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愛新覺羅·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稱為納伊拉爾圖託布汗。康熙帝第四子,母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烏雅氏,生於北京紫禁城永和宮。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暢春園病逝,他繼承皇位,次年改年號雍正。

雍正皇帝可以說是清朝最勤奮的皇帝,僅在批閱奏摺上親筆超過一千萬字。他勤勉執政,據說每天睡兩小時左右,大廈將傾,非一木可支。康熙晚年體制弊病甚多,雍正上任推行一系列改革制度。後人形容他統治嚴酷,在當時的環境只有這樣,一系列政策才有可能被實施。僅從國庫存銀上來看,雍正上任,國庫存銀八百萬兩,在位十三年,國庫存銀達到四千萬兩,正是因為有了雍正皇帝的承前啟後,才出現了後人傳頌的康乾盛世。

如果說評選被世人嚴重低估的皇帝,雍正一定是排的上座次的。康乾盛世活生生把雍吃掉,平常人大都對康熙和乾隆兩個千古一帝中間的承上啟下者沒有什麼印象,僅有的印象大概是於正宮系列熱播劇和甄嬛傳裡那個言情劇老皇帝。

創業和守成是兩個概念,但雍正可以說是兩方面都做的很好。康熙去世留下的是一個嚴重的爛攤子,處於朝政穩定的需要和康熙本人後期的疲軟乏力,對這麼大一個國家發生的停擺和腐蝕,康熙幾乎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尚是藩王的雍正對此一直都憂心忡忡,即位後對國庫空虛的財政現狀採取了創新性的改革。所謂“提耗羨,設養廉”,表面上看起來是把從前官員的貪汙腐敗合法公開化了,實際上正是由於對官員實行這種低俸祿高養廉的生活補貼政策,才將官員向下開口向上供奉的道路堵塞了,確實減輕了百姓的負擔,也充實了國庫,在很大程度上淨化了官員體系。

其次就是改土歸流,實際上改土歸流在明清兩代一直在實行和推進,但直到雍正朝,實行於西南地區的這項舉措才到達了頂峰,土司制度由於國家的發展和強大已經不再適合於發展的需要。但單純的行政措施也很難達到效果,在雍正朝逐漸發展成了涵蓋多個角度的民族政策。大規模的改土歸流而沒有引起毀滅性的民族衝突、官民衝突是非常難得的。得益於雍正朝制定的善後政策。

賦役制度的改革,比如攤丁入畝,減輕人民負擔,穩定增加國庫收入。

這是彝事專檔案,多半是給加六級四川提督年羹堯和陝甘總督嶽鍾琪的批轉折子。

可以看出雍正是一個字一個字看的,很少批“知道了”。

還有軍機處密摺,粘杆處密摺,各省督撫請安折,請示折,這些雍正都要親自看親自批。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溥儀遊故宮要買門票,家父畫像被當成光緒,九個字讓專家啞口無言