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穿過歷史的的塵埃,翻開歷史的書卷,我們依稀能石到幾百年間寶慶府的繁華:

寶慶府的農產品及土紙、煤炭、大條鋼均以木帆船通過資江干流運銷省內外。竹木在資水紮成大型排筏,經新邵、冷水江、新化、益陽過洞庭,運銷漢口等地。此外,寶古佬還用毛板船運煤炭至益陽、漢口後,先將煤賣掉,再將空船賣給拆板廠。

寶慶毛板船貨運

這種連船帶貨一齊賣掉的獨特水運方式,在資水水運中持續百年,如此做法一是因為寶慶府盛產竹木,二是因為逆水返航成本太高。但是寶慶府境內所需的物資如淮鹽、糧食及手工業品等又不得不溯資水而上,運至境內。

在那個缺失陸路交通工具的年代,資水成為寶慶府物流人流的大動脈。

寶慶府九江碼頭下游千米處,有一處河灣,河水湍急,易發生翻船事故。河灣的北岸是一片荒蕪的河灘。

為何經常發生翻船事故?莫非是水怪在江中作亂?

明隆慶四年(1570年),民間開始流傳修建鎮江塔以鎮水怪的祈求。

明萬曆年間南京禮部尚書車大住所撰《北塔》載,修建北塔的原因,是因為:

“寶慶府城之東北二里許,資江邵水二水匯流其間,一折而北,地勢低矮空曠,以形家言,宜建塔鎮之,以培風水而振人文”。

也有史料稱:最初提出建塔,是在明隆慶四年,致仕知州高罔鳳提出了在河灣北部修建鎮江之塔。隨後得到了湖南分守道吳兌、寶慶知府尉元康等的支援。

官方雖然支援了建塔的行動,但是資金卻要從民間募集。

高罔鳳的兒子高愈謙和孫子高士進承擔了為父輩、祖輩完成提議的行動。高氏父子在民間廣泛募集建塔的資金,歷經十二年,竭盡了全力,也未能使鎮江塔開建。

修砌北塔記

明萬曆十年(1582年,在鎮江塔遲遲不能動工修建的情況下,寶慶知府胡梗決心了卻民願,於是,他倡議民眾捐資建塔。

由於知府大人親自參與,鎮江塔在當年年底便建成竣工,由於地處江北,人們稱其為“北塔”。

在中國,古塔有佛塔與景觀塔之分。景觀塔的建築,其實還有著鎮守一方平安的寓意。

北塔依照佛塔七層的構造,聳立在資江急彎處的河灣北岸。因此,北塔實是融佛塔和景觀塔於一體之塔。也是湖南唯一處國家級文物保護的塔。

400多年前,修建的北塔遠離寶慶府鬧市,與喧囂一江之隔。它面對著無言的山河,諦聽著歷史的腳步聲,把脈著江水的心跳。

北塔為樓閣式磚塔,外觀八面七層,塔身通高37米。塔底南面設半圓券頂大門,大門兩側以半圓形青磚築倚柱四通,上方築門簷,重簷翹角,出簷飾磚磨如意斗拱。自大門入塔,沿塔內折上式甬道按逆時針方向旋轉而上,可通達頂層閣室及南、北門。

底層外壁嵌有《修砌北塔石碑記》,塔磚工多模印有“萬曆元年信上施磚”等字樣,至今筆畫顯豁,字跡清晰可讀,為明代磚塔的斷代等課題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登臨塔頂,可見八角攢尖頂.原角上均飾有銅鈴,微風輕拂,聲音悅耳。尖頂上三個鐵鑄葫蘆寶瓶收剎。

登塔遠眺,但見資江浩浩蕩蕩,城廓歷歷,四方風物,盡收眼底。

時新化永固(今隆回縣羅洪鎮)人鄒漢紀有《北塔詩)雲:

振衣同作出林遊, 塔勢高寒峙邵州。

鳥道盤桓人向背,雲林平繞氣沉浮。

江天漠漠雙魚挺, 風日遲遲一荻洲。

世事由來蒼狗似,登臨休動古今愁。

有兩個人應該是最了解北塔的歷史脈絡與淵源,因為他們在北塔旁邊都住過,一個住在知府應邀修築的無念閣,一個住在自己修建的公館。一個是和尚,一個是將軍。

關於和尚:據說,北塔建成後,在塔的附近又建有北塔寺和無念閣。相傳是明代高僧大錯和尚錢邦芑曾在此靜養。因此,這裡在明清時期又曾是一個佛教活動場所。

大錯和尚錢邦芑

史料記載,錢邦芑,字開少,號大錯和尚、知非居士,江蘇丹徒(今鎮江)人。南明永曆中,以御史巡按四川。永曆六年(1652),受任撫黔。翌年,張獻忠起義軍餘部孫可望率眾進入貴州,他退居貴州東部蒲村隱居。孫可望連續派出13次使者,都被他打發走了。孫可望封刀交付使者說:錢邦芑若是聽命來歸,自有好官好爵對待,如其依然頑固抗命,便用這把刀把他的頭割下帶來見我!可是錢邦芑乂命自安,不為所動。永曆八年在貴州修文潮水寺削髮為僧,從此隱居僻處,縱情山水之間,潛心以詩文自娛。清康熙十二年(1673),寶慶太守李益陽聘請錢邦芑延修郡志,居於無念閣,後坐化於此,昇仙南嶽。

廖耀湘

關於將軍:大錯和尚坐化後又過了260多年,邵陽的抗日將領廖耀湘在北塔旁邊設立公館,供其母親起居。

廖耀湘將軍是中國抗日名將,1939年11月18日,著名的崑崙關大戰開始,廖耀湘所在的新22師在師長邱清泉將軍率領下,經激戰於11月31日在友軍配合下率先以凌厲攻勢突入崑崙關,守衛崑崙關的日軍第二十一聯隊長三木吉之助大佐被擊斃,整個戰役中日軍共被擊斃4000多人,國軍大獲全勝。

1945年4月,在國軍抗戰中最著名的雪峰山大戰中,為保證戰役的勝利,蔣介石委員長特命令陳納德將軍的第十四航空隊將全副美械裝備的廖耀湘新六軍三萬多人空運到芷江作為戰役的總預備隊,保證了芷江會戰的勝利。

廖耀湘公館

而今,北塔雄立資江北岸,為寶慶古城一大人文勝景,它既與東塔對峙,又與對岸砥柱磯上亭外亭和關聖殿等古建築隔江相望,形成一幅絕妙圖畫,素有"天開畫圖"之稱。

清代詩人徐小松在雙清的亭外亭撰聯:

雲帶鐘聲穿樹去,月移塔影過江來。

資江塔影

北塔,正位於雙清亭西邊,當月亮西移,北塔的影便慢慢劃過資江。資江碧水茫茫,襯托著北塔雄姿,真是別有一番情趣。

經歷400餘年風雨的北塔,雄姿依然。

江流千古,塔影千古。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世界五大罪人:希特勒第一,而第三是一名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