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秦賦》中,周王面對咄咄逼人的秦國,悲憤地叱責秦國為“養馬奴”,那麼秦國為何會被這麼稱呼呢?它又是如何逆襲成一方霸主的呢?
養馬奴的故事據司馬遷記載,建立秦國的贏氏一族本是黃帝之後,而“贏”姓則來自於黃帝的六世孫伯益,提起伯益這個名字,估計一般人會比較陌生,但他的一部著作,估計不知道的人很少,這本書叫《山海經》(伯益傳說是作者之一)。伯益除了給後人留下了一個千古傳頌的姓和萬世流芳的書之外,還給後代留下了一門手藝。而他的後代正是因為有這門手藝,才開創了秦國。
伯益的這門手藝是養殖,據記載,當年他因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大禹除了賜他姓氏之外,還讓他掌管農業,培育鳥獸也是他的工作之一。因為古代缺乏教育資源,所以手藝基本上都是靠手傳心授,因此養殖這門手藝就成了贏氏後人的一個絕活。
眾所周知,周朝一直採用的是分封制,這種制度的好處是君王比較省心,但壞處也同樣明顯,就是隨著時間的延續,諸侯國開始尾大不掉,而周朝王室的地位也開始隨之走低。等到周懿王在位後期,他的叔叔姬闢方看不慣他在位時的無能,以及“擔心”當時的太子繼位後也會無所作為,於是“勇敢”地打破了周朝奉行的“嫡長子繼承製”,自己篡權奪位當上了周孝王。
周孝王登基之後,一方面為了重振家威,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自己鞏固統治,於是就想拿曾經欺負過周朝的犬戎祭刀。為了得償所願,他就開始大力發展軍政,當時雖然沒有馬鐙的加持,也沒有帶襠褲的保護,但是那時依然會利用馬匹作戰,不過不是一人一馬的騎兵,而是多人一車的戰車。當時戰車在平原上的作用很大,因此戰車也都被當時的各方勢力所看重。
所以馴養馬匹也成了當時的一個重頭戲,周孝王要重振家聲,自然也會安排人手去馴養馬匹。有一次他親自到養馬基地視察,發現有些馬養得膘肥體重異於同類,於是就向人詢問原因。當地的官員就告訴他,這些好馬都為伯益的後人所養,而伯易此時的後人就是贏非子。嬴非子憑藉自己祖傳的手藝,出色地完成了養馬任務,於是脫穎而出從而得到了周孝王的重用。
由此可以看出,不管在哪個時代,有一項獨門手藝都是立身之本。
霸主的進化史嬴非子得到周孝王青睞以後,表現得很積極,這個積極當然不光是在養馬這一個方面。所以後來周孝王看嬴非子可堪大用,於是就給了他一塊封地,自此以後秦就有了屬於自己的立錐之地。不過因為當時的好地方,早已經被各地諸侯瓜分完畢,而且周孝王之所以給嬴非子封地,也不光為酬其功,所以秦的封地被封在了中原的外圍,成了犬戎等遊牧部落和周朝之間的屏障。
這種地理上的“夾縫生存”,其實也是秦國在最初一段時間的政治寫照。當時的秦國雖然有了自己的封地,但是並沒有什麼政治地位,只是周朝王室的一個附庸,中原的各大諸侯國根本就沒把秦國當回事。而秦國不光不被周朝所重視,而且還有時刻防禦西邊的各國遊牧部落,所以這一段時間秦國過得相對比較憋屈。
秦國真正開始崛起,是秦國的第六位傳人秦襄公。秦襄公是家中次子,本來根據“嫡長子繼承製”,他是沒有機會當秦王的,但是他從小就表現得很上進(霸氣),於是他的太子哥哥在父王去世以後,就主動(呵呵)把秦王的傳承交給了他。秦襄公登基之後做了兩件事,一是跟遊牧部落和親,暫時緩和了雙方的緊張關係。
二是把國都向東遷移。這樣做的好處有兩個,第一是東邊的土地更加肥沃,便於治下的居民提高生活質量(解決溫飽),第二是周朝的王室在東邊(靠近領導沒壞處),發達的諸侯國也在東邊(接近優秀的人更沒壞處),在這兩把火放完,秦朝的發展就步入了快車道。
這時候一塊餡餅忽然從天而降掉到了秦襄王的頭上,這塊餡餅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烽火戲諸侯”,據傳當時的周朝的當家人是周幽王,他為了博美人褒姒一笑,而點燃烽火戲弄諸侯,以至於再有外敵入侵時,卻無人來救。這段故事的細節未必全真,但當時周朝的王室確實遭到了攻擊,而周幽王也確實在襲擊中身亡。
那麼駱駝為什麼說這個讓人“悲痛”的事件,對秦襄王是利好呢。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因為他當時離事發地近,所以他參與了救援,並立了不小的功,第二因為周幽王死後,周朝的王室發生了分權,而秦襄王則憑藉自己的慧眼站對了隊。這兩件好事給秦襄王帶來了兩個好處。
第一個好處,是秦襄王擁護的周平王給他了一個“諸侯”的身份,有了這個身份,秦國就可以和中原的各諸侯在名義上平起平坐,從而也就可以和他們友好往來(可酌情參考中國加入世貿或者聯合國);第二個好處其實也是第一個好處的附屬,那就是秦國可以正式建國了(之前只是周朝王室的附庸)。雖然權力永遠伴隨著義務(秦國要獨立為中原抗下西邊的遊牧部落),但是秦國卻由此開始真正的崛起。
不過因為秦國的地勢偏遠,加上建國較晚,而且在秦襄公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再出雄主,所以秦國在西邊蟄伏了很長的一段時間。直到秦國真正建國後的第九位當家人上臺,秦國才開始再次雄起。這位當家人是秦穆公嬴任好,秦穆公在任時,因為得到了一代神人百里奚的幫助,而使秦國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周朝的王室因為他作戰有功,賜他為“伯”,又因伯的轉音為“霸”(這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所以他被後世列為了春秋五霸之一,自此秦國成為了中原大地上的霸主。不過當時秦國雖然是西邊一霸,但是畢竟底蘊不足,所以還遠沒到能一統中原的地步。
小結從上面的內容我們可以看出,秦國早年確實是周朝的“牧馬人”,但是它並沒有靠著這個獨門手藝固步自封,而是憑藉一代又一代的不懈努力,逆轉稱霸。秦國稱霸的故事告訴我們,只要堅持,量達到一定的積累,早晚會發生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