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0月,德軍突破莫扎伊斯克防線,守衛莫斯科的最後一道屏障破裂。此時,精銳的德軍裝甲部隊已抵達莫斯科城遠郊,德軍對蘇聯首都看似志在必得。據說在雙方此役第一輪交火中,蘇軍一個編制完整的步兵軍就遭德軍全殲。遠在一邊觀察形勢的英國人為此感到絕望,他們認為蘇軍已經無力抵禦德軍的進攻了。然而事情的發展正如我們所知:看似潰不成軍的蘇聯人最終擋住了精銳強悍的德軍。
按照當時蘇聯高層的安排,斯大林原本也應棄城轉移。然而,他在通向陪都薩馬拉的專列前叼著菸斗徘徊了幾個小時,隨後命令司機把自己送回克里姆林宮。正是在最高領導人“誓與首都共存亡”決心的激勵下,蘇聯軍民才擋住了德軍洶湧的攻勢。然而若要將德軍兵敗莫斯科的原因完全歸咎於蘇聯的寒冬和蘇聯軍民強大的韌性上,這也並不十分可觀,當時德軍本身也存在些許問題,在緊張的大戰來臨時,這些問題刀刀致命。
首先,最重要的一點我們已經非常熟悉了,那便是德軍高層的戰略目標並不堅定明確,甚至在莫斯科戰役爆發時,決策層內部還有矛盾。早在1941年8月的戰鬥結束後,德軍高層就下一步進攻莫斯科還是烏克蘭問題上爆發了不小的爭執。以古德里安為首的一批將領認為,如果此時不以攻克蘇聯首都為目標,而是分兵他處,那麼即便獲得全勝,將部隊抽回再統一進攻莫斯科,這樣的過程會給裝甲部隊帶來極大的損耗。要命的是,正所謂“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他們擔心冬季來臨之前不能結束戰役。而希特勒則盯上了烏克蘭豐富的原料和農產品,另外,解決烏克蘭便意味著瓦解了駐紮在附近區域蘇軍空軍的威脅,這會為羅馬尼亞油田極大地緩解壓力。
希特勒和將軍們各執一詞,究竟誰對誰錯這很難說清,我們接下來說點新鮮的。莫斯科戰役來臨前,曾橫掃歐洲的德軍裝甲軍團依舊銳不可當,但跟在身後的其他部隊戰鬥力比起二戰初期的德軍已經掉了一個層次;雖然他們的作戰素養毋庸置疑,但從某些角度來看,把他們視為“雜牌軍”似乎都不過分。這背後透出一個嚴重的問題——德軍輸掉莫斯科戰役絕非偶然,他們並沒有為其做好準備。
要知道,整個二戰,德軍共動員了35個波次;根據每個時期具體情況的不同,每一批德軍部隊裝備水平、訓練水平等都不盡相同。另外,德國人嚴謹卻又不是一根筋,二戰初期,德軍在歐洲大陸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實際上德國的鄰居里也不乏軍事強國。例如,號稱“世界第二大兵工廠”的捷克斯洛伐克不但擁兵百萬,武器裝備也堪稱一流。當德軍完全控制捷國後,不少部隊乾脆在這兒完成了武裝。無獨有偶,1940年中,德國基本吃掉了法國,其綜合實力抵達了二戰的頂峰。此時,德軍中也出現了大量的“法國造”,它們在德軍接下來的軍事行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二戰初期,德軍一輪接一輪的進攻並沒有給他們留下充足的休整時間,因此,“即拿即用”是一種非常好的維持戰鬥力的方式。然而客觀地講,這並不一個長久之計,到了莫斯科戰役那會兒,“武器萬國造”的弊端就凸顯出來。
據描述,當德軍裝甲部隊快速向莫斯科方向開進時,後邊的步兵和其他部隊就倒了大黴。當時,德軍中有大量從其他國家繳獲的火炮,要命的是,這些火炮中相當一部分沒有牽引車輛。1940年9月底到10月中旬這段時間裡,蘇聯又進入了漫長的雨季;有資料顯示,當年10月初,部分地區還突然降雪。這些自然因素令地面變得泥濘不堪,德軍從法國繳獲的馬匹出現了水土不服的症狀,無法拉動火炮以保證行軍速度,為此,他們還得不得就地搶奪車輛和本地馬,德軍的裝備看上去就更加混亂了。
另外,長時間的跋涉令德軍官兵疲憊不堪,不少士兵乾脆把槍扔進馬車裡。即便如此,一名炮兵在日記中寫下了這樣的事情:他的部隊在不到24小時的時間裡急行軍60公里,即便是接到了就地休息的命令,他們也只能在地上挖一個坑,裹著帳篷布在坑裡勉強睡一覺。飲食方面,保障大兵團後勤的不足一直是蘇德兩家都有的通病,由於部隊推進速度太快,德軍官兵的伙食水平出現了大幅下滑。有士兵回憶道,他們曾在一處農場附近看到了飛來飛去的蜜蜂,立刻有戰友拿著餐盒跟著蜜蜂尋找蜂巢。對當時的德軍官兵而言,有蘸著蜂蜜的黑麵包做晚餐,這已經是十分豐盛了。由於蘇軍在撤退時作了“焦土政策”,連水井中都被下了毒,德軍能用的資源非常有限。即便偶爾能喝一口啤酒或咖啡,他們便很滿足額。
不少德軍官兵後來回憶,在行軍的過程中,道路兩旁隨處可見翻倒的蘇軍卡車和被丟棄的蘇式裝備。其中有不少裝備還是嶄新的,德軍為此大惑不解:在他們看來,蘇軍絕不缺乏武器裝備。曾有一股德軍步兵在吃晚餐時遭遇了一個配備有裝甲車的蘇軍連,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在簡單的交火後,反倒是裝備更精良的蘇軍潰散逃跑,丟掉了滿地被摧毀的裝甲車和裝備。所見所聞讓德國人感覺蘇軍並不是在作了充分的抵抗後無奈撤退,而壓根就是在逃跑。不過德軍也由此判定,德軍整體機械化水平沒有我們現在認為得那樣高,蘇聯則更加可憐。
實際上,即便是到了莫斯科戰役後期,在每一次戰鬥中,蘇軍付出的損失都要遠大於德軍。而最終能夠抗住消耗並贏下戰役的是蘇聯人而非德軍,很關鍵的一點便是德國方面在相關情報上的缺失。
這個失誤也許並非德國情報部門的失職,而是乾脆把問題忽略掉了;相反,德國情報機關對莫斯科附近蘇軍的部署刺探得相當準確。10月23日,蘇軍在維亞濟馬—布良斯克戰役遭遇潰敗,58萬主力白白淪為階下囚,僅有8.5萬人突圍。此役過後,德軍情報部門估計部署在前方的鐵木辛哥西方面軍有7個集團軍,南面葉廖緬科的布良斯克方面軍有2個集團軍。諸如此類,其他方向的蘇軍部隊規模與部署也大體被德軍查明,連蘇聯民兵在城周圍挖了幾道戰壕都被德軍探得一清二楚。
“莫斯科方向上匆忙建立起來的防線從空中是很容易查明的”,後來根據統計,西方面軍的兵力大約為70~100個蘇軍師——這與德軍的估計相差無比。然而,德國人忽略了部署在後方的蘇軍部隊,也許德軍高層認為蘇聯早就陷入了“無兵可用”的困境,然而,就在莫斯科戰役爆發前夜,部署在最前線的蘇軍還突然獲得了10個炮兵團和5個坦克旅的兵力,其他方面軍也獲得了不同程度的加強。德軍的戰略部署忽視了蘇軍強大的動員能力,這也讓前者暴露了此役的死穴。有趣的是,一向嚴謹的德國人卻在類似問題上一錯再錯。1941年12月4日,德國中央集團軍群還得出了這樣的結論:蘇聯沒有能力發起一場大規模的反擊行動。對敵我雙方實力判斷出現根本性的錯誤,一場失敗也不難預料了。
12月19日,時任陸軍總司令的瓦爾特·馮·布勞希奇被免除職務,希特勒親手接過該職務後便下達命令:“每一個人應站在其現在位置上打回去。當後方沒有既設陣地時,絕對不許後退。”一個政客趕走了正兒八經的軍事家並越俎代庖,這場從一開始就沒有做好準備的戰役,局勢到此便再也沒有辦法挽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