傳說禹鑄有九鼎,傳夏、商、週三代,所以九鼎就成為最高權力的象徵。

春秋時期,楚莊王曾向王孫滿詢問九鼎的大小輕重,王孫滿看出了他的野心,便說:政德清明,鼎雖小而重;國君無道,鼎就算大,分量也輕。周王朝執鼎中原,權力天賜,其餘諸侯不應當詢問鼎的輕重。”

因此後人將圖謀篡奪王位稱為“問鼎”。

4、古代哪些職位相當於宰相

宰相一詞始見於《韓非子·顯學》:“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

但只有遼代以宰相為正式官名,其他各代最高行政長官的官員五花八門,職權也有很大差異。

秦朝時為丞相;漢哀帝時為大司徒;隋朝定三省制,三省長官都是宰相;唐朝高宗後,只有加“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者才是宰相;“同平章事”為宰相正式官名;明成祖朱棣設內閣大學士協理文書,後大學士成為事實上的宰相;清雍正時設軍機處,軍機大臣成為事實上的宰相。

5、“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誰說的?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後漢書·班超傳》

本義是指不進老虎洞,怎麼能捉到小老虎;引申為不親歷危險的境地,就不能獲得成功;也比喻不經過艱苦實踐就不能認識事物或取得重大的成就。

6、凌煙閣是什麼樣的地方

《大唐新語·褒錫》中記載,在貞觀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李世民為了懷戀當初一同打天下的功臣。

命閻立本在一處高閣內描繪了長孫無忌、杜如晦、魏徵、尉遲敬德等二十四位開國功臣的影象,唐太宗做贊,褚遂良題閣。

這處高閣就是凌煙閣,太宗時常前往此處懷舊憑弔。

7、株連九族是哪九族

“九族”包括父族四代、母族三代和妻族兩代。

父族四代”指自己一家、出嫁的姑母及其兒子一家、出嫁的姐妹及外甥一家、出嫁的女兒及外孫一家。

“母族三代”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孃家、姨母及其兒子一家。

“妻族兩代”是指岳父的一家及岳母的孃家。

8、古代的當差是啥意思

在古代,當差是指在衙門內服徭役,在唐朝時被稱為“色役”,宋朝被稱為“職役”,在元、明、清三朝被稱為“差役”。

秦漢時期,官府中的日常巡邏、緝拿罪犯等工作由貧民出身計程車卒擔任;魏晉到隋唐時期,由徵發的當地農民來承擔;隋唐以後,由平民百姓承擔,而且是有一定家產的。

以上這些都是無償的,北宋王安石變法後,逐步改由州縣官府出錢招募人應役,其費用由轄區內住戶按照戶等高下分別攤納,納稅戶不用當差。

9、古代官員是怎麼休假的

西漢時期,官員休假稱為“沐休”,因為休息那天,都要沐浴更衣,每五日返家“沐休”,所以也稱為“五日休”。

晉朝規定官員沒有固定的休假,但是有“急假”,一年有60天。

唐朝官員的休假是每十日可以休息一天,所以也叫旬休。

宋朝的休息日最多,一年可達98天。

明朝月假只有3天。

清朝晚期由於西方文明的入侵,每星期休假一天的習慣逐漸被國人接受,到了1910年,基本上實行了星期天為公休日的制度。

10、古代的“符”、“節”是什麼東西

“符”是古代朝廷傳達命令或徵調兵將用的憑證,人主和人臣各執一半,以後政令的行使以合符為驗。

“節”是臣下受君主的委託或特殊的任命,居官守職的一種憑證和象徵。

30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周伐商真正的原因在哪裡?覆滅商之後又為何給武庚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