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國歌, 是代表一個國家民族精神的歌曲。16世紀,荷蘭首創國歌《威廉頌》。18世紀,英國正值崛起時,成為第二個有國歌的國家。1740年代,英國國歌初定《天佑國王》,當在位君主為女性時,則為《天佑女王》。19世紀,西方列強先後制定了本國國歌。

荷蘭國歌《威廉頌》

清末,中國國門洞開,一些洋務派官員出使西方,受到影響,紛紛向朝廷提出制定中國國歌。從那時起,舊中國的國歌隨著時代變遷,時起時落,反反覆覆,不停地變來變去,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

一、曾國藩之子首創《普天樂》與《李中堂樂》

曾國藩之子曾紀澤

曾國藩之子、著名外交家曾紀澤出任駐英、法、俄三國公使期間,在1880年向清政府提交了自己譜寫的歌曲《普天樂》作為"國樂"。其中部分詞曰 :"一統舊江山,亞細亞文明古國四千年!最可嘆 :猶太、印度與波蘭,亡國恨,談之心寒!"歌詞借前車覆亡之鑑,提醒國人發奮有為。"

《普天樂》樂譜

曾紀澤選擇《普天樂》作為曲譜,這是一首民間流傳的古曲,很喜慶,也挺優美。但此曲節奏緩慢,與歌詞不配套,缺乏雄壯氣魄,不能激發鬥志。唱著歌詞,不免使人產生悲涼滄桑之感。雖然在海外外交儀式上已作為清朝國歌在演奏,但並未獲得清政府正式認可。

李鴻章出訪西歐

1896年,李鴻章代表清政府出訪西歐。在歡迎儀式上,因沒有中國國歌,使他倍感憋屈。情急之中,他讓隨員連夜作詞。令李鴻章大失所望的是,這些當年金榜題名的當朝進士們,憋得臉紅脖子粗,就是寫不出令中堂大人滿意的詞作。正當眾人江郎才盡之時,有人靈機一動,從《全唐詩》中找到了唐代詩人王健的絕句《宮詞》呈給李鴻章。

詩曰 :

金殿當頭紫閣重,仙人掌上玉芙蓉。

太平天子朝元日,五色雲車駕六龍。

李鴻章叼著長杆煙鍋,咂摸著詩中的含意 :"巍峨軒昂的金奏殿裡,重重疊疊的朝元閣中,仙人託著芙蓉狀的承露盤來往穿梭。太平盛世的天子駕著五彩繽紛的車,在正月初一朝拜天帝。"李鴻章連連點頭,看來比較滿意。遂配以古曲《茉莉花》,臨時作為國歌,稱《李中堂樂》

李鴻章回國後,並未公開這首歌曲。他心裡明白,這是唐朝詩人歌頌大唐皇帝的詩,現在安在清朝腦袋上,張冠李戴不說,還稱為"李中堂樂",一旦傳揚出去豈不招致彈劾,興許弄出個文字獄,真不好收場。也就他自己出國臨時用用,回來後就銷聲匿跡了。

頌龍旗

由於清朝一直沒有固定國歌,有時候在國內應景需要,就把陸軍的一首軍歌《頌龍旗》當國歌用,詞曰 :"於斯萬年,亞東大帝國!山嶽縱橫獨立幟,江河漫延文明波 ;四百兆民神明胄,地大物產博。揚我黃龍帝國徽,唱我帝國歌!"時至今日,詞曲作者都無法考證了。

二、清政府正式頒佈的國歌 ——《鞏金甌》

1910年,曾去日本考察過音樂的禮部左侍郎曹廣權鑑於"各國皆有專定國樂,極致欽崇,遇親貴遊歷,公使宴集皆演奏國樂",他奏請朝廷"整敕禮樂,以正人心",提出了國歌之事關乎國家尊嚴,一定要用自己的國歌,來凝聚國人之心。

溥儀

1911年10月4日,末代皇帝溥儀批諭內閣 :"典禮院會奏,遵旨編制國樂專章一折,聲音之道,與政相通,前因國樂未有專章,諭令禮部各衙門妥慎編制,茲據典禮院會同各該衙門將編制專章繕單呈覽,聲詞尚屬壯美,節奏頗為葉和,著即定為國樂,一體遵行"。

清朝從此有了名為《鞏金甌》的國歌。這首國歌的內容為 :鞏金甌,承天幬,民物欣鳧藻。喜同袍,清時幸遭,真熙皞,帝國蒼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歌詞是文言文,晦澀難懂,但寓意美滿 :"承蒙上天庇佑,當保牢疆土,老百姓們都歡欣鼓舞,慶幸生於清平盛世,真是幸福吉祥,心情舒暢,大清帝國有上蒼保佑,會像蒼天一樣不會塌下來,像大海一樣不會枯乾。"

《鞏金甌》工尺譜

這首《鞏金甌》由清海軍參謀官、著名思想家嚴復作詞,禁衛軍軍官、皇室成員溥侗作曲。歌名的意思就是鞏固清朝的萬里江山,而且還有別名——《大清國雄居列強萬萬年》

《鞏金甌》作為中國第一首法定國歌,已是時代的見證。然而這首國歌還沒來得及普及傳唱,在剛剛頒佈後第六天,辛亥革命爆發,清王朝已無"金甌"可"鞏",隨之政亡聲息。

18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尼布楚條約是不平等條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