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王朝的滅亡有很多原因,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權臣當道,先有董卓、李傕、郭汜;後有董承、楊奉、韓暹、曹操。最終是曹操的太子曹丕取代了漢室,開創曹魏政權。劉備和孫權也陸續稱帝,自此三國鼎立的局面徹底形成。在這三個政權當中,也有傀儡皇帝,有執政當道的權臣。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三國三個政權的傀儡皇帝和權臣。
蜀漢的"傀儡"皇帝劉禪蜀漢的"傀儡"皇帝劉禪,小編要打上一個引號。因為這個"傀儡"皇帝並非是被動被控制的,而是主動放權的。首先明確一點的是,劉禪在蜀漢的地位確實是一個擺在檯面上的"傀儡"。劉禪自己也大大方方地承認:"政由葛氏,祭則寡人。"蜀漢的政治、軍事全部交給諸葛亮負責,祭祀天地、宗廟才輪到劉禪。畢竟他是蜀漢皇帝的身份。
諸葛亮在世時期,說是獨攬大權也不為過。蜀漢"事無鉅細,鹹決於亮"。諸葛亮作為丞相開府治事,有一套屬於自己的班底;有獨立於蜀漢政權的執政機構。政治上的各項事宜都需要諸葛亮做決斷,與曹魏的軍事更是由諸葛亮以及相府的將領負責。我們再來看蜀漢的外交辭令:鄧芝為與孫權親好出使東吳,提到"大王(孫權)命世之英,諸葛亮亦一時之傑也。"將諸葛亮與東吳統治者孫權相併列。
那麼在諸葛亮去世之後的,劉禪仍然是一個"傀儡"皇帝。諸葛亮去世後,丞相參軍蔣琬成為大司馬、錄尚書事、益州刺史,除了名銜上低於諸葛亮(大司馬低於丞相;益州刺史低於益州牧),權重上卻沒有太大區別。當然蔣琬確實也沒有諸葛亮的威望。諸葛亮北伐受到阻力,但仍然能夠力排眾議(見《後出師表》);蔣琬東進的計劃受到阻力,只能擱置下來。但其他方面上,蔣琬仍然是蜀漢的權臣,輔佐劉禪這個"傀儡"。
蔣琬去世後,費禕成為大將軍錄尚書事、益州刺史。相對於諸葛亮、蔣琬來說,費禕的權重沒有那麼高,因為他一直沒有開府的權力。《魏略》中也記載:"琬卒,禪乃自攝國事。"不過即便如此,費禕仍然是蜀漢的執政者。無論是蔣琬還是費禕,成都有什麼命令,都要先向他們(蜀漢執政者大多時間不在成都)諮詢而後施行。而且劉禪似乎也並不願意親政,在一段時間之後,劉禪終於詔令費禕開府,可惜費禕不久就被郭脩刺殺。
在費禕去世後,蜀漢的政治就比較亂套。名義上的執政者是姜維,但是實際上是陳祗、諸葛瞻、董厥、樊建等人。陳祗與姜維一個立場,諸葛瞻等人卻是堅定的反戰,加上一個特殊的角色黃皓,各方鬧得不可開交。但是這與劉禪沒有太大關係。雖然劉禪的無為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蜀漢滅亡,但是他確實是一個甘於放權的仁主,蜀漢君臣關係也比較和諧,哪怕是"傀儡"皇帝與權臣之間。
曹芳、曹髦與司馬氏的抗爭曹魏名義上是三國三個政權中第二個滅亡的政權,實際上早就名存實亡,被司馬氏架空。司馬氏篡奪曹魏政權的起點是在曹魏正始十年(即公元249年),就是著名的政治事件——"高平陵之變"。在"高平陵之變"之後,司馬懿初步控制了曹魏政權,奠定司馬氏篡位的基礎。
"高平陵之變"在少帝曹芳時期。曹芳是一個小皇帝,幼主即位、主弱臣強,要不然也不會出現司馬氏篡權的跡象。不過曹芳並不是一個甘於受控制的皇帝,或者說司馬氏對曹魏政權的控制還不牢固。所以曹芳也有剷除司馬氏的想法,不過最終都失敗。
曹芳一共有兩次機會,第一次是發生於嘉平六年(即公元254年)的"嘉平之變",曹芳聯絡張緝(光祿大夫、張皇后之父)、夏侯玄(太常、夏侯尚之子)、李豐(中書令)、許允(中領軍)等人密謀除掉司馬師,但是還沒有實行就敗露,張輯等人被司馬師所殺,張皇后被廢。
與此同時曹魏狄道長李簡向蜀漢投降,姜維、張嶷等人發軍北伐。司馬師以抵抗蜀漢北伐為藉口,調動許昌的司馬昭的軍隊途徑洛陽向西進軍。曹芳在平樂觀閱兵。左右的人勸曹芳趁機廢黜司馬昭,再率領司馬昭的軍隊討伐司馬師,不過曹芳不敢行動。等到司馬昭的軍隊與司馬師匯合之後,曹芳也被司馬師廢掉。
曹芳下位之後,曹丕的孫子曹髦被司馬師扶植為皇帝,繼續成為司馬氏的傀儡。相比於曹芳而言,曹髦表現得更加硬氣。曹髦並不掩飾自己對司馬氏的敵意,比如與群臣談論夏朝時期少康復國之事(夏朝時期后羿叛亂太康失國,太康的侄孫少康恢復夏朝);井中出現龍,曹魏群臣鹹以為祥瑞,曹髦卻以"潛龍"自比。
在井中見龍的第二年,也就是甘露五年(即公元260年),曹髦試圖對控制曹魏政權的司馬昭發動殊死一搏,但是雙方的力量實在是差距懸殊。曹髦率領數百"軍隊"(其實都由宮中僮僕組成)討伐司馬昭,但是司馬昭的面都沒見到,就被司馬昭的黨羽賈充殺死。曹髦被剝奪皇帝的名銜,司馬昭繼續扶植曹奐為傀儡皇帝。曹奐沒有對抗司馬氏的力量,也沒有曹髦進行豪賭的決心,最後比較平順地被司馬炎所取代。
東吳權臣擅政的波瀾與曹魏相同,東吳也有權臣當道、皇權衰弱的情況;不同的是東吳的權臣是一個本家,也是東吳宗室;而且這個權臣,或者這一系權臣最終還是被東吳皇帝扳倒。權臣當道大多數的原因都是主少國疑,曹魏是如此,東吳也是如此。東吳第二任皇帝孫亮沖齡即位,諸葛恪、孫峻、滕胤、呂據幾個大臣輔政。
由於"新城之戰"的失敗,諸葛恪名望受損,被孫峻刺殺。孫峻刺殺這一段比較有意思,在《三國志·吳書·諸葛恪傳》中記載為孫峻建議,孫亮首肯,君臣合謀殺死諸葛恪;而《吳錄》中記載孫峻刺殺諸葛恪時,孫亮反覆強調"非我所為"然後被乳母帶走。可見有時候歷史記載的內容是非常模糊的。
孫峻自然是想獨攬大權,但是畢竟還有滕胤、呂據等人的牽制;而孫峻權勢較盛,又是託孤大臣之一,滕胤、呂據也承認孫峻的統治。等到孫峻病死,他的堂弟孫綝執政之後,權臣與權臣、權臣與皇帝的矛盾徹底爆發起來。
滕胤、呂據與孫綝火併失敗被消滅,權臣與權臣之間的矛盾沒有了;而孫亮逐漸長大,有親政的需求,權臣與皇帝的矛盾愈演愈烈。在孫綝的控制下,孫亮名義上親政,實際上只負責批閱、簽字而已。就像劉禪與諸葛亮,只不過一個是主動的,一個是被動的。
孫亮為了對抗孫綝,準備了一支十五歲到十八歲之間的軍隊,以東吳大將子弟擔任將官,既拉攏東吳其他將領,又組成自己的嫡系力量。等到孫綝支援"淮南三叛"(曹氏勢力因反對司馬氏統治發動的兵變)失敗,並且殺死大將朱異,導致自己的名望減損後,孫亮試圖對孫綝發動政變,但是事情敗露而失敗,失去皇帝之位。
孫綝迎立孫亮的哥哥、孫權的第六子孫休為帝。面對權勢滔天的孫綝,孫休採取以退為進的策略:先表現出順從,對孫綝加官進爵、"數加賞賜",拔擢孫綝的兄弟,將"誣陷"孫綝者交由孫綝處置;另一方面與張布、丁奉密謀除掉孫綝。最後孫休僅憑藉一場宴席殺死孫綝,與孫峻殺諸葛恪幾乎一般無二。孫休除掉孫綝之後,東吳的政權也就恢復正常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