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的起源和演變之五----原始社會(公元前40000 ---公元前5000年)
作者簡歷:1976年出生於河南省商水縣平店鄉平店村四組,北大光華本科畢業,獲得北大最高獎學金,後來就讀北大哲學系研究生。大學畢業後進入君安證券工作,2001年自營B股交易量一度佔全國近半;服務於多家中央企業,承攬過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IPO、中海油債券經紀。現擔任某投資公司總經理,經營幾十億資產,投資於股票、股權、期貨、債權等領域。
6、演進中的世界各地新石器文明
(1) 兩河流域
古巴比倫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古巴比倫位於廣闊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美索不達米亞"是希臘語"兩河之間的土地"的意思。兩河即發源於土耳其境內亞美尼亞高原的底格里斯河及幼發拉底河,兩河在伊拉克南部巴比倫尼亞匯合成阿拉伯河,注入波斯灣,為西南亞最大河流,兩河衝擊而成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是西南亞最大的平原。
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把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分為南北兩部分,巴格達以北為上美索不達米亞也叫亞述,地勢略高,丘陵起伏;以南稱下美索不達米亞也叫巴比倫尼亞,是平坦的沖積土地,大多數海拔不足百米,多湖池沼澤。巴比倫尼亞以尼普爾為界,又分南北兩部分,南部瀕臨波斯灣一帶的稱為蘇美爾,北部地區被稱為阿卡德。
據《聖經·創世紀》載:"人類最早的祖先,亞當、夏娃居住的無憂樂園---伊甸園裡有四條河流,其中兩條就是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巴比倫東南部的古沼澤地也許就是古代伊甸園的原型,該沼澤地現為海灣魚類和各種珍稀鳥類的棲息地和歇腳地。 雖然《聖經》用伊甸園來形容兩河的富足,後來成為文明中心的巴比倫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早期卻少無人煙,這是因為美索不達米亞降水量從北向南遞減,從北部的年平均500毫米、到南部降為不足100毫米,溫度則從北向南升高,在巴格達7、8月氣溫34℃,而在最南部號稱波斯灣第一大港口巴士拉最高溫度達58.8℃,被稱為世界的熱極。比氣候更可怕的是不可預知的洪水,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緩慢流動的河水帶來大量的沉澱使河床升高,河水經常漫過河堤甚至改變河道,一般每年在3-7月間兩河洪水氾濫,水量隨上游山區雨雪量的大小而變化,由於是兩條河流並行,氾濫的時間常有交錯,若遇雨量較大而又兩河同時發生洪水,則下游的南部低地便會成為一片汪洋,形成大規模水患。
在這片烈日蒸曬,乾旱貧瘠、洪旱交織的荒原上,資源稀缺,不但少有金屬、石材,甚至連木材都非常的稀有。其土壤又乾又硬,一年中多達8個月不適合農作物生長,正因為如此,所以在新石器時代早期南部巴比倫地區主要居住一些漁民,而美索不達米亞北部雨水豐沛的丘陵地帶則成為早期農業中心。
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最早的新石器文化,是在東部邊緣的扎格羅斯山脈地區,在傳統上該地區遺址被劃為扎格羅斯山脈新石器文化,不屬於美索不達米亞。不過扎格羅斯山脈中部伊拉克耶莫遺址(Jarmo Site)、南部伊朗阿里庫什(Ali Kosh)遺址都已經靠近兩河沿岸,其中伊朗 阿里庫什所在的胡澤斯坦(Khuzistan)平原以北就是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匯流的地方。
耶莫遺址是重要的農業遺址,開始於公元前6750年。人們懂得用加熱天然瀝青提煉出石油作為燃料,並使用瀝青為器物新增顏色,用作 物品黏合、鑲嵌、塑型材料,如用瀝青把石片粘牢在木杆上做成鐮刀,這是人類最早利用瀝青,瀝青也是人類最早運用的石油產品。公元前6100年,耶莫進入彩陶階段,成為同期世界彩陶的典型代表。 伊朗阿里庫什在公元前6000年也出現彩陶,同時還發現有銅製品,和各種席子、籃子等編織物,房屋建築此時出現石基磚房,牆壁用灰泥塗抹,並用赤鐵礦粉裝飾。
在扎格羅斯山脈和周邊地區影響下,美索不達米亞北部出現最早的新石器文化----烏姆達巴吉耶文化,時間是公元前6000年初,居民已經開始使用陶器,他們居住在沙土構造的住宅中,取材方便,還可以隨時推倒重建;畜牧業也成一定規模。
其後,在公元前6000年,底格里斯河上游兩岸的摩蘇爾地區出現哈蘇納文化(Hassuna),該文化與烏姆達巴吉耶文化無繼承關係,哈蘇納遺址為定居村落,村民用泥塊建成房子,並開始飼養綿羊、山羊、牛和豬,最重要的手工藝品就是刻紋彩陶,還有玉髓珠串和小雕像,以及世界上最早的印章。雖然這時期哈蘇納的規模還遠不如公元前7500年的耶利哥,不過哈蘇納文化最重要的成就是開始了農業灌溉,正如原始農業出現溯因於 氣候突變導致採集作物減少,灌溉農業出現 也溯因於此時氣候連續乾旱。天然降水的減少,導致人們前往低地的兩河流域開始人工灌溉,從而結束刀耕火種的原始農業,災難在給人類帶來困苦的同時,也讓人類實現又一次技術飛躍,開始歷史上最早的大河文明。灌溉農業標誌著兩河文明的誕生。
美索不達米亞缺乏金屬礦藏,以及建築、裝飾和雕塑用的石料和木材,所以從一開始該地區對外貿易在經濟生產中就佔有重要的地位,簡單陶籌已經不能滿足複雜的商貿需要,約公元前5800年,印章作為一種新的信用憑證和記錄方式開始出現,併成為最重要的信物。人們把自己的印章印在泥塊上標明所有權,還可以用來封發物件,把印蓋於包裹的封泥之上,如果開啟印泥就損壞、無法恢復,能有效防止保管員送貨員私拆,以作信驗。
印章的出現標誌了社會開始出現私有化現象,印章的圖形象徵物品所有權歸某集體或某人所有,後來了這些圖形又發展成代表不同的事物,屬於簡單文字畫範疇,是文字的雛形,印章和陶籌一樣 在後來西亞的文字出現中發揮重要作用。隨著印章的普及,印章也從一種實用的物品,變成精美的首飾,出現材料昂貴、造型更豐富的印章,逐漸變成身份地位的象徵。
到公元前5500年,在哈蘇納文化附近薩邁拉遺址發展出一種新的石器文化,從陶器製作上看該文化和哈蘇納文化無直接繼承關係,薩邁拉文化典型代表是位於底格里斯河中游東岸的索萬遺址,為規模宏大的定居村落,人口上千人,居址四周有防禦的圍牆和壕溝,內部建築佈局規整,已開始使用統一的模製磚建房,並使用天然瀝青在黏土磚中做黏合劑。房屋中有一些大型"公社住宅",為十間房屋構成的套房,房屋的地面和牆壁塗抹泥灰,屋內建爐灶、窖穴等,有供坐臥的平臺和長凳。
薩邁拉文化居民已經開始普遍使用陶紡輪,用亞麻纖維織布,手工業以"雪花石"製品出名,其彩陶工藝十分發達,陶器有碗、罐、雕像瓶,陶器上繪有圖畫,其中還有一些純幾何形的裝飾風格,包括"卐"、"V"字形等後世流行圖案。
薩邁拉文化在農業方面已有使用牛耕的痕跡,比出現牛耕更重要的是灌溉農業的發展,薩邁拉人是最早大規模發展灌溉的民族,他們具有先進的灌溉農業設施,掌握了防洪排澇和蓄水調節灌溉的技術,也正是這項技術解決了美索不達米亞南部沖積平原洪災肆虐、雨水稀少等問題,讓該地區低地平川、便於灌溉的優勢逐漸顯示出來,於是原本渺無人煙的南部巴比倫地區開始出現了人口迅速增加的居民點,美索不達米亞文化遺址開始逐漸南遷。
在美索不達米亞南部沖積平原發現的第一個定居村落 是 公元前5500年位於伊拉克最南端波斯灣海岸的歐貝德遺址(Tell al-Ubaid),這也是人類在年降雨不足100毫米地區的第一個長久定居點,所以此時美索不達米亞南部的新石器文化被稱為歐貝德文化。
"歐貝德人"的起源至今不明,不清楚他們是何種人,也不清楚他們和後來的蘇美爾人的關係。歐貝德遺址最早是一個漁村,居民住在用泥和蘆葦合築成的簡陋蘆葦棚內,後來受薩邁拉文化的影響開始出現少數磚坯房。歐貝德人用蘆葦造船,在外面塗上一層天然瀝青防水。
歐貝德人學習北方薩邁拉文化的灌溉技術,在大河邊挖掘溝渠,不斷積累、掌握防洪排澇、蓄水調節灌溉的經驗和技術,成功地將南方沼澤地變為良田,完成了從漁民到農民的轉變。
歐貝德人種植大麥、小麥、亞麻、椰棗(伊拉克蜜棗)。 椰棗樹耐旱、耐鹼、耐熱,是熱帶和亞熱帶乾旱地帶理想種植物,被稱為"沙漠麵包",一直是中東地區人們的主食之一,直到現在伊拉克椰棗產量仍佔世界的1/3以上。 在畜牧方面,米索不達米亞南方的溼地環境讓更適合生活的豬和牛成為重要家畜,而不是像北部畜養山羊和綿羊。在手工業方面,歐貝德居民不但製作陶容器,還有陶製的鐮、斧做工具,不過其總體發展程度遠不如北方薩邁拉文化。
(2) 歐洲
小亞細亞(安納托利亞高原)的新石器文化主要由本地中石器階段的貝爾狄比文化發展而來,但也明顯受到東南部的黎凡特和扎格羅斯山地的影響,代表遺址除加泰土丘外,還有哈吉拉爾遺址、蘇伯德遺址、坎哈桑遺址等,都以黑曜石文化為特色。
坎哈桑遺址建築以方形壁柱式和門廊式住宅出名,這種建築形式成為後來安納托利亞建築的典範,也對希臘的建築產生巨大影響。而哈吉拉爾遺址的房屋,是泥磚建造的方形房屋,大牆以石為基,磚牆厚度竟達到1米,和加泰土丘房屋一樣,四周沒門,只能從屋頂出入,這些都能有效防禦敵人和野獸的進攻,這個房屋不是私人住宅,是公社建築。
此時的安納托利亞高原南部已經替代東南部的黎凡特地區成為新石器文化中心,作為連線歐亞大陸的必經之地,該地新石器文化不僅對西亞,也對歐洲產生巨大影響,可以說歐洲最早的新石器遺址就是受安納托利亞的直接影響產生。
緊連小亞細亞(安納托利亞高原)的希臘,是歐洲文明的搖籃,也是歐洲最早的新石器文化誕生地。公元前7000年,希臘半島北部的色薩利(Thessaly)出現歐洲最早的新石器文化(農業文化),(同時,伊朗高原與印度河流域交界處的俾路支斯坦出現新石器時代農業社會),和西亞前陶新石器文化一樣,這裡並沒有發現陶器,前6500年後才進入有陶新石器時代。
歐洲的新石器文化並沒有出現在歐洲中石器興盛的西歐南部一帶,而是出現在臨近土耳其的希臘北部,說明創造歐洲最早的新石器文化的不是歐洲土著(尼安德特人、克羅馬農人?),而是來自小亞細亞、黎凡特的西亞移民,被稱為地中海民族(J、E、G?)。後來希臘人(R1)也自稱入侵者,稱先來的土著民族為皮拉斯基人、卡里亞人。
受氣候乾旱影響,實行刀耕火種天然農業的西亞農夫,不僅開始向周邊大河流域遷移,發展灌溉農業,而且也開始向降雨量較豐富的歐洲擴散,繼續進行天然農業的開墾工作。歐洲全年有雨的溼潤氣候、便於灌溉的河水,吸引了因乾旱而遷移的小亞細亞災民,他們將西亞的農業文化帶入希臘,進而整個歐洲。
希臘色薩利新石器遺址包括阿爾吉薩、塞斯克羅和蘇夫利三個村落,和安納托利亞南部一樣,這裡手工製品以黑曜石為主,同樣先出現定居和畜牧業,其居民住在橢圓形半地穴住宅,上立草棚,房屋條件簡陋。主要家畜是山羊和綿羊,畜牧業已經替代狩獵成為肉類的主要來源。約在公元前6500年遺址轉為以種植業為主,主食為大麥、小麥,蔬菜有豌豆、小扁豆和巢菜。在種植物中還發現公元前6000年的黍(黃米),和中國大地灣遺址出土公元前5800年的黍同為世界最早的黍。
希臘不僅是歐洲最早的農業中心,也是歐洲農業重要的傳播根據地。農業傳入埃及尼羅河流域後就難以擴張,由於埃及與非洲其他地區的地理隔絕性,農業種植僅限於尼羅河下游兩岸,尼羅河以西的沙漠草原不適合種植農作物,尼羅河下游以南的熱帶雨林、熱帶草原不適合西亞農牧作物生存;同樣,南亞農業傳播在印度河信德省以東地區就停滯了,因為印度河流域氣候和西亞都屬於亞熱帶乾旱氣候,適合西亞種植物和家畜生存,而過了印度河往東就逐漸進入季雨量大、長期高溫的熱帶季風氣候,不耐溼熱的麥類作物在此跟在黑非洲一樣 也水土不服。相比之下,歐洲南部沿海地區和農業發源地西亞黎凡特同為地中海式氣候,適合天然農業的種植,西亞農作物在此擴張毫不費力,而天然農業有遷移性的特點,而歐洲平原多、降水多,適合天然農業擴張。來自西亞的農業文化很快從希臘擴張到了整個南歐三大半島(巴爾幹、亞平寧、伊比利亞),巴爾幹、亞平寧、伊比利亞也是歐洲文明依次出現的地方。
公元前6400年,新石器(農業)文化從巴爾幹半島的希臘出發,沿地中海一線擴張。前5800年農夫渡過亞得里亞海的奧特朗托海峽登陸義大利最南端,到前5400年已擴張至義大利全境並西至法國南部及西班牙沿海地區,代表性遺址有義大利北部梵爾卡莫尼卡谷地,在這裡巖刻出現大量人物活動和幾何符號等,至今留下了歐洲最多的壁畫。 這一線為地中海氣候,所以文化面貌和西亞地中海沿岸相似,人們以種植大麥和牧羊為主、小麥和牧牛為輔,因陶器表面多壓印幾何紋作裝飾,被統稱為印紋陶文化。原本在西歐廣泛流行中石器文化"阿齊爾-塔德努瓦文化在其影響下也出現農業村落和陶器製作,在法國的母親河塞納河兩岸出現康皮尼新石器文化階段。
地中海農業不僅在歐洲擴張,還在公元前5000年,進一步由歐洲跨過直布羅陀海峽擴張至西北非,形成西北非的印紋陶文化。
農耕文化除了在地中海南北兩岸擴張外,也向歐洲北部擴張,這次擴張源自一次災變。公元前5500年,全球氣候變暖,地中海海平面不斷上升,海水經土耳其海峽進入巨大的尤克森湖中,將其變成了面積更大的黑海,海水的泛濫使得歐洲的農耕社會開始歐洲北部的內陸地區。
西歐內陸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多雨,與黎凡特、地中海沿岸氣候不同,所以擴張較為困難。歐洲地區平原遼闊,但大部分土地為森林所覆蓋,新石器農夫無法開墾茂密的叢林,農業多沿著森林邊緣、河谷兩岸擴張,河流不但提供便利的交通,同時也方便灌溉,歐洲密佈的河流為農業擴張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條件。
原始農夫從希臘向北出發,率先來到多瑙河中游,然後分東西兩路沿河向多瑙河上下游擴張。
西路沿多瑙河向上遊進發,向西擴張至德國南部多瑙河的源頭。前5400年,原始農夫從多瑙河源頭快速到達臨近的萊茵河源頭,繼續順著萊茵河北上,多瑙河~萊茵河一線河水保證歐洲農業快速傳播,至公元前5200年農業已直達萊茵河入海口處荷蘭鹿特丹,到公元前4500年農業已透過荷蘭和德國北部延伸到中歐易北河地區。德國以北丹麥日德蘭半島,也受其影響出現北歐最早的新石器時代埃泰博勒Ertebolle文化,不過由於氣候寒冷,當地基本沒有農業,新石器文化以陶器、磨光石器和定居木屋為主。 因西路多瑙河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器常見迴旋、曲折、平行等線狀刻劃紋,故又稱為線紋陶文化。
和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等乾旱地區的大河流域不同,歐洲農業沿河遷移除因灌溉方便外,更是為了交通便利,同時這時期的農夫沒有大面積開墾森林的能力,河谷地區的森林不太茂密,可以開展集約型園圃農業。西路多瑙河線紋陶文化的氣候 普遍陰冷潮溼,在西亞、南歐的大麥加牧羊組合在此並不適用,所以該地居民以種植小麥、牧牛為主,後期出現養豬。牛從西亞進口過來的,豬則是本地的歐洲野豬馴化而來的。西亞、南歐流行的泥磚房、石凳再次也被當地來源豐富的木頭、茅草建成的長方形房屋和木製長椅凳取代,在更潮溼的水域地區還出現了湖樁建築,代表有阿爾卑斯的湖樁建築群,透過在水下豎立緊密排列的木樁,在木樁上平鋪塗有黏土的木板,形成建造房屋的平臺,從而製成建在水上的樁屋。
線上紋陶文化中,還有世界上最早的木結構的水井,時間是公元前5500年,此前西亞黎凡特地區戈蘭高地已經有一口公元前6000年時用玄武岩製成的世界上最早的古井。在水井出現之前,人類只能生活在有地表水或泉水的地方,水井的發明擴大了人類的活動範圍,具有巨大意義。 多瑙河線紋陶文化的木水井,是世界上最早的榫卯結構。
最發達的線紋陶(農業)文化為 溫查(Vina)文化。溫查文化因最早在貝爾格萊德以東10公里處的溫查村被發現而得名,存在時間在前5500---前4500年間,分佈在塞爾維亞、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的多瑙河中流地區。溫查文化的早期代表貝羅布爾多(Belo Brdo)遺址面積超過30萬米2,人口可能多達2500人,是當時世界最大的聚落之一,也是史前歐洲最大的聚居地,直到兩千年後才被愛琴海城邦超過。其遺址內街道整齊,住房由兩到三間方形屋組成,有木骨泥牆和夯土地面,人們睡在羊毛墊子或動物皮毛上,內設有有火灶,房子、爐子上都留有特殊洞口,用於清理垃圾和灰燼,體現了較高的居住水平。
1961年在隸屬溫查文化的羅馬尼亞塔塔利亞(Tartaria)遺址發掘於出三塊泥版,上面刻有各種符號,這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書寫符號,後來這些符號在各地溫查文化遺址多有發現,這些符號多數雕刻在護身符、陪葬陶俑、雕塑以及陶土器上,尚不能確定是否屬於文字系統。所有刻有符號的出土文物都是在宗教寺院和祭祀場所發現的,這表明這是一種祭司專用的宗教符號,平民被禁止使用,祭司透過這種方法記載宗教禮儀、祭祀活動和殯葬儀式。
除書寫符號外,溫查文化的冶銅成就同樣顯著。巴爾幹半島中部和安納托利亞一樣,同為盛產銅礦之地,在前5400---前4700年塞爾維亞南部的布洛克尼克遺址發現有歐洲最早開發的銅礦---魯德納格拉瓦(Rudna Glava)銅礦穴,在隨後塞爾維亞共計發現20座公元前5000—前4000年之間的銅礦,銅礦的豐富使得這一地區成為早期的冶煉中心。 在布洛克尼克當地工匠已經懂得用不同種類的礦石(如藍銅礦、孔雀石、赤銅礦等)提煉顏色,並用冶煉紅銅作串珠裝飾和小工具。在遺址中一個金屬鑄煉房屋裡發現有有青銅鑄造的鑿、錘、斧等工具,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錫青銅器。當地冶金術是從東部的安納托利亞半島傳入的,其錫青銅器也是從天然混合的青銅礦冶煉而成,而並沒有掌握人工配比的青銅冶煉術,並未進入青銅時代。
此時,巴爾幹溫查文化已經超過安納托利亞半島,和兩河流域同為歐亞大陸西部最先進的文化代表。
東部沿多瑙河向下遊進發,向東擴張至烏克蘭黑海沿岸,繼續向東北遷移到烏克蘭境內注入黑海的布格河和德涅斯特河地區,與當地的印歐土著R1a融合,形成布格河Bug -德涅斯特河Dniester文化。由於這一路氣候越來越冷,土壤也越來越堅硬難於開墾,所以農業擴張極為緩慢,採集、漁獵依然在當地佔重要地位,農作物種植稀少,人們以牧牛為主,不過對氣候沒什麼要求的陶器在當地早在公元前6000年就已經得到普及。
與溫查文化同期,希臘半島色薩利平原存在一個大規模定居點賽斯克羅sesklo。在公元前5000年,賽斯克羅面積達20萬平,包括650座石基土坯房,人口為4000人,規模遠超除兩河流域外的世界任何地區。居民能生產火焰圖案的彩陶及簡單冶金製品,定居點的防禦城牆、公共穀倉、街道廣場體現出歐洲最早的城市規劃。
賽斯克羅達到全盛的同時,周邊城鎮迪米尼dimini興建起來,這是古希臘第二座古城。迪米尼生產比賽斯克羅更富麗的彩陶,製作風格奔放、富於變化,以迴繞器壁的帶紋大花之間穿插螺旋紋圖案出名,是希臘史前彩陶的傑作。迪米尼的防禦建築更出名,建在小丘之上的圓形城堡長寬均百米,由內而外共有6道石器圍牆,各圍牆之間有橫牆阻斷,城堡中央為一庭院,築有一座長方形有柱廊的廳房。這種城堡建築是後來古希臘衛城的先驅。迪米尼的城堡顯示他們更尚武,最終迪米尼人入侵併摧毀了人口眾多的賽斯克羅城,古希臘新石器文化繁榮時代終結了,直到青銅時代的到來,才有超過賽斯克羅人口規模的定居點。
(3) 尼羅河流域
埃及最初只包括尼羅河沿岸。尼羅河以東是東部沙漠、一直延伸到紅海,以西是西部沙漠、即利比亞沙漠,南部 尼羅河第一瀑布阻止尼羅河航行的船隻,將埃及和努比亞(今日蘇丹)隔開,努比亞中部的蘇德沼澤同樣是可怕的障礙(當洪水氾濫時,它有愛爾蘭國那麼大)。整個埃及處於相對孤立的環境,同外界交往甚難,只有透過東北端的西奈半島與西亞黎凡特來往較為方便。所以,埃及和西亞聯絡要比和非洲其它國家更緊密,學術界多把埃及和西亞統稱為中東地區。
整個埃及除北方沿海尼羅河三角洲小部分為地中海氣候,其它地區全部為熱帶、亞熱帶乾旱氣候,大部分國土被荒漠覆蓋,這本來是一塊貧瘠的土地,和美索不達米亞一樣乾旱少雨,不適合天然農業,這也是為何這裡雖然靠近最早農業中心黎凡特,而農業卻遲遲沒有出現,直到黎凡特約旦河流域灌溉農業出現後,才讓埃及有了得天獨厚的農業優勢,那就是世界第一長河尼羅河。
尼羅河就像一條綠色的緞帶縱貫埃及南北,給河谷兩岸帶來一片富饒的綠洲,為撒哈拉東部沙漠注入一條強有力的綠色生命線。幾千年來,尼羅河每年都會氾濫,在美索不達米亞地區,每年氾濫的兩河河水只會帶給當地居民帶來無限的恐懼,兩河地區洪水氾濫的時間和洪水量都是那麼突然和不可預見,常引發滔天巨浪,給當地人們帶來難以估計的災難。而埃及尼羅河每年的泛濫不僅趨勢平緩,而且準時(可以預知)。尼羅河每年6~10月定期氾濫。8月份河水上漲最高,浸灌了兩岸乾旱的土地,之後人們紛紛遷往高處暫住。10月以後,洪水消退,氾濫時大量來自尼羅河上游密林的肥沃腐殖土在兩岸逐漸沉積下來,成為肥沃的黑色土壤,為河谷耕地帶來了理想的肥料。西方歷史學之父希羅多德說:"埃及人比世界上其他任何民族都易於不費什麼勞力而取得大地的果實,他們只需要等尼羅河水自行氾濫出來,流到田地上去灌溉,灌溉後再退回河床,然後每個人把種子撒在自己的土地上,此後只是等待收穫了"。
和巴比倫文明一樣,古埃及文明也是一個死了的文明。古埃及人自稱"凱麥特"(意為"黑土地"),希臘人稱呼他們"埃及"。 古埃及人種和現代埃及人不同,現在埃及基本都是來自西亞的阿拉伯人,雖然今日的埃及還存在古埃及人直系後裔科普特人,不過科普特人因為和阿拉伯人頻繁通婚,如今在外貌上已沒啥大的差別。古希臘和拉丁學者都把古埃及人描寫為尼格羅人種(黑人),不過埃及人又經常把南方努比亞國(今埃及南部、蘇丹北部)居民描寫成比他們自己的膚色黑得多的人,可見他們和真正的黑人還是有很大區別,從古代埃及留下來的大量雕刻和繪畫可以看出,埃及民眾的體態特點為大眼睛、黑髮黑眼、直鼻寬臉、闊肩膀、棕面板,沒有絡腮鬍,總體上更類似今天印度達羅毗荼人(有濃厚的棕種C血統)。古埃及統治者即上層社會人士的體態和一般人大有不同,這些人大都是鵝蛋臉,身材高大、細長,他們生下來都是白的,後來受日曬變黑;就這一點,讓很多人推斷他們是來自西亞的白種地中海人種,而不是非洲土著,埃及基層百姓因混血較多形成一些黑人的特徵,而埃及貴族們因為沒和下層通婚、保持原始體態特徵。不過也可以反過來推測埃及統治者也可能因為愛娶白妞,結果導致自己膚色混血變白,不代表他們父系最初就一定是來自亞洲。
目前可知古埃及第二十王朝第二位法老拉美西斯三世的Y染色體屬於E-V38型別。此單倍群屬於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黑非洲型別,在埃及等北非地區罕見,是標準的黑人型別,不過僅僅靠一個法老父系單倍群型別不足於判斷埃及上層父系起源,雖然埃及並不缺少法老木乃伊,但是埃及政府只允許本國人檢測古埃及法老Y染色體,且拒絕公佈古埃及法老的Y染色體資訊,這可能意味著大多數古埃及法老並不是今天埃及人的主流J單倍群型別。
排除後來埃及因為J系阿拉伯人入侵導致J類單倍群大量增加,從古埃及人今日的直系後裔科普特人父系單倍群看,主要是E1b1b和T。 E1b1b(過去編碼是E3b)雖然屬於黑人E單倍群大類,但是目前大部分E1b1b都不是黑人,甚至有很大一部分是金髮碧眼白人,西北非地區是E1b1b最高發地,此外在南歐三大半島、中東亦佔相當比例,人們都普遍覺得黑人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不過以聰明聞名的德系猶太人Y染色體中"單倍群E1b1b"大約佔18%~20%,拿破崙、希特勒、愛因斯坦、萊特兄弟全都是E1b1b的後代,可見E1b1b是一支擴散性很強的黑人基因,其最初無疑是黑人,透過不斷征服白人,歷代娶白人老婆現在已基本沒有黑人的樣貌。
E1b1b人群特有語言為含米特語,含米特語和J單倍群人講的閃米特語屬於親屬語族,同屬閃含語系,可見E1b1b和J人群曾經混居過,E1b1b一部分白人老婆很可能就來自J的母系。除了J的白人老婆外,他們另一部分白人老婆來自R1b的女人(西歐白人普遍父系單倍群型別),早在R1b進入西歐之前,R1b(M343)其中的一支R1b1c-V88在1.2萬年前經過西奈半島進入非洲。在如今,北非土著柏柏爾人就被劃為白色人種,不過,雖有一定R1b比例,但是基本以E1b1b為主,而非洲R1b比率最高的是黑的不能再黑的中非查德人,柏柏爾語、古埃及語和查德語的語言同屬含米特語,尤其是查德語和柏柏爾語關係更親密,可見E1b1b和R1b也和平混居過,透過氏族通婚方式聯盟和實現母系對換,當然透過戰爭來搶奪異性會更快、更有效率。R1b白人和E黑人互搶老婆後,一個白人種族變黑人(查德人),黑人種族變白人(柏柏爾人)。
埃及T單倍群和印度達羅毗荼人最高頻的L單倍群同屬LT集團,這可能是為何古埃及人和達羅毗荼人比較相像的原因,T單倍群目前在埃及和埃塞爾比亞人種中比率較高。在古埃及歷史上,埃及人一直很痴迷蓬特(Punt,意為上帝之地),蓬特位於索馬利亞,索馬利亞人就是埃塞爾比亞人種,索馬利亞語和古埃及語、東非庫希特人同屬於含米特語,所以也有人認為古埃及人祖先在公元前1萬年從衣索比亞紅海丘陵地帶遷移來到尼羅河流域。
傳統的世界史研究者多認為埃及新石器文化來自西亞,而最新非洲史研究者則更多把埃及新石器文化出現歸功於非洲其它地區的影響,總之都不是埃及自己發展出來的。美索不達米亞不是西亞最早的新石器文化中心,埃及也同樣不是非洲最早新石器中心。北非地區最早新石器文化位於今日阿爾及利亞和利比亞撒哈拉沙漠的中南部,當時撒哈拉中南部還比較溼潤,為稀樹草原之地,與今日的乾枯沙漠景象不同。 撒哈拉新石器文化沒有明顯的農業跡象,主要遺存是陶器和巖畫,其陶器製作時間早於東邊埃及和北部歐洲,可確定是獨立陶器製作發源地,這是黑人創造的新石器文化,典型遺址是前6700年撒哈拉阿哈加爾高原的阿梅克尼Amekni遺址,及其北邊的提米都因遺址、南部撒哈拉的阿卡庫斯遺址等;巖畫代表是阿杰爾高原的動物畫。
在東非、中非查德、西非地區栽培作物時間可能也比埃及更早,而且這一帶可能是一個獨立的農業革命中心,位於西部非洲尼日河兩岸的熱帶森林邊緣地區可能是西部非洲最早過渡到食物生產的地區,這裡黑人可能在公元前6000年以前就開始栽培非洲山藥、油棕、秋葵等作物,其範圍東到中非查德盆地、北起撒哈拉沙漠邊緣、南抵幾內亞灣,形成以塞內加爾的捷馬薩斯遺址為代表的"幾內亞新石器文化"。 比西非稍晚,但大體同一時期東非蘇丹、埃塞爾比亞等地區也開始種植 高粱、非洲黍(又名龍爪稷)等糧食作物。非洲史的研究者認為,這些東非史前農業社會的黑人部落,由於氣候變得乾旱,被迫向北遷移到尼羅河谷,產生埃及最古老的農業社會。
不過從時間、路線和農作物上看,埃及最早的農夫並不是來自非洲,而來自西亞黎凡特,在原始社會沒有國界,人們遷移非常方便,一種和周邊類似的新石器文化突然出現,最大可能性就是移民,當遺址存在新舊文化過渡特徵可推測為貿易、掠奪等因素。由於受非洲考古落後,人工干預、自身發展等因素,非洲農業出現的時間爭議性很大,存在時間從公元前8000---前4000年整整4000年的波動,在這4000年間非洲只是存在極少疑似栽培作物(也可能是野生),並沒有類似西亞阿布胡賴拉、耶利哥、約旦貝達或中國彭頭山這樣的明確農業遺址,就是到公元前4000年 農業也屬間接證據,遠比埃及確定農業遺址的時間(公元前5500年)晚。
比農業遺址更能證明埃及農業來自西亞的證據是,埃及最早的農業文化是在公元前5500年出現在靠近西亞黎凡特地區的尼羅河下游三角洲"法尤姆"(Faiyum),及之後的奧瑪裡(el-Omari)、莫林達(Merimda)等地,而不是出現在靠近南方黑非洲的尼羅河上游地區。埃及和黎凡特近在咫尺,離西非和東非農業起源地卻很遠,尼羅河第一瀑布更讓船隻通行成為不可能。
埃及最早農作物是來自西亞的大麥、小麥,家畜是西亞品種豬、牛、羊,並沒有發現來自黑非洲的農作物(高粱、非洲黍、非洲山藥)。埃及最早新石器文化也和黎凡特一樣,屬於前陶新石器,沒有陶器,和北非撒哈拉有陶器、沒農業不同。
美索不達米亞以西黎凡特地區,雖然在上一階段因乾旱而迅速衰弱(文化中心由黎凡特轉移到兩河流域),但是黎凡特的約旦河兩岸還是保留下黎凡特新石器文化火種,在約旦河谷中央最大支流耶爾穆克河北岸發展起黎凡特最早的灌溉農業文化(耶爾穆克文化),這也是黎凡特地區最早的陶器文化。耶爾穆克最大的遺址塞拉高蒙是當時世界最大的聚居地之一,當地居民住在面積250--700米2的四合院住房(這也是世界上最早四合院住房,時間為公元前6000年),這一建築型別在後來地中海地區和伊斯蘭常見。遺址內的房屋被一條用泥土和鵝卵石製成3米寬中央大道以及周邊相連數條1米寬小巷整齊隔開,這是目前已發現世界上最早的規劃街道。時人還用石頭或陶土燒製藝術品,並進口來自土耳其的黑曜石。
約旦河短小河流能承載的人口畢竟有限,隨著人口增長,當地人們開始遷移,除了去東部的兩河,還有就是西部的埃及。目前還不能確定這群遷往埃及的黎凡特居民是E1b1b、T、還是J,是講閃米特語、還是含米特語,不過最終不是來自西亞的閃米特語、而是在北非佔主體的含米特語成為古埃及人的語言。證明:就算埃及最早農業是講閃米特語的J類地中海白人,他們最後也被周邊的非洲含米特人征服或文化融合。所以,埃及是由西亞白人入侵、征服非洲土著黑人的說法並沒有充足的證據。
埃及雖然最早受黎凡特影響出現農業文化,不過由於埃及和非洲其它地區的地理隔絕性,埃及農業種植僅限於尼羅河兩岸,受尼羅河瀑布、沼澤影響,埃及農業種植未曾到達尼羅河第一瀑布以南的地區;同樣受埃及西部沙漠的影響,埃及農業種植也未到達埃及以西的西北非地區,那裡的農業來自於歐洲南部沿海 (西北非地區緯度較高,氣候和南歐地中海類似,降雨多,適合天然農業的擴張)。
農業從歐洲進入西北非分為兩條線路,一條是西線,前5400年歐洲印紋陶新石器文化已經傳播到西班牙南部地區,前5000農業經直布羅陀海峽從歐洲傳入北非摩洛哥,並向東擴張至阿爾及利亞西部。另一條是東線,前5000年義大利南部西西里島農夫,跨突尼西亞海峽,登陸突尼西亞,將印紋陶農業傳至突尼西亞,向東擴至埃及鄰居利比亞,向西到達阿爾及利亞東部與西線會和,形成西北非地中海新石器文化,其遺址為阿爾及利亞奧蘭附近的蓋塔拉遺址,其文化面貌和南歐地中海沿岸印紋陶文化相同,其生產陶器同屬歐洲印紋陶型別,其種植大麥、小麥,畜養的山羊、綿羊和牛都屬西班牙、義大利等地的品種。
受北非地中海新石器文化的影響,在其南部(今突尼西亞、利比亞、阿爾及利亞的中部地區)也出現生產相似陶器的 卡普薩 傳統新石器文化,不過陶器製作和應用不廣泛,當地居民主要用鴕鳥蛋殼做容器。也正是在此時撒哈拉氣候開始變得乾旱,開始大規模沙漠化,湖泊、溪流相繼乾涸斷流,河馬和大西洋象已經絕跡,使得農業在此處的擴張十分緩慢,到此非洲農業傳播靠一段落。乾旱帶來另一個後果是,南部黑人開始大規模北上沿海溼潤地區,創造卡普薩傳統新石器文化原本是白種的地中海人種,這時開始摻進黑人血統,混血柏柏爾人也許就此形成。
埃及的尼羅河流域從地理上分為狹窄的上埃及河谷地區和地勢較為開闊、平坦的下埃及三角洲地區。下埃及法尤姆出現埃及最早農業文化,前5000年繼法尤姆之後的蒙爾馬迪(Merimde莫林達)文化,向東擴張到西亞黎凡特沿海,向南則影響到上埃及河谷;到前4500年上埃及出現最早農業社會塔薩Tasian文化,緊連塔薩文化的是前4400年的拜達裡Badarian文化,它完全沿襲了塔薩文化面貌,主要區別是拜達裡文化已經進入銅石並用階段。從拜達裡文化開始,南方上埃及河谷開始趕上北方下埃及三角洲地區,上下埃及發展各具特色,上埃及生產塗釉陶器更加精美、下埃及的石器製作技術略勝一籌。這時期埃及定居聚落大多隻有幾十人左右,發展程度遠不如兩河流域。
埃及新石器文化只擴張至尼羅河第一大瀑布阿斯旺地區,從埃及阿斯旺到蘇丹喀土穆的尼羅河峽谷段,有著名的"尼羅河六大瀑布"構成的激流險灘,船隻在此處難以航行,險灘兩岸沒有下游尼羅河優利的種植條件,這裡形成與埃及不同的半農半牧新石器文化,該地區被稱為努比亞(nub是"金"之意,古埃及人則稱之為"庫施"),從古至今一直是埃及與黑色非洲之間的連線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努比亞居民來自公元前5000年 因撒哈拉地區沙漠化東遷到尼羅河流域的黑人,他們使用和古埃及人閃含語系不同的尼羅-撒哈拉語系,這是分佈在從中非撒哈拉到東非尼羅河的語言,努比亞沙漠納布塔幹湖的儀式中心就是他們所建,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按天文星象排列的岩石,比英格蘭的巨石陣還要早一千多年。從遠古時代以來,努比亞就是埃及黃金、銅礦、人力和牲畜的來源地,同時透過努比亞古埃及可以深入非洲,交換那裡的烏木、象牙、香料、油類、半寶石等奢侈品。而富饒的埃及文明,也為努比亞所向往。歷史上,埃及多次侵略努比亞,努比亞也征服過埃及,努比亞之與埃及,好比埃蘭之與美索不達米亞,從最初文明開始,兩地歷史就糾纏一起,無法分開。
埃及農業擴張到努比亞以南的尼羅河地區,就停止了,除了瀑布和沼澤障礙之外,小麥、大麥等源自地中海沿岸的農作物無法適應黑非洲的熱帶雨林和熱帶草原氣候,所以,黑非洲遲遲未能走上農業道路。不僅在黑非洲地區,即使在埃及尼羅河流域,由於早期農業生產力落後,而周邊撒哈拉還很溼潤、沙漠化還不嚴重,當地人從事狩獵畜牧反而有更大的收益。可以說,埃及早期的農業規模,還比不上同期的印度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