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過項羽的發家歷史都知道,項羽真正開始發跡是在江東,他的確是依靠江東的八千江東子弟兵,推翻秦朝,最後建立西楚霸業。
但是他其實並非是江東人,而是因為避難,才和他的叔叔項梁逃到江東,其實項羽的出生地是東海,就是今天的江蘇省宿遷市。
因為江東子弟兵不是項梁的嫡系,所以剛開始項梁到江東稱王的時候,其實江東子弟兵並不同意,於是在范增建議,將隱姓埋名的熊心推薦為楚懷王,後來項梁戰死沙場,那時候推翻秦朝的大旗就落在項羽和劉邦宋義身上。
章邯攻趙時,宋義奉楚懷王命令,統兵解救,但是當時江東子弟兵就有點不聽項羽了,宋義因為按兵不動,在哪裡看熱鬧不嫌事大,後來被項羽發動兵變,將宋義殺了,最終統戰江東子弟兵的總指揮權。
從此江東子弟兵就是項羽說了算了,雖然那些江東子弟兵明面在項羽名下俯首稱臣,但是和項羽也是明和暗不和了。
再後來劉邦的鴻門宴,也都是江東子弟兵設計,要不是劉邦有意放水,估計就沒有後來劉邦稱霸什麼事了。
後來在滅秦勝利之後,以項羽為代表和楚國的楚懷王的後裔之間瓜分勝利果實,雙方在利益分配上產生分歧,後來被劉邦抓住辮子,將項羽孤立起來.
可能大家會質疑,接著給大家送上證實材料,項羽的叔叔項梁殺楚國景駒,後來項羽殺了楚懷王熊心,氣死范增,這些都能看得出項羽與楚國貴族後裔之間矛盾。再說項羽是靠暴力控制人心,往往靠暴力控制,都會讓下面的人不服。
所以項羽除了和劉邦爭奪天下,一遍還要和楚國人應戰,其實像這樣打仗,就算是鐵打的軍隊,都有被擊垮的一天,最後項羽得到的結果就是,四面樹敵,沒有朋友。
當項羽在站在烏江邊上,看著對岸的江東,此時他心想,現在的江東他還能回的去嗎?最後自刎烏江。
在唐代詩人杜牧《題烏江亭》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就是寫項羽的事,意思就是打仗勝敗乃是兵家常事,如果當時項羽能夠忍受失敗和恥辱,才是真正男子漢,如果項羽當時不自刎,選擇回到江東,說不定還可以捲土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