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軍銜是表明一個軍人的身份、地位、榮譽、權力和威望的等級標誌。

我國從春秋時期就陸續出現了元帥、將軍、校尉的軍銜稱號,比歐洲國家早了一千多年。感覺軍階最高的乃是元帥莫屬。

據考證,元帥最早的記載,就來自於《左傳》中所提:春秋五霸晉文公重耳——“謀元帥”!就是指重耳考慮中軍主帥人選。證明元帥至少是起源於公元前633年的春秋時期。最終,重耳力排眾議選定了名將先軫率晉軍,與楚國在衛國城濮進行的爭奪中原霸權的首次大戰。

晉文公重耳

晉國兌現承諾,“退避三舍”,楚軍主將自以為晉軍畏懼,孤軍深入,被晉軍包圍所殲滅,楚軍慘敗。緊接著,先軫又在崤之戰,打敗強大的秦國,成為我國曆史上第一位有記載的擁有元帥頭銜,同時擁有元帥頭銜和元帥戰績的軍事統帥。

不過,魏晉以前,元帥大多數時候就是“將帥之長”的意思。直到南北朝起,元帥,逐漸成為率軍征伐統領千軍萬馬的官職名稱,根據職權的輕重,冠以不同名號,如兵馬大元帥、兵馬元帥、行軍元帥、行營元帥等。清朝末年,曾一度出現了陸海軍大元帥,第一任是溥儀,不過,一直沒親政前都是由他父親監國攝政王代理。

溥儀

但要論起元帥頭銜最威風的,當屬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天下兵馬大元帥,你看它的限定詞,兵馬大元帥名頭已經夠響亮了,再加天下二字,掌執掌全國全部人馬軍隊,權勢已是登峰造極,毫無疑問乃是古代軍隊中最高軍職,可總領軍政,掌全國征伐,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若是皇帝掌控力不足,天下就是他說了算。

趙構

從幾千年來的歷史上看,唐朝和五代與北宋時有天下兵馬大元帥。唐朝的李世民和安史之亂時的郭子儀。五代十國時的後周太祖郭威,北宋的就是末年靖康之難時的康王趙構,與北宋為敵的遼朝也設有以太子、親王為之的天下兵馬大元帥。滿打滿算,這一元帥銜,獲得者寥寥。

元帥之下,還有將軍,一軍之帥稱將軍,既是高階武官的職位,又是軍政官員的名譽職銜,甚至有時候可以當作爵號。出現在時間也很早,距我們現在二千多年吧。

郭威

春秋時代以卿統軍,故稱卿為將軍!到戰國時代才開始成為正式官名,漢初置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前後左右將軍,還有什麼樓船將軍、材官將軍、將屯將軍、伏波將軍等雜號將軍,地位次之,統兵征伐時臨時設定,因事立名,事訖而罷。之下還有偏、裨將軍!我想熟悉《三國演義》的朋友應該不會陌生。反正將軍,名號極多,權位不一!

但歷史上,卻曾出現過第一無二的將軍頭銜,甚至比上頭講到的天下兵馬大元帥還牛,這便是天策上將!地位,僅次於名義上的文官之首太師、太傅、太保;天策上將不僅可以統領兵馬甚至可以自己招募人才作為天策府中官員,並全權負責對內外的軍事作戰,這就了不得,可以跟中央抗衡之。

第一任天策上將,就是還當過天下兵馬大元帥的李世民!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秦王李世民在虎牢之戰中以少勝多,奇蹟般的連破夏王竇建德、鄭王王世充兩大割據勢力幾十萬大軍,並俘獲二人至長安,以一已之力,替大唐統一了整個北方。

李世民

高祖李淵認為李世民已經位列秦王、太尉兼尚書令,封無可封,但不封,已有的官職又無法彰顯其榮耀,故而開創性的為李世民量身定製了天策上將一職!天策上將,字面意思,可理解為上天策命的將軍。而“天策”即天策星,乃是商王武丁時期的大賢臣傅說,死後昇天所化,乃是一顆吉星,如果天策星明亮,那麼代表帝王的基業就會興盛,此時會有賢明的大臣來輔佐他,這個稱號對李世民來書,裡子面子都有了,他非常滿意。

而李世民就是靠著天策上將能獨立開府,光明正大招攬人才為己所用,使得自己有了和太子李建成陣營對抗的雄厚資本。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如願以償成了皇太子,他也覺得天策上將威脅皇權太危險,直接就給廢除了,有唐以來,再也沒有恢復過。

宋真宗

不過後世,五代十國和宋朝先後有六人得此也當過天策上將。宋太宗趙光義長子,趙元佐。宋真宗第八子趙元儼,還有南楚開國君主馬殷、其子孫馬希範馬希廣等,但都跟李世民無法比擬,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了!

轉音訊、洗稿,剽竊者請自重,發現後起訴

60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16歲,兩次被邀請入京,坐兩位領袖中間看大戲,領袖邀請赴家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