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玉”二字,對應的是歷史上有名的大案“藍玉案”。
這個案件是明朝四大案之一,之所以位列“四大”,除了因為其牽涉官員多到讓人咋舌外,還因為,藍玉案中朱元璋“賜”給主角藍玉的死法極其無人性:被生剝人皮而死。
大將藍玉之所以落到這般田地,在很大程度上與朱元璋的生性好猜疑有關。
歷代帝王多少都猜忌臣子,可朱元璋這般猜忌成性者卻也並不多。伴君如伴虎,伴朱元璋這般好猜忌的帝王,相當於伴猛虎。
這點,身為臣子的藍玉最初是明白的。可隨著後期其功業的增大,尤其其外甥女嫁給太子朱標成為太子妃、其女兒嫁給蜀王朱椿後,他便有些鬆懈了。
藍玉的鬆懈實是人之常情,畢竟,自己都是幾層的皇親國戚了。他尋思著,朱元璋雖是帝王,可畢竟也是認六親的。
有了這層僥倖後,藍玉後期的行為就有些不那麼中規中矩了。
藍玉的這種僥倖之最初被體現,是在他打破北元軍隊建下大功之時。
藍玉是個武將,他比誰都清楚此戰的巨大意義,他甚至在心裡覺得:自己的這次大捷完全可以和霍去病的“封狼居胥”相媲美。
人一旦自我感覺良好,通常都會有相應的“嘚瑟”行為。藍玉很快就嘚瑟了。
請看藍玉的具體嘚瑟法兒:他在俘虜北元嬪妃後,竟公然強暴了元妃,這等屈辱,豈是妃子能受的,一怒之下,不堪受辱的元妃自殺身亡了。
這件事後,藍玉又在班師回朝途中幹了一件更“嘚瑟”的事。他在路過長城隘口喜峰關時,守城將領以無法區分城下部隊為由,拒絕藍玉一行通關。
這本來沒什麼,畢竟,部隊的將領都得按規矩辦事。可一心想盡快回朝的藍玉卻不幹了,他甚至還在於守城將領交涉期間措辭極其激烈。
完了之後,激動過頭的藍玉還乾脆下令攻城,強行入關了。
如果此前,藍玉對元妃施暴還只是小事,那麼此時,他可犯了大事。畢竟,元妃那事影響雖惡劣,可畢竟是外人,可攻城,這可是自己人打自己人啊。
若藍玉這般朱元璋還未有絲毫忌憚,那顯然有些不符合他的性格了。
但頗為讓人意外的是,朱元璋並未因這兩件事怎麼著藍玉,僅僅是把他的爵位從“樑國公”改成了“涼國公”。
朱元璋此舉很明顯是在試探,他想看看藍玉此後會怎樣表現。
通常,若臣子在帝王稍加懲戒後立馬知錯並大改,那多是不會有大礙的。可這藍玉見朱元璋對自己只是形式上處罰了一下,竟越發“嘚瑟”了。
藍玉的舉動讓朱元璋分外緊張,他開始意識到,這個臣子似乎不那麼“聽話”。這種不聽話裡,還頗有點不把帝王太放在眼裡的意思。
但朱元璋轉念一想,藍玉對太子極其忠心,且太子能力也夠壓制他,所以目前看來大礙並沒有。於是,他便也並未因此對藍玉有殺念。
若此時朝中不發生太大的變故,藍玉或許也可一生平安,可偏偏在這朱元璋對藍玉開始忌憚的當口,朝中出事了:太子朱標去世了。
太子的死,對朱元璋而言是極大的打擊。因為此前他一直將太子做天子培養,他在他身上傾注了太多心血。如此情境下,太子的死怎不讓朱元璋惶恐、不安、痛苦!
人在情緒極其不好時,做事往往也比較極端。也正是在這時候,朱元璋對藍玉的懷疑種子不斷髮芽。偏不巧,不知收斂的藍玉竟在這個節骨眼上不斷地收義子擴大其黨羽勢力。
朱元璋見藍玉如此,心中不可能沒有想法。他尋思著,若自己孫子、朱標長子朱允炆繼位,且羽翼豐滿的藍玉謀反,朱允炆能鎮住藍玉嗎?答案是否定的。
不能!這就意味著,大明江山在他百年後,危矣。
對於帝王而言,一切威脅江山社稷的都將只有一個下場,那就是:被斬草除根。
到此時,朱元璋對藍玉動了殺心,可藍玉卻渾然不覺。
藍玉渾然不覺的結果是:朱標過世僅一年後,朱元璋便以謀反罪處置了藍玉。當時朱元璋處置藍玉的方法則是:藍玉剝皮實草,夷滅三族!
相當恐怖的是,因藍玉案受到連累的大大小小的官員竟達到了15000人之多,一時間,南京城中血流成河,人心惶惶。
朱元璋將藍玉生剝了人皮後為了以儆效尤,又幹了一件讓所有人毛骨悚然的事:他命人將藍玉的皮送到了四川,交到了藍玉女婿女兒蜀王夫婦手中。
話說,這蜀王夫婦接到藍玉人皮後也是心裡直發毛, 可他們絲毫不敢有諸如害怕、悲傷的情緒外現。畢竟,聖心難測,誰知道他們臉上若有一絲悲傷會是哪種結局。
自此後,藍玉的人皮便一直被存放在了蜀王府邸。
1644年,藍玉被剝皮251年後明朝滅亡。大西政權張獻忠攻入四川,霸佔了蜀王府。他入住蜀王府後第一件事情便是尋找藍玉的人皮,理由頗有點迷信:他認為拿到戰神藍玉的人皮帶在身邊,便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可惜,迷信終究是迷信。
張獻忠剛得了人皮後不久,清軍就入川了。張獻忠發現藍玉人皮沒有給他帶來好運後便棄它倉皇逃走了,後他在四川鳳凰山被殺。
那麼,沒被張獻忠帶走的藍玉人皮去哪兒了呢?有人說,它在一場大火中被燒燬了,也有人說,它落到了清軍的手中。不管是哪種結局,答案都一致:藍玉人皮從此絕跡了……
-
1 #
應該是故事吧,古代有剝整張人皮的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