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有句老話叫:“不打不相識”,有時候,透過對抗碰撞出來的友誼也是一種特殊的存在。

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本土(不包括珍珠港這些海外領土)一直沒有受到戰火的肆虐,當歐亞非打得一片焦土的時候,美國的土地上並沒有受到什麼影響,從獨立戰爭和南北戰爭以後,美國本土上就一直沒有經歷過什麼戰火。美國的將軍總統艾森豪威爾曾說過,“保衛美國本土最好的方式,就是讓我們計程車兵在其他國家戰鬥。”這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為什麼美國總是出兵干預到其他國家與地區的爭端中。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遠離戰火的地方,卻也有被對手偷襲的時候,在整個二戰中,德國與日本都策劃並實施了針對美國本土的襲擊。但是德國的襲擊鬧出了笑話,而日本的襲擊卻讓美國對這位對手另眼相看。今天梵君就講講在二戰中針對美國本土的這些襲擊故事。

德國間諜的“美國組團遊”

按說德國與美國本土只隔著一個大西洋,這與日本到美國的距離相比更有發動本土進攻的優勢,但是其實德國在二戰初期的主要想法是對付英法拿下歐洲,由於德國海軍除了潛艇有一些優勢,其實並沒有越洋作戰的優勢,希特勒並不希望與美國直接抗衡。而作為德國盟友的日本卻突然偷襲珍珠港導致把美國拖下水,這讓已經在歐洲陷入兩線作戰德國很惱火,有後期資料解密稱,日本襲擊美國的計劃並沒有經過與德國的商議,當希特勒得知日本偷襲珍珠港的訊息後在柏林暴跳如雷,但也無可奈何,作為軸心國同盟不得已只能一起向美國宣戰,在這種應激反應的刺激下,在1942年6月希特勒本人親自參與策劃了叫做“帕斯特里歐斯行動”的對美國本土實施的破壞行動。

該計劃由德國軍事情報機構,納粹德國帝國保安總局策劃,目標是針對美國大城市中包括火車站,猶太商店,化工廠、水廠、電廠,以及重要的運輸船隻的炸彈襲擊。為了讓襲擊行動得以順利執行,他們招募了曾經在美國生活過的一批德國人作為間諜,並對他們開始了簡單的訓練課程。該課程名為“破壞課”,間諜們首先要學會如何隱藏身份融入美國社會、如何使用炸藥、如何使用隱形墨水書寫傳遞資訊、如何炸燬鐵軌以及如何駕駛火車等,此外,還要學習各種間諜技巧。他們還被帶到德國的鋁工廠、火車站、水渠和其他地方進行參觀學習,在參觀中他們被告知,同類工廠中哪些地方是最易襲擊的弱點。最終有8名招募者通過了測試入選,他們被分成兩組參加了密謀襲擊美國的“帕斯特里歐斯行動”。

1942年6月14日,一艘德國U型潛艇載著第一小組的4名納粹間諜經過19天的秘密航行穿過大西洋悄悄駛近美國東海岸,在濃霧的遮掩下,頭目喬治·達斯奇和3名同夥在紐約長島的阿馬甘塞特海灘登陸。上岸時他們攜帶了大量高能炸藥、雷管、裝有硫酸的水筆,此外還帶著一筆9萬美元的鉅額現金。幾天之後,在佛羅里達州傑克遜維爾市附近的彭特維德拉海灘,第二小組的4名間諜也秘密成功登陸。

企圖襲擊美國的8名德國間諜

喬治·達斯奇4人乘坐火車到達紐約時,為了掩蓋身份他們在開始的階段總泡在酒吧和妓院裡,在紐約逗留的這段日子裡,美國強盛的國力,紙醉金迷的都市生活與遠離戰火平靜祥和的氣氛影響到了這些間諜的內心。喬治·達斯奇與另一個間諜商量後竟然改變了襲擊美國的念頭,並決定向聯邦調查局自首。可是,當他來到紐約聯邦調查局分部時,那裡的特工們壓根兒不相信他供述的話,反而將他當做了一個胡言亂語的“瘋子”趕了出去。達斯奇看自首不成,決定到位於華盛頓的聯邦調查局總部去自首。而這個時候,他的另外3名同夥正在紐約的夜總會中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顯然,他們也忘了自己是來幹什麼的。達斯奇到達華盛頓聯邦調查局總部後,嚷著要見胡佛局長,一開始總部官員也不相信達斯奇的“鬼話”,直到他將隨身包中的8.4萬美元和間諜工具全都倒在桌子上,聯邦調查局總部才開始認真對待這個瘋子的“供述”,最終特工們相信他說的一切全是真的。當時胡佛任聯邦調查局局長,在得知有納粹特工潛入美國本土密謀襲擊之後,立即命令聯邦調查局特工和美國警方展開了大範圍的搜捕行動,就這樣到6月27日,另外7名潛入美國的納粹全部被抓獲。德國的行動就這樣被紐約的妓女們成功瓦解了。這相比起一戰時候德國U-156成功襲擊並擊沉美國馬薩諸塞州的拖船事件來說,希特勒選的人真不怎麼樣。

而相比較德國這種詼諧冷幽默式的“偷襲”,日本就顯得勇氣可嘉了。

仙人掌引發的襲擊與洛杉磯大戰UFO

日本這個國家有個優點,做什麼事情都很認真,甚至有時候是很傻很認真。從對美宣戰開始,日本企圖襲擊美國本土的計劃於行動就一直沒有停止過。

日本最早針對美國本土的襲擊是在1942年,2月23日晚7點左右,由西野高三(Kozo Nishino)指揮的日本伊-17號潛艇在美國西海岸弗吉尼亞州浮出水面,他們的目標是位於聖巴巴拉郊外的埃爾伍德油田的大型油井與儲油設施。這些設施在和平時期曾為日本船隻提供過燃料,日本人對這裡非常熟悉。

西野高三從接到任務開始直到1942年2月,“伊-17”號潛艇一直在美國西海岸地區隱蔽活動,擊沉、擊傷美國商船各一艘,並多次近距離監視美國海岸線。然而西野高三並沒有接到直接攻擊美國本土的命令,在“伊-17”號潛艇接到返回命令時,為了能在撤退前幹出一番大事情,艇長西野高三決定鋌而走險,炮擊加利福尼亞聖芭芭拉海岸線邊上的埃爾伍德油田。

炮擊示意圖

為什麼西野會違抗軍令作出這樣一種瘋狂的決定呢?這其中涉及到了一個關於他個人的秘密。根據美國雜誌戰後的披露,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末,西野曾經到過聖芭芭拉地區。在參觀當地油田時,他不小心跌倒在仙人掌上並受了傷,結果引發在場的石油工人一陣鬨笑。西野感到自尊心遭到了巨大的傷害,他暗暗發誓要找機會報復“可惡的美國人”。

日本畫家筆下的炮擊事件

於是潛艇浮出水面後,日本水手們急忙準備好140毫米的甲板炮,在之後20分鐘的時間裡,一共向埃爾伍德油田發射了25枚炮彈之後,便匆忙下潛逃離。突然來的炮擊打破了該地區的寧靜,當時油田的大部分工人都已經下班回家,炮擊並沒有擊中什麼有價值的目標,只是損壞了一個泵站和一個鑽井支架,還在碼頭和道路上造作了一些彈坑,人員方面,除了一位看守油田的工人在慌忙的逃跑過程中摔傷外並沒有出現什麼傷亡。這次偷襲雖然沒有造成什麼實質性的損失。但卻在美國國內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因為本土遭到炮擊對美國人造成的心理影響超出了日本人最樂觀的預期。恐慌籠罩著西海岸。

日本人運氣差了一點,一發炮彈差一點就擊中了儲油罐。

美國海岸警衛隊在檢查受損的設施

整個炮擊雖然只造成了500美元的損失,但是卻讓美國變得草木皆兵。

而就在2天后的2月25日凌晨,有關洛杉磯出現疑似日本敵機的訊息導致了所謂的“洛杉磯之戰”(美國防空部隊大戰疑似UFO),駐洛杉磯當地的美軍第37海岸炮兵旅雷達發現空中出現神秘飛行物,記錄下了其位置在城西200公里左右,有民眾目擊稱,天空出現神秘飛行物,飛行速度高達每小時300多公里。

著名的《洛杉磯時報》假新聞配圖

為確保城市安全,美國第14空軍司令部發射了幾枚防空火箭彈。幾分鐘後,射擊停止,司令部宣佈並沒有發現日本戰鬥機。但許多市民稱確實看到了天上的飛機,至少有5架。但不知是何種飛行目標。其中由於誤認為日本人的潛艇正在入侵,美國沿岸炮兵在洛杉磯也對著外海胡亂開炮。因為軍方無法確認空中飛行物是日本戰鬥機,海軍部長弗蘭克諾克斯召開記者會時說,這起事件屬於嚴重的“戰爭神經性反應”事件。日本偷襲珍珠港和油田的不道德行為,使美國海岸線居民陷入恐慌。當時的洛杉磯一片混亂,很多建築物被防空火箭的碎片破壞,2名病人因焦慮導致心臟病發作去世,城市交通也出現混亂,發生多起車禍。

伊-25號認真撼大樹

雖然西野違抗軍令轟擊美國,卻讓日本軍部看到了這種偷襲的意外效果,於是4個月後的6月21日22點30分左右,日本伊-25潛艇在美國俄勒岡州哥倫比亞川河口浮出水面。艦長田上明次少佐誤把福爾特·史斯蒂陸軍基地誤認為潛艇基地,決定襲擊這個目標。16分鐘內,伊-25共進行了17發炮擊。陸軍基地一片混亂,基地司令為了避免被炮火瞄準,沒有用岸基炮臺對射,而是命令燈火管制,維持防禦態勢。

這次炮擊造成的損失同樣不值一提:大部分炮彈落入附近的棒球場和沼澤地,只有一發炮彈切斷了電話線,引起了軍營短暫的通訊中斷,一個士兵在奔跑去傳達部署戰鬥指令時因此摔倒受傷。雖然這也是一次隔靴搔癢的襲擊,但是這個陸軍基地卻成為了美國本土在二戰中第一次遭到外國軍隊攻擊的軍事基地。

軍事基地附近的彈坑

1942年7月27日,剛剛經歷中途島慘敗的日本海軍,制定了攻擊美國本土西北部茂密森林的計劃。在他們看來,只要能用飛機空投燃燒彈引發森林大火,鬧出足夠大的動靜,就能夠分散美國海軍的注意力。8月15日,肩負這項“特殊任務”的伊-25號攜帶可摺疊的零式偵查機起航離開橫須賀港向美國本土再次出發。

誰來駕駛飛機去轟炸呢?很快日本海軍就選中了一個人,他叫藤田信雄。藤田信雄1932年加入日本海軍,次年就成為了飛行員,也是個老鳥了。選中藤田信雄主要是因為他有豐富的零式小型水上偵察機的駕駛經驗,偷襲珍珠港的時候,藤田信雄就駕駛零式小型水上偵察機參與了瓦胡島北部的偵察預警工作,之後他參與了太平洋西北部的預警,一直到1942年1月才自馬紹爾群島返回日本本土。之後藤田信雄開始在南太平洋活動,偵察了不少地方。1942年4月21日,藤田信雄被軍令部叫去單獨佈置了這個特殊的任務,實際上藤田信雄覺得空襲俄勒岡州自己毫無生還的希望,在14日干脆的留下了遺書。

9月9日清晨6時,這架零式小型飛機從浮出海面的伊-25潛艇起飛,飛機上,只有駕駛員藤田信雄和偵察員奧田省三,還有兩枚76公斤重的燃燒彈。一路兩個多小時的飛行很順利,這架8米長的小飛機沒有遇到防空炮火,沒有戰鬥機攔截,一路飛到偏僻的俄勒岡州森林地帶,兩枚燃燒彈匆匆投下。原想引發森林大火,可是還沒有燒起來,就被美國的森林警察撲滅了。並把這個情況通知了美軍。

實施攻擊的零式偵查機

這也成為了美國本土首次被日本飛機轟炸的事件,但是由於沒有起到效果,藤田信雄返回潛艇後被指揮官一頓狠批,第一次的失敗沒有讓日本人放棄,很快特遣隊就籌劃了第二次攻擊。29日晚,藤田信雄再次駕機從伊25上出發,他的運氣一如既往的好,他扔下了兩枚燃燒彈後毫髮無損的又回到了伊25號潛艇上,雖然這次美軍派出了P38戰鬥機追擊,依舊沒能抓住他。不過俄勒岡州森林潮溼的土壤和美國森林警察的神速反應讓轟炸效果始終沒有達到,由於伊25上沒有準備備用炸彈加之空襲後美軍的警備已經非常森嚴,所以特遣隊最終放棄了後續行動。

當年被藤田轟炸的森林成了當地的旅遊景點

不過在返航過程中,伊25卻收穫了意外的戰果,蘇聯人躺槍,當時,蘇聯在歐洲戰場上兵力吃緊,北方艦隊兵力不夠調配。於是,就在伊-25“奇襲美利堅”的同一天——9月9日,蘇聯海軍從太平洋艦隊調配6艘潛艇,繞道北美馳援北方艦隊。當時先出航的是位於勘察加海軍基地的兩艘“列寧”級潛艇(L-15、L-16)。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在茫茫太平洋,同返航中的伊-25不期而遇。太平洋戰場上的主角一直是美國和日本,他們從未想過會出現蘇聯潛艇。於是伊-25迅速將目標確認為“美國潛艇”,併發射了魚雷。之所以這麼容易得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蘇聯潛艇在水面航行所致。當時,美國雖為蘇聯潛艇調動提供便利,但明確要求蘇聯潛艇以固定航向、8節航速在水面航行,艇艉還必須升起蘇聯海軍旗,這樣無疑增大了被襲機率。最終,L-16號潛艇被擊沉,成為伊-25“奇襲美利堅”計劃中最大的戰果。

蘇聯人躺槍

作為“美國本土首次遭受空襲”的主角,伊-25的歷史意義遠大於現實意義。

不過事情並沒有隨著日本的戰敗而結束。戰敗後藤田信雄找了份工廠的工作,1963年他突然被叫到一家飯店,想見他的人是時任內閣首相池田勇人。池田勇人告訴他,美國政府正在找他,為了美日友好日本政府決定送他去美國。藤田信雄擔憂這是美國人要清算,他此去估計就是要被當做戰犯審判。他回家後取出了自家400年的祖傳寶刀,想決定如果美國人要審判他,就用這把刀自殺。出乎意料的是,當他抵達美國後,他得到了隆重的歡迎,被他空襲過的布魯金斯市的市民對他非但沒有敵意,反而盛讚他單機空襲敵國戒備森嚴的本土的勇氣。布魯金斯市授予他榮譽市民的稱號,並把他稱為英雄。布魯金斯市的市民還送給了藤田信雄當年他扔下的炸彈的彈片。藤田信雄很受感動,也為自己之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想法感到慚愧不已。他拿出那把武士刀,鄭重的將其送給布魯金斯市,這把武士刀現在還放置在布魯金斯市圖書館中。

漂洋過海來炸你

1944年12月,美國西海岸幾個洲,突然發生了多起不明的山林火災。這些火災多發生在人跡罕至的荒野,沒有造成什麼損失。但美國陸軍對此卻比較重視。原因是:現場發現了日本製造燃燒彈的痕跡。眾所周知,日本此時已經敗退到最內層防禦圈,他們的飛機是絕不可能飛到美國投擲燃燒彈的。如果是潛艇透過火炮發射,也不可能深入美國內陸幾十公里。

最終,美國人判斷這是在國內潛伏的日本奸細防火,定為戰爭破壞。為此,對在美國的十多萬可以日裔進行反覆調查審問。事實並不是這樣,這是日本帝國最可悲的一種秘密武器,卻也是世界上第一種洲際武器,氣球炸彈。

當年二戰進行到1944年,日本戰敗已而定局,在美軍B-29的長期轟炸下,心情極度不爽的日本人為了找回面子,採納了氣象學家荒川秀俊的建議,利用大西洋西風帶,將攜帶有炸彈氣球放飛到美國,以達到轟炸美國本土,從而威攝美國並達到扭轉戰局的目的。

在1944年至1945年期間,日本曾製造了1萬個氫氣球炸彈,希望它們飄洋過海飛到美國本土爆炸。許多日本學校的孩子們都被髮動起來製造用於攻擊美國的氫氣球。這種氫氣球的直徑約為10米,其最初的版本是用紙製作的,但很快製作材料就被綢緞取代。製作完成後,氫氣球中被充滿氫氣,使其擁有足夠的動 力將重達15公斤的炸彈帶上天空。除了炸彈外,氫氣球還攜帶著燃燒彈,以及36個沙袋。

氣球被釋放後,能飛到1萬米以上的高空,在風力的幫助下,最高飛行速度能達到每小時193公里。隨著氫氣慢慢洩漏,氣球不斷降低飛行高度,最終 墜落。在1萬個氫氣球炸彈中,有1000個氣球最終成功抵達目的地,剩下的氣球有的在空中爆炸,有的墜落在海洋裡。有些氣球甚至最遠抵達了堪薩斯州和得克 薩斯州,還有些氣球到了墨西哥和加拿大。

而氣球炸彈真正造成的人員傷亡,有據可查的是1945年夏天,美國俄勒岡州的米切爾夫婦和5位學生在公園露營期間,因意外接觸到落地的氣球炸彈,爆炸使已懷孕的米切爾夫人和5位學生當場死亡,最終花費了巨大代價、持續一年的氣球炸彈,造成6人傷亡。

日本對美國本土認真的偷襲還是對市民造成了不小的戰爭恐慌,當時西海岸的各大城市,都做了挖防空壕、燈火管制、發防毒面具等等戰爭準備。而更嚴重的後果,則是美國總統羅斯福下達了對“日裔美國人強行收容”的行動,將十萬日裔美國人送進了集中隔離營。

27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晚清時的愚昧現象:砍下一個人頭2塊錢,百姓圍觀歡呼如同看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