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是一個心懷感恩的人,因為孫寡婦的救命之恩,於是用一生的時間去感恩她,正所謂“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也正是因為張作霖懷著一顆善良的內心,擁有著好人緣,才讓他獲得了“東北王”這個稱號。
一、悲痛的人生之路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張作霖的一生可謂是跌宕起伏中又有著一絲幸運。
小時候,張作霖並不是一個官宦家庭中的富家公子,而是一個貧苦家庭中普普通通的孩子。父親張有財,雖然是在縣裡從商,但充其量只是一個街頭小販,僅僅只能掙一些養家餬口的錢。
老天爺總是很不公平,在一次口角中,張作霖父親張有財被人打死。
親眼看著父親死去,年少輕狂的張作霖,為了替父報仇,和二哥張作孚不小心開槍打死了仇人。
殺了人,總會付出代價。二哥張作孚主動承擔了所有罪行,進入監獄。在那個時代,沒錢沒勢是活不下去的。因為張作霖的失誤,他不得不棄學,跟著母親王氏和妹妹連夜跑到黑山縣躲避,並寄居在外祖父家中。
發生的這一切徹底改變了張作霖的一生。
外祖父家根本沒有經濟條件去養活張作霖兄妹,在那樣窮苦的條件下,張作霖被逼無奈,只好去外面靠自己的雙手去養活自己。
這種艱苦的生活,像一個種子一樣從小就種在張作霖的心中,悄悄地生根發芽,讓張作霖內心極度嚮往過上一個富裕的日子。
但英雄自古都出自貧苦之家。
二、幸運總會降臨
當時流浪的張作霖,只有16歲,還不懂得如何將自己養活。
身無分文的他,甚至連口飯都吃不上。就在無路可走的時候,張作霖遇到了一個改變了他一生的恩人。
無家可歸的張作霖不知不覺就到了營口,當時的營口是遼寧的一個臨海城市,但人口數量還是比較稀少的。
張作霖來到一個叫高坎鎮的地方,得知有一個地主家正好缺人手,打算去找點活做,掙一點錢養活自己。
這地主家是女人當家,所以一到秋收的季節,就格外缺幫手。
幸運的是,張作霖找活的時候,正好是農忙季節。
但是那時的張作霖,四處奔波,已經餓到快要昏厥,於是在打工的人中間偷偷的混飯吃。
這些打工的人,來自五湖四海,因為地方差異,所以幾乎都沒有交談,管家也不可能全都記住。張作霖混在其中沒有被發現,索性就呆在那裡只吃飯不工作。
但沒幾天,管家就發現了混飯的張作霖,於是抓住他就是一頓打。
幸運的是,孫寡婦正好在田間,她看到張作霖眉目清秀又年紀輕輕,感覺這個孩子很可憐,於是連忙阻止管家。
張作霖人生的轉機,從遇到孫寡婦開始。
他小小年紀就已經經歷了各種嫌棄和白眼,但在孫寡婦這裡,他收穫到了久違的關心和愛護,於是認孫寡婦為自己的乾孃,並且為她免費提供勞動力。
孫寡婦的善良,像血液一樣炙熱流進了張作霖的心裡,讓他永生難忘。
三、感恩之情,銘記在心
後來,張作霖離開孫寡婦,離開了營口,繼續靠自己的本事闖蕩社會。但對孫寡婦的恩情,張作霖一直銘記在心。
在那個狼煙四起的戰爭年代,他當過清兵,幹過鄉村保衛隊,又上山當過鬍子。經歷過這麼多的風風雨雨,張作霖學習並熟練掌握了一套生存法則。
雖然張作霖面相很像一個書生,但在如此豐富經歷中,他磨鍊成為了一個能獨當一面的人。
他用他的毅力和聰明才智,打敗了強大的對手,最終在東北站穩了腳跟,創造了一批屬於自己的勢力,並被人成為“東北王”。
張作霖在自己的努力下,成為了一代叱吒風雲的軍閥。
那時候的軍閥可了不得,手裡掌握的權力和金錢無法想象,張作霖可以說是坐擁一切。
但他始終沒有忘記,那個曾給過他溫暖,並且在他快要感覺人生無望時給了一線希望的孫寡婦。
功成名就以後,他不僅經常登門拜訪,而且用自己的錢給孫寡婦置辦了很多田地和房產。
在那個年代,只要是和軍閥關係好的,那一定會在百姓中間有一定的威望和尊嚴。換句話說,因為張作霖的關照,才讓孫寡婦受到了百姓的仰慕和尊敬。
人的壽命總是會有終點,孫寡婦最終患病去世了,張作霖為了讓她走的安心體面,下令厚葬,還抽出時間去拜祭這位曾救過他的孫乾孃。
一個人如果有一顆懂得感恩的心,那他想必就是善良的。
百姓知道張作霖的善良,都能心甘情願地將自己的孩子送到他手下當兵,也正因為如此,張作霖很受百姓的擁護,並且他的勢力也越來越強大。
所以說,要想籠絡人心,除了自己的個人魅力,還得靠自己的為人處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