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80年,東吳暴君孫皓被晉軍所俘,宣告了戰火紛飛的三國時代結束,中國再次迴歸一統,歷史的齒輪轉入了中國歷史上的下一個時期—晉朝。但三國時期相比較於晉朝甚至其他朝代應該是大部分中國人最瞭解最為關注的時代,因為這個時代群星璀璨,湧現出了一大批歷史上有名的人物,比如魏國的曹操曹丕,吳國的孫權周瑜,蜀國的劉備諸葛亮等。但讓人意外的是在這個四分五裂,割據勢力層出不窮的歲月裡,大大小小的外族基本都被橫掃,根本不敢染指中原地區。我認為有三點:
外族實力太弱三國混戰時期,外族的實力不足,無論是農業還是工業都處於極度落後狀態。在漢朝初期和中期,外族遭遇漢王朝嚴重打擊,無論是匈奴、還是鮮卑族,基本是內部分裂,混亂不堪,沒有形成統一的戰鬥力,羯人、羌人等外族人也比較分散,各自為政,一盤散沙。因此總體實力偏弱。
曹操
魏蜀吳三國對外態度強硬三國雖然各自為政,之間也有大戰,但是他們對待外族的態度卻是驚人的一致,極度強硬,曹魏北抗匈奴西抗羌族,孫吳滅百越,劉蜀抗南蠻,就連實力遠不如魏蜀吳三國的公孫瓚都把高句麗給打了個落花流水,導致外族都懼怕他,更別說實力強大的三國了,對凡是想進入中原大地的外族,魏蜀吳三國都不遺餘力的打擊,以震懾外族。
孫權
外族實力遠不如魏蜀吳三國雖然三國割據,但他們都有著漢朝留下來的底子,不管是經濟還是軍事上實力都遠超過外族,武器先進,農業發達,各國都擁有幾十萬軍隊,再加上手下都有一大批武將謀士,外族根本不敢入侵,相反,他們反而會經常會被魏蜀吳三國侵擾,時不還時要點糧食,抓些人回去當苦力,這時候,外族想的只是能保住自己,哪還敢有惹是生非的小心思。
因此縱觀中華上下幾千年,唯有三國時代橫掃外敵,更印證了那句話,犯我國土者,雖遠必誅。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