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在傳播中國文化到西方,這群宣教士又做了什麼呢?在鴉片毒害國人的時候宣教士持什麼態度呢?他們又做了什麼?奧運匹克精神是誰帶到中國的?婦女的纏足什麼時候才能得到解脫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讓世界瞭解中國
宣教士,不僅讓世界影響中國,也讓中國影響世界。早在19世紀初,馬禮遜就在英國建立了第一個中文班。蘇格蘭宣教士理雅各,是第一個系統研究中國古經的人。從1861年到1886年,他用了25年時間將四書五經等28卷中文經典譯成英文。
臺灣中原大學教授、宇宙光創辦人林治平講到:這個人的功力就嚇人了,他把中國的十三經全部翻譯成英文,我們現在連十三部經書是哪十三部我們都說不出來。他可以把十三部經都翻譯出來,加上註釋。我看過他的那個書,他是上面小小的一段就是比如說孟子見梁惠王,他就翻譯,然後下面很多頁全部都是歷代的註解。
臺灣中原大學教授林治平
哇。這個功力深到不可思議嘛。所以後來他退休以後就回到牛津大學,在牛津大學創辦牛津大學的中文系,成為最早的偉大的漢學家,他們這一系列嘛,就是說這個蘇惠廉做過理雅各的學生。然後,蘇惠廉後來退休了,也去那邊教書,然後教出一個很有名的,當代最有名的學者,就是哈佛大學的費正清,這是一脈相傳哪。所以漢學,我們說今天整個歐美的漢學,其實傳教士是最重要的。
生長在中國農村的宣教士之女賽珍珠,寫出《大地三部曲》,生動地描繪了中國的風土人情。賽珍珠因此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女作家。
賽珍珠的大地三部曲
倡導禁菸戒毒
19世紀吸食鴉片就像癌細胞一樣,在中國擴散著,西方宣教士一致譴責鴉片貿易,首位醫療宣教士伯駕於1840年寫信給林則徐,稱之為令人擔憂的罪惡。美國宣教士丁韙良1856年出版專著,剖析鴉片的道德和法律問題。漢學家,理雅各警告英國政府,停止作惡學習行善。
戴德生說,鴉片貿易,一個星期對中國人所幹的壞事,抵消了宣教士們一年時間所幹的善事而綽綽有餘。1874年,西方宣教士成立禁止鴉片貿易協會。要求在華宣教士向本國政府寫信,呼籲禁止鴉片貿易。杜布西等1000名在華宣教士聯名上書清廷和英美政府,獲得美國國會和萬國禁菸會的支援。
理雅各警告英政府禁止鴉片
正是在宣教士們的強大影響下,中美望廈條約才明確規定鴉片為違禁品。宣教士們一面施壓政府禁菸,一面幫助人們戒菸。1871年,宣教士在杭州設立第一家戒菸所,到20世紀初,全國已有100多所。英國宣教士李修善帶領山西儒生席子直戰勝了煙癮,席子直改名席勝魔,在山西各地建立天招局,幫助無數人成功戒毒,傳為歷史佳話。
引進體育精神
150年前,西方列強曾嘲笑中國人是東亞病夫,而西方宣教士送來了體育精神。1876年,基督教青年會進入中國,引進和推廣近代體育專案,包括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網球、棒球、田徑、游泳、跳水。體操等等。
1925年,奧運冠軍宣教士李愛銳從英國來到天津,指導建立了當時世界一流的民園體育場,引來不少國際大賽。1932年,推動中國人第一次進入奧林匹克運動的,正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董事王正廷。
中國青年基督教董事王正廷
讓婦女的自由
中國婦女纏足的陋習由來已久。1874年。英國宣教士麥嘉溫在廈門創立中國第一個反纏足組織,1000多名婦女簽名。1895年,李提摩太師母等在上海發起天足會,借書刊和集會,號召中國女人迴歸天然。教會學校的師生、讀聖經的婦女,沒有一個纏足的。
宣教士林樂之大聲疾呼:婦女不得自由,中國休想振興。胡適感慨說,突然從西方來了一些宣教士,除傳教以外,還帶來了一點新風俗,幾個新觀點,不少新教訓,其中最大的一點是教我們。把女人也當人看待。雖然中國女人受教育的權利,1907年才得到清政府的承認,但早在,1884年,宣教士艾德綏就在中國寧波建立了第一所女子學校。
1850年,宣教士裨治文夫人在上海設立裨文女塾,即今日上海九中。這所學校的學生中,有一位罕見的大腳女生名叫倪桂珍,他是明朝基督徒大學士徐光啟的後代。倪桂珍後來生了三個女兒,他們是宋靄齡、宋慶齡、宋美齡。倪桂珍的丈夫、宋氏三姐妹的父親宋嘉樹原來是一位牧師。宣教士們為中國培養出最早一批女大學生,包括作家冰心等。宣教士丁韙良在古老帝國的覺醒和重生一書中預言,不久中國人將從了母親的膝蓋上開始受教育。這一預言早已由無數中國母親們實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