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1840年的鴉片戰爭這一歷史事件作為中國近代史的起點,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場戰爭的結果,則是以清帝國完敗並以《南京條約》的簽訂而告終。關於《南京條約》的內容自然是無需多提,但是需要思考的是,是什麼原因能夠讓一個遠在歐洲的彈丸小國敢於對雄踞在東方的強大帝國發起進攻呢?

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不僅僅是虎門銷煙運動

如今學術界普遍認為,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的直接原因在於林則徐的虎門銷煙運動。這次硝煙運動不僅讓西方列強損失了大量的鴉片,重要的是列強們嗅到了清廷意在全面禁菸的意圖。不難理解,這自然不會被列強們所接受。但這充其量也就算得上是直接原因而已,而根本原因則在於當時的國際貿易形勢。

我們不妨來思考這樣一個問題,英國為什麼要與清帝國建立起國際貿易關係?原因在於,英國在意識到無法將清帝國變為自身殖民地的情況下,選擇以商品輸出的方式掠奪清帝國內部的財富。尤其是在英國率先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後,便具備了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不具備的工業紅利。憑藉著這一紅利,英國可以輕鬆從那些沒有工業基礎或工業水平相對落後許多的國家內部獲取許多財富,進而推進自身的發展程序。

可惜的是,國際貿易的形勢並沒有按照英國人的預想發展。在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之前,清帝國憑藉著古老中國的"特產",在國際貿易上一直保持著優勢地位,這些特產包括絲綢、茶葉和瓷器等等。有趣的是,這些"特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都是消耗品;至少比那些壽命要較長的工業品要易耗得多。

長期的貿易逆差讓英國人坐立不安

在清英兩國建立起貿易關係後,英國、甚至整個歐洲世界都被清帝國的"特產"所驚豔到了。尤其是英國人,更是爭先恐後地購買這些產品;而英國貴族更是將品位茶葉和身著絲綢視為高貴身份的直接象徵和體現。隨著時間的推移,清帝國和英國之間的貿易關係開始變得"不再平等",前者對後者持續保持著貿易順差且該差距越來越大。對此,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的李英全教授在《鴉片戰爭爆發原因新論》一文中曾經提到:

很快,英國人就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持續的貿易逆差(對英國來說),將直接導致英國的財富流向清帝國,這與英國人的初衷嚴重相悖。為了扭轉這一局面,英國人嘗試著向清帝國輸出更多、更優質的工業商品,但卻沒有激起多大的波瀾。同上述材料中提及的那樣,其他的工業產品都同英國的特產棉紡織品一樣銷量十分慘淡。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原因在於古代中國的經濟結構。在封建時代,古代中國的主體經濟結構一直是小農經濟。當這種經濟結構和手工業相結合、再依託龐大的領土面積,便可以輕鬆保證自給自足。當英國的工業產品進入到清帝國內部的市場上後,帝國子民自然不會產生購買慾望。

在這樣的情況下,英國開始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向清帝國輸出鴉片,卻不曾想立刻獲得了成功。隨著英國對清帝國鴉片傾銷的規模和數量逐漸增大,清帝國和英國之間的貿易關係發生了反轉:英國逐漸對清帝國貿易出超、而清帝國對英國則慢慢變得貿易入超。英國人不僅賺回了先前購買茶葉、絲綢和瓷器的錢,還達成了獲取清帝國內部原本財富的目的。

可以說,在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之前,清帝國僅憑茶葉這一個商品就遏制住了英國經濟的發展。當時茶葉貿易已經成為了英國經濟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只要清帝國單方面停止對英國輸出茶葉,將會對後者的經濟造成難以預料的負面影響。也正是因為如此,英國才急於打破現狀。而當英國最後的王牌鴉片被清廷遏制住後,英國人就只能鋌而走險,以戰爭的方式與清帝國來一場"國運之戰"了。

倘佯歷史長河,看遍古今天下事。

每天為你帶來不同的歷史奇人奇事,感興趣的話,不妨給我一個關注。

25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故事:鐵面御史徇私枉法有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