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式是西漢武帝時期的人物。他與弟分家,他只要一百多隻羊,其他財產全給了弟弟。他花了十年時間將一百多隻羊擴充套件到一千多隻。擁有一千多隻羊,別說是古代就算現代也是一個有錢人。
後來卜式說我願意將一半財產交給國家,資助漢武帝攻打匈奴。一開始漢武帝沒有理會,沒有理會的原因很簡單,卜式沒有向漢朝提任何要求,純粹奉獻。當時的丞相認為這個不正常,哪有隻奉獻沒有索要的。
後來卜式又一次提出將一半財產交給漢武帝用作軍費,引起漢武帝的關注,認為他是真心的,然後給他官做。
卜式說我一個牧羊的,我哪會當官。
漢武帝說我上林苑中有一大群羊,你幫我養吧,就這樣卜式只穿牧羊人的衣服,不穿官服就給漢武帝牧羊,結果羊養的很好。
式乃拜為郎,布衣屩而牧羊。歲餘,羊肥息。上過見其羊,善之。——《史記·平準書》
漢武帝很好奇,你的羊為什麼養的這麼好?
卜式說出了一個理由,這裡先賣一個關子,等一下說。
郭橐駝是唐代長安城邊的一個種樹之人,為什麼起這麼奇怪的名字呢?因為這個人患了病,腰直不起來,一直是彎著的,看上去像駝峰,周邊的人就叫他駝。他對這個稱呼很滿意,索性自己的名字也不要了,就自稱橐駝。
他有什麼神奇之處呢?
他種的樹,移植時很容易活,結果比其他樹早,而且子又大,大家很喜歡。
郭橐駝也說出種樹的秘訣。
是時候將這二個人的秘訣都公佈了。
卜式羊養的好的秘訣是什麼?
式曰:"以時起居;惡者輒斥去,毋令敗群。"——《史記·平準書》
郭橐駝種樹的秘訣是什麼?
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種樹郭橐駝傳》
卜式的觀點就是讓羊按時起居,將惡羊去掉。
郭橐駝的觀點就是順應木的天性,讓他們充分發揮。
仔細將這兩個觀點進行比較,你就會發現蠻有意思。
他們的共同點就是不干擾,順其天性。
不同點是卜式要做的是除惡羊,而郭橐駝則不需要。
植物的特點是什麼?不會移動,沒有慾望,固定,當你將植物合理種植好之後,它不會主動去侵害其他植物。動物則不一樣,動物會動。
同一欄的羊或者豬仔,搶食厲害的往往會長的比較壯,而搶不過的比較弱小。
當你給植物合理分配好資源之時,資源就固定了。
羊放出去後無法固定資源,將惡羊除掉的目的是為了確保資源分配的有效和均衡。
當柳宗元問郭橐駝這個可以移到為官治理百姓中嗎?
我知種樹而已,理,非吾業也。然吾居鄉,見長人者好煩其令,若甚憐焉,而卒以禍。
他說他看到現在的當官的喜歡不斷地發號施令,好像是很憐愛百姓,但百姓最終反因此受到禍害。
郭橐駝只指出一點,那就是官員發出的號令並不是以百姓為基本,而是以他們以為的內容為標準,要求百姓做。
什麼意思?
唐代的官員對待百姓像是在種盆景,而不是在種樹。種盆景就需要折騰,反覆折騰。
柳宗元寫這篇文章是在永貞革新失敗後被貶為永州司馬後寫的。這實際上也是對唐的管理體制的一種深思。
最後他長嘆:吾問養樹,得養人術。
用郭橐駝養樹的辦法可以照搬到養羊嗎?
當然不可以,因為管理的物件變了,從不動變成動了。形式上肯定不一樣的,肯定需要變化。
同樣道理將管理羊的辦法用到管理百姓可以嗎?
漢武帝聽到卜式這一番高論,覺得有些意思,於是就讓卜式去當緱氏令,結果卜式用養羊的方法將這個地方管理的好好的,後來當成皋令之後也不錯。
卜式這個牧羊人最後做到御史大夫這一級別,相當於副丞相這一級別。
看來養羊的方法可以移植到管理百姓?
事實上並沒有這麼簡單,卜式成功有三個原因:
1、 他是漢武帝面前的紅人,沒人敢動,或正面作對。
2、 漢代老百姓尚純樸,以能飽食為標準,沒有太多的其他需求。
3、 天下太平,老百姓此時尚可安居。
比如曹操他任地方官的時候,他將"除惡羊"也擺在第一位,他將蹇碩的叔父用五色棒處死,當時局面一片大好,"京師斂跡,無敢犯者"。結果曹操卻落得個明升暗降,後來涉事回到家鄉譙縣閒居。
所以卜式去地方管理實質是以漢武帝的權威去管理,也就是以最高者的層面去管理,這樣的確沒有問題。曹操去管理地方只是用自己的權威。
這個放在地方可以,放大到全國可不可以呢?
此時情況又發生變化了。
因為皇帝是間接管理百姓,他主要管的是丞相之類的官員,丞相是百官之首,輔助皇帝管理天下百官。你說任由百官的性子來可不可以呢?
當然不可以了,只要有一個官員心術不正,那就是一方百姓之災難。皇帝要做的事情即不是以時起居;惡者輒斥去,毋令敗群,也不是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而是要求官員能做到以時起居,順木之天。
他的核心是選人、選拔合適之人,任用賢人,遠離小人。在相權還很重要的時候,選擇誰擔任丞相成了皇帝最關鍵的事情。
不管是種植,養羊、管理百姓、管理天下形式上的差別有多大,但本質和出發點都一樣,那就是心中裝著管理物件,以他們的本性舒展為根本然後展開管理。
這一條在《道德經》變成"聖人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到了《傳習錄》中就變成"與愚夫愚婦同的,是謂同德,與愚夫愚婦異的,是謂異端。"
換成現代的說法是什麼,我想大家都應該猜得出。
這一點歷幾千年都沒有發生任何變化,一直如此,但管理形式卻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為啥?
因為社會的財富在變遷,人的關係定位在變化,生產力在發生變化。比如西漢時席地而坐,後來有胡床,再往後有高桌等等了,禮儀就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坐席之儀自然不可能與後來有高桌之儀一樣了。
形式為什麼一定要變?因為管理的物件所擁有的條件發生變化,你死抱著原來的觀念去要求,那不剛好證明你心中沒有管理物件嗎?
我忽然有些明白莊子所說的: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人不在於自己懂得多少知識,關鍵在於做事之時,以誰為準繩,以誰為出發點,這顆心是以為誰先,這才是關鍵。這就是為什麼《道德經》中會出現“無私”二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