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由於清宮劇在前些年的泛濫,有不少清朝人物被人們所熟知,有些被無限美化,成為完美的瑪麗蘇,有些則慘遭抹黑,成為襯托主角的炮灰,譬如本文涉及的兩個人,乾隆帝富察皇后和靖逆大將軍富寧安。

前者在歷史上只是和妃子做同心益友、帶病侍候婆婆累死、還被丈夫說死得其所、死得愉快的苦逼皇后,在影視劇中,卻被演繹成風流丈夫念念不忘的“唯一真愛”。

後者在歷史上明明是名列滿洲八大家之一、立功西域、被康雍父子皇帝信任重用的謀略重臣,在影視劇中,卻被演成有勇無謀、驕橫跋扈、最後被年羹堯射殺立威的炮灰。

雖然歷史最重要就是求真,但很顯然,多數人對真相併不關心,他們只關心看到的東西是否符合自己的臆想,更有甚者,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去故意杜撰捏造、顛倒黑白。

譬如這條“富寧安的姐姐是乾隆富察皇后”的謠言就是如此,猴格可以肯定的說,能夠杜撰出這樣謠言的人,絕對是個讀書不求甚解的人。

為什麼這麼說呢?畢竟對多數讀者來說,富寧安雖然深受康雍父子的信任重用,但知名度和年羹堯那樣的影視劇寵兒來說,還是很有差距的,能知道富寧安也是需要具備一點歷史基礎的。

但是,造謠者只知道富寧安和孝賢皇后都姓富察氏,就把倆人當姐弟看,這不是犯了不求甚解的失誤?他(她)大概不知道滿洲富察氏有很多支派,以為只要是同姓就算一家子吧!

不過,詞條貢獻者好歹還知道富寧安不可能會是富察皇后的弟弟,他只是把富察皇后當富寧安的侄女了,還把富察皇后的兄弟們都列為富寧安的侄子,真是強行同姓一家親啊!

另外就是清帝系列小說的作者二月河同志,在《雍正王朝》裡又把靖逆將軍富寧安,安排給雍正帝孝敬皇后烏喇那拉氏當弟弟,這不但亂攀親戚,連人富寧安的姓氏都給換了。

富寧安45°望天:我長得很像跋扈小國舅的形象嗎?怎麼就擺脫不掉皇后弟弟的稱號了?不要糾結,猴格來為你正名。

富寧安和乾隆帝孝賢皇后富察氏,都姓富察氏,但身為滿洲大姓的富察氏,並不只是一個支派,而是分了很多支派,就像姓劉的並不都是劉邦後人,姓李的並不都是李淵後人,姓朱的更不都是朱元璋後人一樣。

按《欽定八旗通志》記載,滿洲富察氏一共有63個支派,有沙濟、葉赫、額宜湖、蜚悠城、訥殷、賽音訥殷、訥殷江等等。

但是,按《欽定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記載,富察氏則共有65個支派,除了比《通志》多出2個外,其他支派完全相同。

在這六十多個支派的富察氏中,以訥殷富察氏的支派最多,有62個,另有訥殷江富察氏8個支派,賽音訥殷富察氏1個支派,因為這三處相連,可以把他們都算到訥殷富察氏。

一直被誤會是皇后弟弟的富寧安,就是因為世居賽因訥殷地方,因而成為賽因訥殷富察氏。而被造謠者冠名為富寧安姐姐的乾隆富察皇后,則是出自只有16個支派的沙濟富察氏。

不管是賽因訥殷富察氏,還是沙濟富察氏,都是以地為氏,世代居住在訥殷江流域(今吉林省撫松縣境內松花江上游河段的稱謂)的就叫賽因訥殷富察氏;世居在沙濟城(今遼寧省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的則叫沙濟富察氏

兩支雖然都屬於古老的滿洲大姓富察氏,但由於不在同一居住地,並沒有血緣親屬關係,“不但譜系不能聯,即支派亦不可考。”(《訥音富察氏譜傳》)所以,富寧安和富察皇后是八杆子也打不著的關係。

和人丁單薄的富寧安家族相比,孝賢皇后富察氏家族是人丁興旺,起家也比較早,當然,沙濟富察氏能在清朝開啟局面有個良好的開端,並不是孝賢皇后本支的緣故,而是孝賢家族的長支清太祖努爾哈赤繼妃袞代家族。

沙濟富察氏的始祖之一檀都(坦都),有個兒子叫哈禮,生了三個兒子,其中老大果臣噶哈善,就是繼妃袞代的祖父、莽色督珠乎的父親;老二叫牟泰,沒有後裔;老三德依珠,就是乾隆孝賢皇后的六世祖。

莽色的長子阿格巴彥,可能是建州右衛喜塔臘阿古(王杲)的義子,王杲的兒子阿太迎娶愛新覺羅禮敦的女兒,禮敦就是努爾哈赤的伯父。

同時,王杲的閨女、阿太的姐妹額穆齊則嫁給了禮敦的弟弟塔克世,生的兒子就是努爾哈赤,也就是說,阿太不但是努爾哈赤的堂姐夫,還是他的親舅舅。

身為王杲義子阿格巴彥、阿海兄弟親妹妹的袞代,則嫁給禮敦兄弟三伯父索長阿的孫子威準,據說袞代生了三個兒子,但只有昂阿拉一個長大成人。

萬曆十一年(1583)古勒寨之役,城主阿太以及屬下義弟阿海都被殺害,努爾哈赤的父親塔克世和祖父覺昌安也被明軍誤殺,就在此時,阿格巴彥率殘餘勢力投奔努爾哈赤。

大概在萬曆十三年(1585),喪夫守寡的袞代,按照滿洲收繼婚的習俗,改嫁給同樣喪妻的努爾哈赤為繼妻,並先後生下兩兒一女:莽古爾泰、莽古濟、德格類。

隨著愛新覺羅家族越來越強大,身為正妻袞代孃家的沙濟富察氏也水漲船高,成為愛新國的新貴,被劃分到莽古爾泰所領的正藍旗中。

乾隆孝賢皇后一支最初就是依附家族長房,她的五世祖旺吉努、(高祖父)萬濟哈父子就和袞代孃家一起被分到正藍旗,成為莽古爾泰、德格類兄弟屬下的佐領。

那麼,原本在正藍旗的孝賢家族又是怎麼成為鑲黃旗人呢?這就牽扯到清朝初期高層的內鬥以及正藍旗的整改問題,簡單說就是:

競爭汗位失敗的莽古爾泰在天聰五年(1632)死後,母弟德格類繼續當正藍旗旗主,隨即在天聰九年(1635)十月暴死,按理說,旗主位置該由莽古爾泰的嫡子額必倫繼承,但皇太極並不允許,並很快對正藍旗舉起屠刀。

當年十二月,就由正藍旗屬人冷僧機舉報莽古爾泰兄弟圖謀不軌事件,拉開正藍旗整改重組的序幕,在這次血腥事件中,莽古濟公主和異父兄昂阿拉、侄子額必倫等人被殺,袞代孃家的家主、正藍旗的實權人物愛巴理(阿格巴彥的孫子)及其親信也都被一起剷除,愛巴理的親族兄弟勿論長幼,“俱凌於市”。

曾經在天命、天聰朝顯赫一時的沙濟富察氏就此團滅,和袞代母子相關的資訊也多被銷燬,如果單從官修史料看,根本看不出沙濟富察氏曾經在孝賢皇后家族之前顯赫過,不過,在《滿文老檔》中去認真檢索愛巴理,還是會發現沙濟富察氏在史料中被掩埋的蛛絲馬跡的。

身為沙濟富察氏三房又是怎麼從正藍旗清洗事件中脫身而出呢?是因為孝賢皇后的曾祖父、曾經的正藍旗佐領之一的哈什屯,在該事件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賣主求榮角色,所以才搖身一變成為清太宗皇太極的親信,從正藍旗被劃到鑲黃旗。

哈什屯背主自救的事,直到康熙四十八年(1709)才被毒舌康熙帝爆出來。因為哈什屯的孫子、孝賢的二伯父馬齊推薦八阿哥胤禩為太子,被憤怒的康熙帝大罵,罵他家是因為陷害本旗貝勒才混入上三旗,把沙濟富察氏往日不堪的老底兒給揭出來,以此羞辱馬齊。

康熙四十八年。己丑。春正月。癸酉朔。○甲午(二十二)○諭曰:馬齊原系藍旗貝勒德格類屬下之人。陷害本旗貝勒。投入上三旗。問其族中有一人身歷戎行而陣亡者乎?乃不念朕恩。擅作威勢。朕為人主。豈能容此。馬齊之弟李榮保。妄自尊大虛張氣焰。朕屢加儆戒而怙惡不悛。亦當治罪。馬齊等。著諸王大臣會集速審擬奏。(康熙實錄卷236)

當然,可能會有人疑問,不管哈什屯原先是哪個旗的,但他身為大清國的子民,最大的主子不就是皇帝嗎?陷害本旗旗主向皇帝效忠有錯嗎?

如果以現代的眼光看,身份是部門小主管的哈什屯,去向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皇太極舉報自己的直轄上級、也是公司股東之一的部門總經理德格類,可能不覺得有啥問題;但在當時環境看,他的行為是讓人不齒的,因為你是哪個旗的屬人,旗主就是你的主子,你背叛旗主向皇帝效忠,自然就是背主的行為,所以康熙帝才以此辱罵馬齊。

總之,最初在正藍旗的孝賢皇后家族,天聰九年才被分到鑲黃旗,背主的哈什屯也讓沙濟富察氏重新獲得新生,並在以後的日子裡蒸蒸日上,直到康熙四十八年的辱罵事件,才暫緩了沙濟富察氏向上爬的腳步。

大概就是因為背主事件以及辱罵事件,儘管馬齊、馬武兄弟被稱為“二馬吃盡天下草”,看上去權傾天下的樣子,也並沒有被時人視為滿洲一流的世家。

在《嘯亭雜錄》中名列滿洲八大家的富察氏(昭槤誤寫成輝發氏),就不是孝賢家,而是出身鑲藍旗滿洲的父子大學士、賽因訥殷富察氏阿蘭泰家,阿蘭泰就是富寧安的爹。

賽因訥殷富察氏有史可查的始祖叫殷達瑚齊,他是富寧安的曾祖父,在國初來歸,只是一個小小的驍騎校。他有三個兒子,長子滿達爾漢,次子安達理,三子尼喀那。

滿達爾漢也只是個驍騎校,他的兒子薩穆哈,則是個三等侍衛,孫子薩克新是佐領。安達理雖然沒有官職,但生了個能幹的好兒子,就是富寧安的父親阿蘭泰。

富寧安家族唯一有軍功的是他的叔祖尼喀那,三等侍衛出身,因為曾經從徵江西、廣東、廣西、雲南,累計軍功獲得一個騎都尉的世職,並出任過護軍統領,在康熙二十五年(1686)卒,沒兒子,世職就由侄孫富寧安承襲。

和孝賢皇后家族相比,富寧安家族並不興旺顯赫,但毫無根基的阿蘭泰憑藉一己之力,從一個兵部筆帖式起家,讓人丁不旺的賽因訥殷富察氏名列滿洲八大家之一,他的能力就可想而知了。

阿蘭泰非常受康熙帝的信任,康熙帝不管是巡視塞北,還是親征噶爾丹,留守京城的總有阿蘭泰,宦海沉浮二十年的阿蘭泰以其優良的德行操守、謹慎的工作態度獲得康熙帝的器重,即便年紀老邁申請退休,皇帝都不答應,到底死在任上。

康熙三十八年(1699)九月,阿蘭泰病重,康熙帝聽說後就準備親自去探視,先派皇子前往,結果,皇子還沒到阿蘭泰家,他就去世了。

康熙帝對阿蘭泰之死非常悼念,輟朝一日,賜銀2000兩,並命皇子攜帶內大臣、侍衛前往祭奠茶酒。又追贈阿蘭泰少保兼太子太保,賜諡文清,還向廷臣嘉獎阿蘭泰的勤勞和操守。

在阿蘭泰死去幾年後的康熙四十六年(1707)十月,康熙帝還和大學士馬齊提及阿蘭泰,誇讚他博聞強記、善於辦事。

從此也足見阿蘭泰的能力有多強,才能讓康熙帝如此的念念不忘。虎父無犬子,和君子端方的父親相比,富寧安也不差。

他在康熙二十五年(1686)承襲叔祖騎都尉的世職,並進入仕途任三等護衛兼前鋒護衛,先後出任佐領、驍騎參領兼管火器營事(1699)、鑲紅旗滿洲副都統(1702)、倉場侍郎及正黃旗漢軍都統(1705)、都察院漢缺左副都御使(1707,十二月調滿缺)、禮部尚書兼管倉場事(1708.5)。

“內行修篤,事親至孝”的富寧安,曾多次被康熙帝當眾誇讚,康熙四十八年(1709)二月,被當眾誇辦事優而謹慎、始終如一。一個月後升職吏部尚書時,再次因為“操守廉善”被嘉獎。到了康熙五十年(1711),又因為孝順被康熙帝提名錶揚。

康熙五十四年(1715)四月,策妄阿拉布坦侵擾哈密,富寧安奉命西行總統排程軍事,五十五年(1716)進駐巴里坤,並在周邊主持屯田、設立衛所,五十六年(1717)三月被授靖逆大將軍,屢次擊敗準噶爾軍,在新疆地區的開拓治理做出卓越的貢獻。

康熙六十一年(1722)冬天,雍正帝胤禛繼位,授富寧安武英殿大學士,父子同為武英殿大學士,也成為一時之榮。

雍正三年(1725)二月,雍正帝因為富寧安功勳卓著,下旨對他進行嘉獎,並賜帑銀二萬兩(44挺大方的);當年六月,富寧安的妻子去世,雍正帝還專門派內大臣攜帶侍衛前往祭奠茶酒,並賜銀五千兩,冷麵四還特意下詔說這只是對富寧安的特例。

雍正四年(1726)十一月初七,富寧安回京陛見,雍正帝又對他好一番嘉獎,把御用的暖帽、補褂、素珠賜給富寧安穿戴,並賜他緞疋、銀兩、被鞍、黃扯手馬、雙眼花翎,世襲三等侯爵,“章服之榮,莫此為盛”,還訓誡諸大臣都向富寧安學習。

當年十二月十八,又把富寧安最初繼承叔祖的騎都尉世職,和三等候合併為一等侯,世襲罔替。雍正五年(1727)四月初一,加太子太傅,以示優容,十月出任西安將軍。

不知道是因為妻子早亡又沒有子嗣感覺人生沒奔頭的緣故,還是久經沙場身體透支的原因,總之,西安將軍富寧安來到西安後,一改往日認真工作的態度,變得對治下事務漠不關心,常年虛懸的缺員也不去提補,最終在雍正六年(1728)五月十七,以溺職罪被革除一等侯的爵位,雍正帝看在他以往勞苦功高的份上,免革大學士職。

被革職不到一個月,富寧安就在西安病逝,聞訊後的雍正帝想起富寧安的功勞,下旨嘉獎他,並抒發哀悼之意,同時勒令陝西督撫全面料理富寧安的身後事、以及回鄉事宜,還下旨讓沿途地方官都要親自祭奠富寧安。

富寧安的棺木到京後,雍正帝又派平郡王及內大臣、侍衛前往祭奠茶酒,並追贈富寧安為太子太傅,賜諡文恭。

同時,很有人情味的雍正帝還為沒有兒子的富寧安立嗣,把富寧安妹妹的兒子烏蘇氏的烏魯理,過繼給舅舅富寧安。

雍正十年(1732)九月,阿蘭泰、富寧安父子一起入祀賢良祠,這時候,雍正帝又想起昔日的幹臣富寧安來,就把原來富寧安叔祖尼喀那軍功掙的世職騎都尉,給富寧安的嗣子烏魯理承襲。

而就在雍正五年(1727)富寧安被加封太子太傅時,才15歲的富察氏就在三個月後的七月十八,嫁給皇四子弘曆為福晉,即後來的孝賢皇后(1712-1748)。

試想,此時不是正當盛年、就是垂垂老矣的富寧安,怎麼可能是才結婚的妙齡少婦富察氏的弟弟呢?讀者菌們,你們說,所謂的“富寧安姐姐是乾隆富察皇后”的謠言是不是很荒謬啊?還不如說富察是富寧安侄女更靠譜點。

所以,孝賢皇后富察氏不是富寧安的姐姐,也不是富寧安的侄女,當然,雍正帝的孝敬皇后同樣不是富寧安的姐姐,他(她)們之間並沒有血緣親屬關係,因為,孝賢是沙濟富察氏,富寧安是賽因訥殷富察氏,孝敬則是烏喇那拉氏。#歷史真相官#

就是這樣。

透過表象,尋找歷史真相;以史為論,訴說個人見解,謝絕脫離人文環境的過度解讀和陰謀論。有喜歡遼夏金元以及宗廟遷祧、后妃八卦方向的朋友可以關注猴格。不過,關注還請謹慎,多看看猴格主頁後,再考慮關不關注哈!

32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說一說古代那些好玩的祥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